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心理学考研怎么样?难度大吗?,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怎么样,晴天心理学考研怎么样,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考研怎么样,新东方心理学考研怎么样,心理学考研一本通怎么样,勤思心理学考研怎么样,木一心理学考研怎么样,勤思心理学考研辅导班怎么样,考研考心理学怎么样,博仁考研心理学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难度最大的六大专业,附带详细的原因,报考需谨慎,分别是新闻与传播、法学、应用统计、教育学、翻硕和心理学,家有孩子的,保存下来,特别是孩子想考研的,让孩子提前了解一下,避免走弯路吃亏。#奇妙知识季#
未来几年考研形势研判,2023考研党们,未来几年的考研将何去何从?如果你将在这几年走向考场,下面将从性价比的角度告诉你一个客观的考研真相。
第一,谨慎选择教育学和心理学
全职考生不要去考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专业目前几乎是跨考性价比最低的专业,为什么呢?分数高,人数多,就业差,基本毫无优点。即使你笃定要读博,教育学类考博在国内也几乎是最火最难的。
第二,谨慎选择师范类大学
如果只想上岸,尽量避开师范类大学。目前即使是普通的二本师范大学也已经卷到没边了,难度远远超过了学校的真实水平。
第三,尽量学好数学,有优势
数学只要还能多学一点,尽量选择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不要怕,虽然很难,但它作为门槛,自然地排除了一大部分畏惧的考生。目前大多数文科类专业的分数已经有点离谱了。
第四,学硕依旧优先
除了医学,有条件考学硕的,尤其是未来想考博的,请尽量考学硕。现在多数专业专硕的竞争压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学硕,看看学硕调剂容易多了。
第五,考研也有大小年
以往的考研有大小年之分,但未来数年只有大年和更大的年,但个人认为考研人数不会像这样无底线增长,五年内应该就会迎来拐点。
第六,不断缩招的全日制
未来给统考生的全日制名额会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名校,即便是专硕的全日制也都将向推免倾斜。还是那个观点,考研本身也是一种分流,也一直都认为考研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考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那些三战甚至四战,我是不推荐的,迟早也要走向社会的。
#考研# #考研复试# #考研建议# #教育听我说#
教育
2022-11-04#教育听我说# 2022研究生录取线高出天际,考研难度超过高考,教授们反应自己搁现在也考不上,你心凉了吗?
从2012到2022年,考研人数从165.6万涨到了457万,录取人数从51.7万涨到了110.7万。也就是说10年间,考研人数涨了近300万,录取人数多了60万,如今考研,不难才怪。
“有的专业分数线直升50分,震惊不足以形容此刻心情!”
“孔子来考,也考不上,也得二战”;
“我们教授说了,他要是搁现在考,复试都进不了,他当初考研可是全专业第一名!”
“本来以为考研已经够难了,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竟然比2021年多了80万,再次刷新天际,真不让人活了啊!”
看到考研这么这么卷,作为教育圈内人士,同时也是一个孩子他妈,心里哇凉哇凉的,好心疼现在的孩子啊。
前天下班后,去托管班接孩子,我随口说了句,“书包怎么这么沉,里面都装了啥”,没想到一句话引得孩子们纷纷议论,其实我都没提起作业多的事情——
旁边的女孩说:“书包都这么沉,整天各种作业,我觉得我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写作业。”
旁边的男孩搭腔:“在学校就是写作业写作业,写不完的作业!”
还都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言语里已透露出对作业的百般无奈与厌倦,我听完心里也是一阵发凉,这万里长征才刚开始,就这么大的抵触心理,这以后的学业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孩子们说不定啥时候心态就崩了呢。
最后,看到考试这么卷,大家是会鞭策孩子更加努力呢,还是更心疼和体谅孩子的学习辛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