2022-11-20

博士该如何选择学校和导师?_如何选择读博士的学校

想咨询一下关于博士该如何选择学校和导师?,如何选择读博士的学校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风华绝代

    当然学校重要。学校只有一所,而导师无数,更何况如今的导师...

  • 教育

    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偏偏选择去中学当老师呢?看到苏州的一所中学应聘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现在老师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可谓是学历内卷!

    基本上讲,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会越来越强,因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生也去教初中数学,也不纯纯属于人才浪费吗?苏州大学的物理专业的硕士也去教初中物理,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呢?

    头条的朋友们,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 岁月如酒

    谢谢邀请。

    如何选择导师

    一般来说,研究生导师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行政型,一类是学术型,一类是年轻有为型,三类导师类型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当然也可以分得更细,比如行政学术型,就是既担任行政职务,又有学术能力,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选择,如果没有,建议选择学术型,最后行政型和年青有为型视情况而定。

    • 行政型导师,即担任学校或者学院的主要行政职务,是学校或者学院的领导,这类导师的特点是有一定权力、忙,但做科研的时候较少。如果你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导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在校内获得一些评选便利,如果关系处得好,或者导师人比较好,凭借这种导师的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可以对你的毕业和就业给予直接的帮助。但是,在科研方面,因为他们科研热情不高,在研的科研项目少,指导你做科研的时间也少,对你的科研发展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 学术型导师,就是一心做科研的导师,他们不担任行政职务,不是没能力,而是不想、不愿意担任行政职务。这种类型的导师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比较多,产出的科研成果也多,选择他们,你可以充分参与到整个科研过程,从项目申请、立项、完成成果、结项到发表成果,这会非常有利于你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你毕业论文设计和满足毕业资格。但是这些导师的影响力一般只存在于学术圈,实际影响力有限,但培养了你的科研素养才是最主要的。
    • 年轻有为型导师,是年纪轻轻就成为硕导或者博导的导师,这类导师能力超强,前途无量,通常对自己的学生也特别关心,比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能比较负责任的给你的毕业和就业出谋划策,但因为比较年轻,对外的影响力则更弱,不能给予你直接的帮助,但你可以通过他们学到更多,甚至和他们成为朋友。

    当然,既然可以成为研究生导师,都有一定的实力,但特别不同各有千秋,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类。

    选择学校

    选择学校一般要根据自己学科专业学科评估的排名来选择,但总的原则是能选择“双一流”绝对不选别的,能选择985绝不选211。

    目前教育部最权威的关于学校和学科排名主要是两种,一是“双一流”高校建设评选,一是教育部学科评估。所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实力和期望,选择学校也有以下几种方法。

    • 选择你的专业在985高校中的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种选择,985高校中的一流学科,一般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也在A级以上,如果有实力就选择这种高校。

    • 选择你的专业为非一流学科和学科评估为B和B+的一流高校和985高校。这是最有性价比的一种选择,虽然不是一流学科,而且学科评估结果也不是很差,但一流高校和985高校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实力一般的话就选择这种高校。

    如果不选择双一流和985的话,其他的选择可以根据地域喜好,先选择一个好城市,然后再选择高校,也可以选择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者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城市等等。

    当然如果自己目前所在高校就是985或双一流的话,那就选择自己学校,这是便利的了。

  • 沉稳步伐

    谢悟空邀!

    只有极少数学业出类拔萃,并抱定献身事业的俊杰,才有可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研究方向选择学校和导师;多数都是为了饭碗,能考上就谢天谢地了,哪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 左岸

    现在都是双向选择,你能不能考上有没有导师要都是两说,别想多了。如果能力牛到可以挑老师的地步,我觉得应该不会傻到不问师兄不查网络吧

  • 沉稳内敛

    对贾浅浅的几点建议。

      1 .诚实地做你的大学老师。 不管你上了多少大学,还是留在学校,既然在大学里扎根,被选为副教授,以后就可以老老实实当教授,可以攻读几个硕士博士学位。

      2 .你的研究方向是研究你自己的父亲,不要再梦想成为作家。 我女儿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研究她的父亲。 即使她的研究方向有问题,她也能得到父亲的建议。 她将来会成为这个领域独一无二的专家。 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

      出名太早了,但你出名也太早了。 在高中,不坐冷板凳很难取得丰硕的成果。 文科到了三十多岁,还在巩固基础。

      4 .网友炸锅,要埋头多年才能学好。 不要再和飞蛾乱搞了。

      我觉得现在还不全面,我想请朋友补充一下。

  • 岁月沉香

    儿子985知名大学博士毕业后有三个职业选择:
    一是某国企,科研岗位,安家费45万,年薪30万,解决北京户口;二是省属师范大学,有编制,安家费是20万,入职就能享受副教授待遇,学校安排住宿;三是去知名上市公司,年薪50万,配车,还给租房,可先签三年合同。经过仔细考虑,儿子最后自己决定去师范大学,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对不对!

    去一本大学教书,你985的博士还去不了吧。我侄女就这情况,985硕博连读,毕业了竟然高校进不了,导师又帮助联系,去了普渡大学(邓稼先毕业的学校)做访问学者一年,现在回来才刚找到一个大学签约,还没有去上班。她说没有留学经历,进不了大学或者研究所。

    去师范大学当副教授的选择最好,至于理由嘛,分析完放弃第一和第三个职业选择便知。选择某企业,又是搞科研的,压力大,万一长时间不出成果,领导不说你,自己也会责备自己,难过。选择知名上市公司嘛,市场有风险,时时提心吊胆。

    应该先解决北京户口,省属师范大学别说副教授,正教授也不怎么样,学校的层次低将来发展的空间有限,没有希望未来。上市公司和军工企业主要看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年轻人虽然累些但更充足,有激情,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饱满的进取心。所以选择就业要因人而议。

    孩子到什么样的单位就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在于孩子对所选择岗位的喜欢程度,喜欢了就是对,将来工作起来也顺心。至于工作地、单位性质和薪水应该是次要的因素吧。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