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参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夏令营的学?_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条件

想咨询一下关于参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夏令营的学?,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条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名单,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去向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秋水伊人

    参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保研夏令营的学生要满足申请资格是:

    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并满足下列条件者,由我院审核确定,可参加2016年“康韵”民营经济学术夏令营:

    1、申请者为全国985及211高校在校三年级本科学生(2017年应届毕业生),应为经管,数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同时欢迎修读过相关经济学课程的优秀理工科学生申请,尤其欢迎有志于申请经济学院免试研究生(或直博生)的优秀学生申请。

    2、综合素质突出,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或前5学期)综合成绩排名原则上在本专业前10%;对有出色学术成果者,学习成绩标准可以适当放宽;经济学双学位成绩优异也可以申请。

    3、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有志于从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有较强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具有两名熟悉申请人情况的教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书面推荐。

    5、英语水平良好,原则上达到国家六级水平,其他英语考试成绩可以酌情考虑。

  • 教育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夏令营名单出来了,大连理工16人,重庆大学11人,哈工大18人,中南10人,湖大8人,吉大8人,上交2人,浙大2人,北航2人,西交5人,这个水平大家觉得怎么样?#2022高考# #2022考研#

  • 闯出一片天

    #考研经验大家谈#
    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
    在四年大学本科生活中
    面对成长的邀约
    用努力与拼搏诠释无悔青春
    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愿你们一路精彩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考研经验大家谈,分享他们考研的心路历程
    01.从深大计软学院到浙大
    突破局限寻求最优解
    潘志豪
    ■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7级本科毕业生,保研至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级专硕
    ■ 毕业中学: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 学习成绩专业综合排名第一
    ■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长春)铜奖
    ■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铜奖
    ■ 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宁夏)银奖
    ■ 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济南)铜奖
    在校期间,潘志豪获得多次全球程序设计大赛大奖,以年级绩点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获得了保研资格。
    “转专业到计算机后,感知到自己对于计算机的悟性,当时想往算法方面深造,后来参加比赛的经历磨练了我的编程水平,更坚定了我继续深造的决心。”在经历过保研前期准备、夏令营、预推免、最终选择浙大四个关键节点后潘志豪的答案逐渐清晰——选择计算机大数据方向。
    在谈及自己保研路上的感悟时,潘志豪表示比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很大。“通过比赛,我编写程序和应变的能力,以及知识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丰富的比赛经历为他在复试时上机限时写程序考试的顺利通过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梦开始的地方,让梦起航!
    02从深大传院到中传
    走在自己时区里的勤恳
    方泽宏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8级本科毕业生,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闻与传播品牌营销传播方向
    ■ 毕业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
    ■ 在校期间任第十五届传播学院学生会主席
    ■ 2020-2021学年“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
    ■ 获国家奖学金、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排名1)
    ■ 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全国三等奖、最佳可视化奖(排名1)
    坚持、努力和不服输,方泽宏这么形容自己。带着不服输的冲劲,方泽宏在大学前两年专心学习、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力求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当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后,他开始参加竞赛,获得挑战杯互联网、数据新闻大赛、大广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约10个省级及以上的奖项。
    谈及自己的大学经历,方泽宏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我觉得多多益善,并且很重要。”他大一便加入传播学院《亲爱的红军》剧组,作为主创成员和团队在全国各地奔走。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组织策划能力,同时也让他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在大三下的暑假实践中,他又去到甘肃民勤县开展助农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和人们做实事。“这种获得感和成就感是非常开心的。
    这次助农实践对方泽宏来说收获颇丰。不仅促成了他“大学四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种春风”毕设作品,也让他更加清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用自己所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坚定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品牌营销传播作为自己接下来深造的方向。“我会把农产品品牌研究继续做下去。”在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方泽宏带着“归零”的勇气,选择了全新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并且如愿以偿。
    03.从深大高等研究院到清华
    敢做梦才能走出
    与众不同的第一步
    屈之洋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物理学专业2018级本科毕业生,推免至清华大学物理系
    ■ 毕业中学:深圳市育才中学
    ■ 本科期间参与发表2篇SCI论文(分别为第二、第三作者)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eritorious Winner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
    ■ 广东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
    ■ 荣获荔园之星、公益之星等多项奖学金
    “保研更在于大学前三年的积累,需要兼顾绩点、科研、竞赛、英语等方面。”屈之洋分享自己保研的心路历程时这么说道。屈之洋表示从大一入学前就想过本科毕业后要继续读研深造。目标坚定,那么只管为之努力。
    关于自己的保研经验,他表示首先绩点对于保研是最重要的,有利于获取本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和对方院校的青睐,同时良好的专业基础对参加科研和竞赛项目很有帮助。因此学好专业课是保研的重中之重。其次,学校和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充足的支持,积极地参加一些科研和竞赛项目。最后大胆申请夏令营,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可以突出深大经费充足、国际排名高的优势,学院在本学科顶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的优势以及自己个人的优势。
    回顾整个保研过程,屈之洋遇到了困难也收获了成就。进入课题组后阅读全英文文献比较吃力,实验室的仪器之前从没使用过,这些困难他表示只有多问多学多做达到熟能生巧,方能克服。最终成功迈进清华。
    #话题大发明家##更多考研经验分享#

