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协同中心药学考研难度怎么样?歧视本科院校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女儿今年高考637分,在河南省排名3300左右,刚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医学院药学专业,我对药学不是很了解,上网查了一下,药学只要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的药学专业人才!这个专业当然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也不是特别冷,可以接受!
我查了下,浙大综合排名第5,前面是清北,复旦,交大,
其实,按以往浙大在河南招生分数看,她这个分数够不到浙大,因为去年浙大在河南分数很高,所以今年分数低了很多,考生都是看去年的分数高,今年就不敢报,导致今年录取分数很低!
这就是报考成功的策略!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进三年的数据,观察其中的规律,如数据的稳定与波动幅度这有利与我们报出高质量的方案! #2022高考季#
#考研调剂# 最新消息!浙江top3有大量调剂名额!
刚刚发布!截止目前!浙江工业大学还有很多调剂信息!主要涉及材料、生物、化学、艺术、心理、法学、马克思、药学等!这所位于杭州的工科大学无论学校还是地理位置,都还是可以的。要调剂的考生请关注一下,抓住机会争取成功上岸!
注意: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位于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微头条名师团# #传递温暖,书送未来# #教育微头条# #教育# #教育大家说# #教育那些事# #考研# #学浪计划# #杭州身边事# #杭州# #杭州爆料#
岁月如酒
2022-11-06再一次错失双一流,论新局面下浙江工业大学如何破局?浙江工业大学作为浙江省自称的浙江省老二,在近些年来连续错失211与双一流,虽如今依旧实力强势,但若下个五年浙江工业大学再如此自满,不知反省必将逐步没落,被宁波大学反超。
首先,我认为浙江工业大学需要成立或者合并医学院,毕竟望全国大多数top院校,无疑医学院是刷论文,刷经费的一大利器,加以浙江工业大学有2011协同平台,作为药学却没有医院,这无疑极大限制了药学的发展,再加以浙江工业大学目标是综合院校,那么医学院更是必不可少,医学在收分方面也是能够极大吸引高分生源,所以医学院对于浙江工业大学我认为适合有必要的。
如今全国很多地方又掀起合并潮,浙江工业大学能否抓住机遇合并一所医学院呢,毕竟相较于合并,从新起步无疑会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培养。院长也说过浙江工业大学要进军全国50强高校,医学院对于浙江工业大学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双一流评选主要是注重学科强度而非综合强度,故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如深圳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却迟迟无法评选上211双一流的名头。所以我认为要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同时也注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发展。同时要努力争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双一流通硬货。
虽然浙江工业大学经费依旧很多,但作为“扶不起的阿斗” 是否后面浙江会逐渐降低对浙江工业大学的支持力度,毕竟省内现在有宁波大学和西湖大学。
同时,我也认为过多投入德清,甚至用卖杭州地来投资德清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情,且不论浙江工业大学的根就在杭州,在现在学生和人才大多数是十分看重地理位置的,德清虽离杭州近但其地理位置偏僻,周边设施估计得花4-5年才会基本完善。
浙江工业大学学子也不要沉浸在所谓的浙江第二美梦里了,是时候醒醒了,否则将被宁波大学赶超。看先前教育局的重点高校名单,在92时代与双一流时代的冲击下,多少当年的高校已经不复当年,在这期间又有多少高校因为帽子从而实现了大跨步的前进。难道真的要做一只埋头的鸵鸟嘛?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人才对于学校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浙江工业大学近些年来是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否能够进一步兼顾能够留得住人才这一方面呢。第一轮落选后下了军令状要求第二轮必进,现在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军令状。
所谓破局方案都对,但不可能都一起去做。目前肯定首先考虑国家政策啊,别整那些有的没的,第一步就是拿帽子,双一流的帽子是目前最需要争取的,其他的等双一流帽子到了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其他做的再好也不如帽子的效应!既然双一流的标准都在,那就按照标准去努力,哪条规则更有可能就往哪个去争取!根据目前浙江工业大学的状态国家大奖、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停留在嘴巴上!再这么下去五年后就是永不变化的口号十五五规划。
我也认为帽子对于目前的浙江工业大学而言是当务之急,毕竟每一轮的难度都在增加,但留给浙工大时间已经不多了,领导层不知道能不能清醒起来奋起直追。浙江工业大学就是太有钱了,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不思进取。
咱学校之前一个理学院的老师,发了一个很牛的论文,要学校里一个教授还是副教授的头衔,学校不给说他年轻排资论辈轮不到他,人家直接去宁波大学,人家宁波大学给了。要我说啊,确实就是这个问题,太有钱了,东北林业大学当年第一轮没进211,他们的老院士直接发动整个学校,按着211的标准来发展学校,整个学校的老师工资福利那几年一点没涨过,下一轮评选直接通过。
那自己建起来实在太慢了来不及了,而且又从哪找地去哪附属医院呢。杭州医学院隔得太远,不然收了他们挺好的。不过现在可能杭州医学院也不愿意了。
众所周知,在浙江就业,浙江工业大学是没问题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前浙江省各阶层都有着浙江工业大学校友,所以浙江省对浙江工业大学的支持力度从来都是不小的。以前冲击211经费高,现在落选双一流,仍然是省属经费第一,高出宁波大学8亿(但宁波大学有额外拨款,就算算上这些,也比宁波大学高6亿),高出浙江师范大学十来亿。所以省里真的没有亏欠过浙工大,只可惜发展成现在这样。
1、守“生化环材建械”:资金狂砸传统冷门工科寻求大奖突围。2、领导层换人:在拿到双一流帽子前杜绝任何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幻想,全力发展优势冷门学科。3、其他学科:同步发展计算机经法管等热门专业保优质生源,大量扩招非全研究生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