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往届生考研?_往届生考研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考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往届生考研?,往届生考研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考吗,往届生考研报名要求,往届生考研报考点怎么选,往届生考研考生来源填什么,往届生考研报名需要什么材料,往届生考研报名流程详细步骤,往届生考研在哪里考试,往届生考研填报信息怎么填,往届生考研预报名可以报吗,往届生考研档案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考试科目

    根据《中山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下载地址: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g02a/g02a04/31285.htm

    显示中山大学电子与信号工程专业,2018年考研只有专硕名额,所以不存在选择专硕还是学硕的问题。至于考试科目,根据官方文档为: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4 英语二

    (3) 302 数学二

    (4) 904 信号与系统

    复试专业课:7625007 电子工程基础综合

    所以你至少需要准备5门课程。

    资料推荐:

    我们先来讲专业课方面,中山大学准备了官方数据库。

    2018年的专业课真题下载地址: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g02a/g02a01/g02a01d/32498.htm

    历年专业课真题下载地址:

    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g02a/g02a01/g02a01d/32498.htm

    数学全书我推荐李正元范培华数学全书,讲的很透彻。

    辅以汤家凤1800题作为练习

    政治选择肖秀荣命题人系列不解释

    英语方面我推荐何凯文的必考1575核心词汇,辅以何凯文公众号的真题讲解,以及十年真题卷的练习。

    考试难度评估

    考试难度这一块,我个人觉得你挑的专业性价比非常高,这个专业2018年的分数线是工科分数线也就是290分,这是一个相对容易达到的分数。

    0852工程 总分:290 ; 满分100分科目:45; 满分150分科目:70;


    最后祝你考研顺利。

  • 金色岁月

      初试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信号与系统

      复试专业课:电子工程基础综合

    复习资料的话你可以去中山大学的官网看一看,上面应该有你需要的相关信息。

  • 岁月沉香

    你好!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研分初试和复试。

    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了解了科目之后,除业务课以外,考研英语、考研政治都是容易掌握的,但是掌握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计划:


    ▇基础复习阶段(现在至3月)

    1.专业课:梳理目标院校的书单,整理目录框架、思维导图。

    2.英语:“背单词”。市面可供选择的书特别多,避免枯燥乏味,建议搭配网课消化,小编个人习惯“干货多、废话少”的老师。张国静老师的全程班就挺不错的,她的课程专门为基础薄弱的学生研发,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3.政治:肖秀荣1000题,搭配徐涛老师的课程,是最相得益彰,每年肖秀荣主创团队的硬核度就非常的高,所以紧跟肖大大,考研政治错不了。

    ▇强化提高阶段-3月至8月

    3~6月(小阶段)

    专业课:刷专业课网课+整理笔记(在暑假前一定要完成,切记!!!)

    英语:网课+真题。在刷网课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做真题。张国静考研团队的课程及《考研真相》——真题,课程值得信赖,因为主要的研发团队都是张老师,所以课程体系完备,真题质量也是质量非常的高,建议大家少走弯路,紧跟张国静老师的授课,让你考研英语的基础稳扎稳打。

    7~8月(大阶段——弯道超车)

    1. 专业课:我大致7月份左右的时候,专业课笔记就整理的差不多了,接着就是整理真题,发现自己差的不行,暑假开始就制定了目标背诵,所以专业课一定赶早不赶晚,否则后面复习就来不及了,这是重点。

    2. 英语:暑假就刷真题。小编当时刷的比较慢,用的是《考研真相》,它里面涵盖了20年的真题,有40多篇阅读,建议大家做考研阅读时,一定要进行精读!这对你9月初二刷真题太有作用了,所以千万不能偷懒。

    3. 政治:1000题+徐涛网课(就够了,主要跟着肖秀荣,肖大大4套卷是重点,不解释,背会了,考场就是默写,你懂得!)

    ▇重点突破阶段--9月至10月

    1. 专业课:关注目标院校导师论文+真题+背诵(如果有目标院校的学姐/学长,满分!)

    2. 英语:二刷真题啦!暑假因为精读了阅读,所以二刷的时候就光买了真题,一个字“刷”,刷真题就对了。

    3. 政治:专题背诵+事实+紧跟肖大大(不多说~)

    ▇冲刺模考阶段--11月至12月

    1. 专业课:梳理难点+整理之前做过的笔记+回顾真题(关注目标院校动态,记住了!)