  • 秋水共长天

    浙江大学专硕和武汉大学学硕,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
    有个大学本科的朋友留言,诉说了自己对于化学专业择校的苦恼。他在夏令营期间获得武汉大学的优秀营员,但听说对方导师不太喜欢放学生出去实习,这对于想就业的她来讲,无非是一个大问题。后来在预推免期间,他又申报并通过了浙江大学的复试,只不过由于竞争较大,他被调到专硕。并且,浙大化学系也是第一年招收和录取专业硕士。
    就读本科院校的老师告诉她他,其实专硕和学硕没有什么差别,在他们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这个老师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另一位老师告诉他说,既然浙大拟录取的是专硕,那你还不如就不考虑了,看看武汉大学的学硕怎么样。
    现在网络上对专硕学硕的区分和看法也是各不相同,很多老师专业以及招生办老师对外都是宣称,在他们看来,专硕和学硕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
    [灵光一闪]【住宿方面】
    很多学校的专硕是需要自己付费,另寻住所的。
    [酷拽]【奖学金申请方面】
    很多专硕的学生并没有申请到高额奖学金的资格,或者说比例非常小,抵不上学硕。
    [可爱]【项目申请方面】
    导师们可能会更愿意放手,将一些重大项目交给学硕的同学,重点的资金扶持等资源也可能会更偏向学硕的同学。
    [大笑]【论文发表方面】
    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点,因为对于一名研究毕业生来说,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一篇高水平论文,是个人能力的代表,也是社会对你认可度的来源。
    [泪奔]【关于专业调剂】
    这也是最明显的一个点,那就是几乎被调剂的同学都是从学硕被调剂到专硕,我们很少有听到专硕被调剂到学硕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部分人对学硕和专硕的认可度不太一致,甚至夸张点,说对专硕有种偏见。

    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讲,选择的纠结点无非在于如下几个: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研还是保研?是选城市,还是选学校?是选院校,还是选导师?等等。
    等大家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上其实不存在任何一种最好的选择,每种选择都会有更好的结果去等待你。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够让自己更轻松抵达预期目标的那一条路。专业选择,院校选择,导师选择,亦是如此。
    如果立志科研和学术,希望未来从教或者是在科研院工作,那么不用纠结,你一定选择学硕。如果已经做好了投身企业的准备,你的研究目标更偏应用,你的研究生期间希望更偏向实际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研究,把产学研结合起来,推动现代学科在理论和实际当中的结合发展,那么专硕或许会更适合你。
    这就好比你去问打工的父母,或者是上班的亲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推荐你选择专硕,因为这个更好就业;而如果你是问在校的大学老师,或者是一些院士,研究员,在他们眼中做学术,做科研,就应该从学硕升到博士,甚至博士后等等,加强你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素养。
    #考研# #大学# #教育微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