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科生要培养哪些能力?硕士研究生要培养哪些能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就天朝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注重哪些能力培养这些具体在各学科领域都是有具体的指导和规划的,所以单纯的来回答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这个就需要规于各学科领域本身的特点和属性了,反倒是这个提问提出来影射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目前本科和研究生的水平普遍不扎实,以至于弱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本身能力和水平的清晰界限!记得儿时父辈那个时代,一个高中生的水平就足以匹配如今大学生本科生的水平,当时的环境人们精神丰富,注重学识和修养,治学严谨,现如今本科生遍地是,硕博研究生一大片,但是真正高水平的学者少至又少,过犹而不及,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应该重在挖掘学识的深度和本身的修养上而不应该搞一些形式上虚化的表象,良好的学风才是教育之本……
第一:快速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第二:社交沟通能力。
第三:明辨是非的能力。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牛马。我们农村培养一个研究生,那得多少钱,我虽然没有钱,但是我成功了,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一下,也是亲情关系。
第一学历含金量远超研究生?这是非常片面的,人生是一个马拉松,高考只是求知途中比较重要的一站而已。高中阶段比拼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不代表研究能力;研究生阶段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更注重学术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两个阶段相关并不等同。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默默无闻没什么突出成就的比比皆是;普通学校本科毕业后来考上名校研究生留在名校工作、成就突出的不在少数。看重第一学历有合理性,迷信第一学历大错特错,会埋没了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高考中偏科的、发挥不理想的比比皆是,但这些人高考没出色发挥,通过考研攻读名校自己喜欢的专业,成为突出的学者是很有可能的。总之,不否认第一学历的重要,但达不到至关重要,还要看具体个人的才能与素养。
书生觉得,不论是什么人,有些能力都是需要的;或者说,有些能力是大家都需要有的。
比如,有的人说,大学生需要培养沟通能力;这个好像没有问题,或是,难道没上过大学的人就不需要沟通能力吗?
近几天书生正在看电视剧《大江大河》,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已经就是宝贝,研究生还是比较少见的。
书生其实也在想,工厂里为什么要招聘大学生?为什么又要招聘研究生呢?
简单就以工厂为例来说,书生觉得,本科生要有修理机器设备的能力,而研究生要有发明机器设备的能力。
或者说,本科生面对现在,研究生要面向未来。
或者以头条来讲,回答问题的人相当于本科生,而那些自己想题目写文章的人相当于研究生。
本科生,解决现实已经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发现并解决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或者说,本科生只要学会解决问题就好;研究生必须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才行。
而本科生在工作中认真努力,做的就可能是研究生的工作了;这也是在过去的年代,有许多人,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中发现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才又去考研、读研,而后成为了某一行业专家的。
有句话总结的很好,说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教室,而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
地点不同,需要的能力自然不同了。
就说这么多吧。
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
欢迎探讨,欢迎留言。
书生出马,一个顶俩;书生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一介书生945
本科培养的是认识的世界基础能力,比如知识系统的初步构建,知识面的拓展,经过基础性的学术训练,形成对某些领域的基本了解和判断,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情感体系。因此,西方一些著名高校本科阶段主要是通识教育。研究生阶段,主要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在掌握本科基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经历比较规范的学术训练,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探索奠定基础,支好框架。而博士研究生则是就某些细分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也就是说,合格的博士即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简单说,本科是筑牢基础,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入门,博士研究生是研究专家。
金色岁月
2022-11-20本科毕业,要求在所学专业领域能做到,见到某事(现象)知道是什么事(现象),怎么解决(释)该事(现象);研究生则要求知道为什么是某事(现象),解决(释)该事(现象)的逻辑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