    2. 英语课:应该是张国静老师的押题班了,一定要跟,可以网盘蹭课~因为张国静老师押题超准的!(建议这个时候押真题的阶段,考研大佬的押题记方向,“别背模板”说的就是考研英语作文,作文一定要自己总结。)

    3. 事实+肖大大4套卷/8套卷


    【重点】心态要稳住,越到后面人就越浮躁,大家一定要避免。

  • 岁月悠长

    可以的,只要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就可以报考研究生了,但是目前就会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了,这个看你这边的个人时间来定

  • 沉稳内敛

    公共课方面有英语、政治和数学,专业课就要看你具体要靠的专业,一般目标院校的官网上可以找到专业课需要的书目和资料,建议通过学长学姐群了解专业课包括后期面试和调剂的信息,英语推荐何凯文的系列书目,包括单词长难句写作等等,政治推荐肖秀荣的肖四肖八,红皮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 往届生相比较于应届生,算得上过来人,他们更了解考试内容的方向和考试的得分点儿,所以往届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多学考题类型和热点类题目,劲管是往届生,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增加自已的知识面才为上策

  • 教育

    往届生考研指不是应届毕业的(复读、考研、考博、工作)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典型特征: 1 较应届生心理比较成熟,知道自己的追求 2 因为已经毕业的缘故,可能在初试考试方面较应届生有劣势 3 可能有时候心理压力会比较大。

  • “东篱高教”专注高等教育,十年高校工作经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GCDF职业规划师。热忱为您解答高考、考研及职业规划的相关问题与困惑。欢迎关注!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往届生考研相对应届生考研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一是复习的时间保障,往届生比较难有大把集中的时间准备考研;二是复习的地点,应届生可以在学校宿舍、图书馆等地方复习备考,往届生比较难找安静的地方复习备考;三是复习的精神支撑。应届生与同学或战友一道考研,互相可以交流经验,也能相互鼓劲;四是考研的后勤保障。应届生可以是食堂吃饭,往届生的饮食都需要自理。往届生考研首先要克服以上困难,做好对应的准备:

    1.想清楚为何考研,考研的必要性在哪里

    往届生考研的最大障碍其实是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没有了应届生的冲劲好闯劲,没工作的怕人问内心不自信,有工作的瞻前顾后、难以取舍。所以,往届生考研之前,一定想好为什么要考研?

    2.确定好是辞职考研,还是边工作边考

    有些人考研,完全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多人本身在工作,甚至在公务员部门,工作不顺心、不如意,想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这是很好的心思,但是一定要慎言辞职,不要轻易辞职。有工作保障对心理上是很大的慰藉和支撑。建议边工作边考。如果是短期工作、考研有把握的,可以考虑破釜沉舟,辞职考研。

    3.缩小社交圈和朋友圈,集中时间和精力

    考研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和不被打搅的状态,要尽量缩小自己的社交圈和朋友圈,减少自己被俗事和可有可无的社交活动说干扰和打断,既然选择考研改变命运,就要集中时间和精力,一鼓作气势如虹,不达目标不止,必须考上。

    4.找到复习的场地,最好既安静又便捷

    如果是边工作边考,那么建议选择离工作单位近一些,安静一些的地方和环境,尽量不让工作压力和回家的时间影响考研的备考时间。考研必须要有所取舍、有所付出,有所牺牲,才能换来更大的回报和更大的成功。

    5.找准考研的学校和专业,摸清招录情况

    一定要量力而行选择学校和专业,切记跟风和好高骛远,考上为大。不管怎样,硕士学历至少要比本科学历要强,先拿下一城再说。一定要多花时间去分析意向学校的招生指标数,推免数和公开招考数,选择对了学校和专业,考研就成功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备考和按部就班的复习,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6.清楚知道考研的步骤,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往届生考研,容易心生退意,容易放过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很多往届生考研,特别是有工作的人考研,心理上没有应届生的那种迫切感、紧迫感,对进度的把握也容易松懈和自我宽容。很多人容易忘记考研的报名和现场确认,不清楚政策,在考点选择上犯糊涂,在考试两天的住宿、饮食和时间上马虎,这些都是杜绝的。


    要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己。不对自己狠点,生活就会对你狠点,预祝各位好运!

  • 风华不减

    往届生考研考生来源如何选?

      1、如果你是搞科研的,就选教育科研人员

      2、如果你是在职教师,就选高等教育教师或者中等教育教师

      3、其他的在职往届生,就选其他在职人员

      4、如果你是往届生并且辞职考研,就选其他人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