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合肥未来发展方向会向长江流域发展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合肥未来发展方向会向长江流域发展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良心宝贝

    合肥,虽然是江城——长江之都武汉的卫星城市,但是离长江还是太远了。

    合肥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重点还是巢湖流域,而不是向长江流域发展。合肥离长江上百公里,发展到长江那是宇宙第一城了。

    合肥现在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已经是明显地向滨湖城市转变。从大张旗鼓开发滨湖新区,到巢湖地级市撤销并入合肥,明显地是把巢湖变成合肥的内湖。现在合肥又在运作巢湖市撤市设区,不过巢湖市还是太远了,离合肥六十公里,城区很难发展到那。

    合肥是一座很新的城市,几乎没有老城区的负担,合肥的城市规划建设在国内同等省会中,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合肥的环线快速路和放射线都已经成网,这点在内陆城市中很了不起。

    下一步,合肥只要把滨湖新区开发好建设好,就已经是城市规模大大扩大了。

  • 撩人心.

    发展方向是一种趋势,是指未来,不是指现在,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拥有足够的土地空间,然后在加上高的发展定位,发展政策,合肥西南方向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快要进入饱和期,现在已经发展很好,但土地空间渐渐开始饱和,合肥城市发展重心开始由西南方向开始转移至东北方向的新站区和西北方向的空港新城,那里有大量的土地空间,且政府给的定位较高,当然滨湖新区还有一些开发空间,但已经不是太多,至于合肥未来会不会沿江发展,首先合肥并不真正沿江,想要沿江发展首先要经过庐江和居巢区,但从合肥县域的发展来看,合肥县域发展最重要分别是肥西肥东,之后是长丰,也就是说合肥未来沿江发展的趋势较小,或者较长的时间里不会。

  • winter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合肥本市区域已经不能再承载过多的人口和工业制造业。巢湖污染久治不逾,已太严重了。

  • 金色夕阳

    徽子合肥发展方向,向长江流域发展可能不行,徽子合肥地理位置不靠长江,徽子马鞍山,芜湖就在长江边这两座城市是可以向长江流域发展的,徽子合肥发展方向应该面向中原方向发展,徽子合肥靠近中原武汉,郑州。会及于中原发展徽子合肥发展面向中原,徽子马鞍山,芜湖面向长江发展,服务于上海,浙江,江苏苏南地区。徽子其它地区加入西北一带大开发,徽子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整个徽子安徽省部分城市靠近苏南这一带,部分城市靠近中原以北一带所以徽子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徽子合肥可以考虑迁往芜湖,把芜湖作为徽子安徽省省会城市。如果把芜湖作为省会城市,那么芜湖就会迎来全面经济发展。

  • 秋意浓情

    #一句话安利你的家乡# 合肥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一座科教之城,有很多国家级科学基地。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有2100多年的县治、1400多年的府治历史。

  • 教育

    看合肥的标题语,你也就知道哪里会是中心,“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湖在哪?肯定是巢湖,合肥又出台了环巢湖城市群这么一个框架,再一条省政府搬迁到滨湖那边,老骆岗又改造成中央公园。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要向南边发展。

    其实合肥一直想往长江流域发展,做成真正的沿江城市。和芜湖马鞍山一起携手带动安徽发展。所以合肥的城市发展方向早就锁定了。

    滨湖确实是新的城市中心,我觉得自然环境以及政治决定才是决定这一问题的根本。合肥作为省会城市,贯通南北,侧面地反映出合肥靠南的发展路径,因为南部更发达。

    考虑到行政上,除非大规模的区划调整,滨湖仍然是合肥吸引高端人才的一张名山,而拥有更多土地的合肥北部,会是合肥实业发展的新摇篮。

  • 黑白

    勿庸置疑。合肥已经发展到长江边上了,早年撤并巢湖市就是要做大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为此三市发展打开空间。尤其是打开了合肥南向环湖达江发展空间,使合肥一个内陆城市华丽演变成沿江城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属合肥,使合肥的经济发展布局更具优越,招商引资条件更加有吸引力,预计不久的将来,居巢区、庐江县有望改区,地铁或城轨直通,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文明,人民生活幸福和谐,产业与环境共融共生相得益彰的超大城市合肥将屹立长江之畔。

  • 短腿柯基王

    合肥不管向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发展,也就是几十公里的事,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离长三角,离长江距离还远着呢,难道向南发展向东发展还能发展到长江边上去了啊?现代物流越来越依靠航空、公路及铁路运输,水运地位越来越弱化了,没必贪大求多,靠江沿海的,本来就是内陆城市,要接受事实,靠科教,靠工业,靠服务,把自己强大起来,这些不需要靠江沿海也能做到。第一,科教兴市。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发展高校教育及教育产业转化,已成果颇丰,已签约或意向签约的有:新站高新区的北大协同创新中心,巢湖经开区的北大艺术学院创新基地,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附中,清华启迪科技园。天津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拟建合肥影视科技产业园。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合肥共建北外合肥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合肥科学城正在建设中。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等都将与合肥有深度合作。第二,工业立市。大力发展传统强项白色家电制造业,稳步推进新兴产业,联宝电子、京东方、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华米科技等科技企业。只有制造业发达才能造血增肌,不至于由于房地产过度发展而虚胖。第三,服务活市。现代服务业高速增长,使城市更加繁荣,经济更有活力。保险证券、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等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提升了,才是民之幸事。

  • 岁月如歌

    应该把整个安徽省都划给合肥市,然后合肥直辖,那合肥就比重庆牛逼了。合肥沿江是小事,直接横跨江淮。文化从中原文化,到江淮文化,再到吴越文化,和徽文化。那就是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啊

  • 陈楚涵Royal.Free

    近十年,合肥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周围群狼环伺的省际竞争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合肥能够发展起来总归还是依靠科学技术底蕴,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结果。合肥向北拓展的空间不大,向东因为有强势南京在傍,这个距离离合肥实在太近了,跟南边省内的安庆市大致距离相当,所以吸虹效应明显。所以合肥只能向西向南发展,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思路。
    这可能是未来20年的格局,西边六安靠肥西,人口也较多,向西肥西是重点,基础设施是拓展市级道路,包括高速路和铁路。这块拿下不成问题,壮大合肥和肥西的力量,向南重点城市都比较远,沿长江带从西到东排列,安庆,池州,铜陵几个市怎么加强连接也非常考验当上层的智慧。
    这里肥西还是重点,先连接合肥南部副中心庐江,这里先要修路,包括高铁,市级快速路,水运。这里不得不佩服市里的决心和高瞻远瞩,高铁已经开通,经庐江到安庆,市级一级快速路徽州大道南延庐江段30月工程基本完工了,水运开槽运河,引江济淮(巢)工程早已开建,未来安庆经庐江至合肥肥西可以用水运降低货运成本。庐江至铜陵已经开通货运列车,可以把资源往省会集中。
    安庆应该可以作为下一个支点,水运港口集中到省会的通道,未来对南下省内城市再做辐射,前景都是不错的。总之这条线上的重点城市都会发展起来,需要时间的验证。合肥就像发动机,靠着科大,工大提供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产品,下面城市提供资源,最后反哺他们,这是一条正确的思路。

  • 金色回忆

    其实合肥已后悔了当年吞并巢湖太小家气了,为什么不一下吃了含山,和县这样就沿江城市。这样对接南京才更捷近,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大,你已并入巢湖了为什么不放开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