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湖北师范学院介绍?,湖北师范学院介绍,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专科专业,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在哪,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三下乡感悟: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为关爱山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六期“蒲公英计划”支教队于7月9日星期日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龙坪乡龙坪民族小学和楂树坪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三周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十多天,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默契。
一、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来这之前,“三下乡”在很多人的口中是“凑社会实践学时”、“去一个偏远点的地方玩的”等类似的说法,我以为事实也真的是这样,形式主义作秀多于做实事。但等我真的来这了,一贯的固性思维我被事实的发展所打破,我才真的感悟到“三下乡”的意义:尽自己所能,把知识、技术传递出去,把充满爱意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各处。它不是也绝对不会是别人口中“玩玩而已”的存在。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小镇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好凉快好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肯定也是地灵人杰。果不其然,在经过十多天的相处,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的热情与上进,他们活泼开朗,虽然也有这个年纪常有的躁动,但他们很热爱学习,对知识及新事物的喜欢超过了我的想象。我所任课的班级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或许有点太过积极,上课总会因为抢着举手发言而让课堂瞬间闹哄哄,因此需要老师反复强调课堂纪律。但他们也是从心底里尊重老师,他们会很听老师的话,会很认真地汲取知识,也会在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手,他们有着这个世界可贵的真诚与热爱。
二、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与其说是来支教,不如说我是来放松心情平复心中的杂念的。因为对未来有太多向往,所以当下的我有很多迷茫。而来到了建始县,来到了楂树坪中心小学,有了这段可贵的经历,我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立足当下,把握现在,这才是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很感谢这里的小朋友们,他们童真的笑容,发自内心的关心都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意义。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深入大山只为给偏远山区的孩子带来知识和希望的老师,她们大爱无痕,博爱众生,与他们的相处自然也很开心轻松,很羡慕她们毅然决然地留在大山里为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这种勇气和毅力是我应该学习的。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段特殊的人生。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很荣幸可以提前进入社会进入学校,感受教学氛围、体味教学乐趣。这段支教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天,但我收获了许多许多:童年的遗憾似乎一下就释怀了,对未来教学生涯的迷茫仿佛顿悟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好像就有了新的想法。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拥有这种经历。(通讯员 李佳如)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知识和才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2022年7月16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五天,今天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蒲公英计划”支教队在龙坪民族小学支教的第六天,在这次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中,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在这过去的五天里,我颇有感触。
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识和知识可以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使我对社会的认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见,期待且又紧张
记得第一次同学生们作自我介绍,我心里紧张极了,一直反复念着自己提前写的自我介绍,我说到我会各种球类运动,“小杨老师你能教我乒乓球吗?”我欣然的答应了,心里有种莫名的自豪感,一声老师让我感觉沉甸甸的,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带给他们一次完美的支教活动。
犹记得星期一的体育课,这次支教我主要带的课是体育课,我们三个男老师带的都是体育,又分在了同一时间上课,原本我们是分开各自上课,互不干扰,突然有学生提议踢足球,于是他们召集了各班的精锐,我们来了一场激情澎湃的足球赛,我们班的学生很努力,很快赢得了第一分,接下来的防守,在我们的积极配合下拦下了关键的两个射门,尽管他们年龄不大,但还是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无限的潜力,在我们赢下了最后一球,我们互相奔向对方,击掌,庆祝这次胜利。
上课做作业的时候,安静的教室变得鸦雀无声,我轻轻的在教室踱步,能听到写字的沙沙声响,每个小朋友都聚精会神的在写着作业,有时会因为算出一道题而流露出满意的笑容,小声的暗暗骄傲,有时也会因为解不出题而抓耳捞腮,看着他们,仿佛我也回到了小学,回到了那个我从小成长的学校,课堂上的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总会在我迷茫的时候提醒我,为我解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我不太会。”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我忙着看他的作业,我审视了几遍,于是慢慢的为他解答,他也听得特别认真,特别珍惜这次解答,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尽全力为他们解答。
湖北师范学院已经改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设有20个教学院,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品牌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级、省级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课程,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62人,教授156人,副教授3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1人,硕士学位的565人。教师中有“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磁湖学者”等特聘教授30人,湖北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6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2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
图书馆藏书211万册,电子图书253万册,图书馆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开通了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省级“校园网信息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十佳优秀网站”。
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影视中心(湖师大礼堂)、标准塑胶运动场、综合体育训练馆和网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场、馆,现代化游泳馆等项目已列入建设规划。大学生创业基地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基地和孵化示范基地。学校音乐学院教学大楼和实践基地──“湖师大剧院”位于校内青山湖风景区,是黄石市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水上莲花”,是中国第八届艺术节黄石地区的主场馆,其教学设施和功能在全国高校处于一流水平。
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7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教育部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一项。教师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62部,发表科研论文4254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1000余篇。学校被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和“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受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目前学校已在英国建立了湖北省属高校在欧洲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在北爱尔兰建有8所孔子课堂和1个武术中心。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格局良好。
学校有学生社团59个,建有国内外各类实习基地近350个,其中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基地7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天地。学校关心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就业,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指导学生就业创业。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和“湖北省‘三支一扶’先进单位”。
建校44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第一线。学校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快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省属一流、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金色回忆
2022-11-06湖北学子三下乡:放飞青春,童心飞扬!
为助力希望家园假设,改善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质量,7月1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暑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各支教点奉献着夏日的温情。在罗店镇罗店村的支教点位上,志愿者们秉持着守护陪伴,健康成长的理念,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节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这个盛夏不再孤单,让欢快的笑声飞扬在整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