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需要注意的问题?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超话]# 【大三学生计划考研本校,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有学生家长来信:“乐教授您好!我孩子今年进大三了,在广工信工学院读通信工程专业,计划考研,首选还是本校。想了解一下相关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老师能抽空给一些提示,谢谢!”
感谢这位家长对我的信任,也感谢他对广工的认可,他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在此简略答复。
第一,全面准确搜集相关考研信息,为下一步选择目标学校和专业打好基础。很多学生一进校就听说过种种关于考研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支离破碎且不准确,为此,全面准确地搜集考研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考研的报名流程、考研历年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所学专业的考研科目、考研的主要形式如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硕和专硕等。可以多关注一下考研的论坛和贴吧,也可以关注一些关于考研的微博、头条账号,记得多搜集一些相关专业学生的考研成功及失败的经验。
第二,确定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理智选择,而不是凭空想象或一厢情愿。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考研时以专业为重,专业实力是选择目标学校的主要标准;二是原则上考研学校要高于自己的母校,至少也是平级;三是考研本校相对难度小一些,外校难度大一些。有些学校大量招收调剂生,这种学校尽量避免。
第三,如果选择本校,那么要做好三样工作:一是搜集本校本专业导师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论文及专著,二是搜集并整理近五年的本专业考研真题,认真复习并分析出题人的出题思路,三是找机会旁听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本科课程并拿到课程笔记,四是有机会联系一下本专业研究生导师,表达考研意愿,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指点。如果报考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对口的专业有两个:一个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个是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与集成电路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考研专业及方向。
第四,除专业课外,公共课的复习也不能耽误,如英语、政治和数学。根据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通信工程专业必考科目有4门,除1门专业课外,另外3门公共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和数学。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考数学一,电子信息考数学二。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相信,学生只要做好以上四项准备工作,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其他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复习备考了。
#考研#跨考是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以此来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考研经验#近两年考研的热度只增不减,不光是往届生考研群体在不断扩大,跨考的热度也在逐年增加!但跨考需要注意什么?跨考如何选择专业?跨考=浪费四年吗?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些问题~#考研建议#
教育
2022-11-18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
1、招生对象、报考人群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但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以及未工作的往届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也是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但主要报考人群是在职人员。
2、专业选择上有所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几乎可选择所有的专业,包括学硕、专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能选择部分专硕专业。
备注:
不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必须满足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才能报考。
另外,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不接受跨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不接受本科专业是法学的考生报考。
3、上课时间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全日制授课方式,上课时间一般是周一到周五。
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业余制授课方式,上课时间多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集中授课。
4、学费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学费为8000一年,但部分专硕学费高于学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学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部分名校的管理类专硕(如MBA)学费高达几十万。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同点
1、毕业即可获得双证,且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与效力
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即可获得院校颁发的双证:即学位证与学历证。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培养方案一致
2017年改革之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通知还明确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采取相同的培养方案,并且师资力量一致,不同的只有上课的时间。
3、都参加12月国家统一考试
无论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都将参加12月的国家统一考研初试。所以考试难度一致。
4、社会认可度高
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得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确立正确的就业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就业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不作为限制性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就业时也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