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16考研教育学专业考什么?,考研教育学专业考哪几科,考研教育学哪个专业好考,考研能考教育学专业吗,考研教育学有哪些专业,教育学专业考研好考吗,教育学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教育学考研容易考的专业,2016年311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6年教育学考研国家线,教育学考研考数学的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2016年开始招生,隶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教育学类专业。面向博物馆、科技馆、科学教育、科普企业等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该专业拥有一流的国际化师资,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称号。创客教育、STEAM教育、3D打印和教育机器人等是专业的特征符号。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科技与人文底蕴,掌握扎实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项目策划与管理水平、开阔的学术视野与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在正规学校教育及非正式教育体系等多种情境下,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从事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技术研发、产品创制、实践应用、绩效评估,普及科技知识与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基础、自然科学总论、社会科学总论、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科学、教学设计、新兴媒介与科学传播、科教影视编导与创作、展陈设计与创意、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研究方法、公共科学活动设计、STEAM与创客教育、数字科普资源创作。
【就业及升学前景】本专业是因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公民科技文化素养提升的强劲需求开设的新专业,设有“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科教媒体设计与创意”“信息技术与科学传播”三个培养方向,目前已招收4届学生。专业发展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数字科教产品研发、科学教育与文化传播、新技术教育、创客教育科技、互联网等行业领域领先企业以及网络新媒体科普教育机构,电视、广播、出版社、报社等传统科普媒体,各类科技场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地科协、中小学校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创意设计、产品制作、策划推广、咨询服务、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创客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培训等工作,也可选择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沉稳步伐
2022-11-03用心教育 | 23教育学考研院校介绍第九期: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学考研##考研辅导班##用心教育学考研#
Hello,23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
用心教育23教育学考研院校介绍第九期来啦,今天用心团队介绍的高校是江苏师范大学。
一、学校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为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牵头单位。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457亩,校舍面积93.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设有22个专业学院、1个中俄合作办学机构,59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有专任教师1688人;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
二、22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
见下图2
三、校园风光
江苏师范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南北交汇,五省通衢,它兼有北方的雄厚和南方的秀美,一城青山半城湖,山湖环伺,钟灵毓秀,湖波缥缈,山色叠翠。一起来看看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吧~
四、江苏师大生活
1.师大餐厅
江苏师范大学共有八大食堂,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三食堂和五食堂,价格实惠、量大味好,五食堂的青团子、花馍馍,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关于餐饮的想法还可以留在意见簿上,大厨隔天就能给你做!有着“高校最美食堂”之称的玉兰融合餐厅,还有小清新的玉泉河餐厅,绝不是“别人家的食堂”,晚上十点才打烊,不担心饿肚子。
2.师大图书馆
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包括泉山校区敬文图书馆、云龙校区分馆、牛山分馆、圣理工分馆、马院分馆和语言、数学、艺术专业文献中心,馆舍总面积2.1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6月,馆藏纸质文献、电子图书共600余万册,电子期刊4.8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五、知名校友
廖序东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汉语学科的创始人
吴奔星
著名诗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六、院校荣誉
1.2001年至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115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5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2.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65项;
3.在Nature子刊、PNAS、JACS、BRAIN、《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4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和A&HCI等收录论文1685篇,被CSSCI收录1131篇;
4.出版著作148部,出版教材56部,获得专利1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