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研究生想退学马上研二了,真的怕自已毕不了业,感觉自己要抑郁了,该怎么办?

想咨询一下关于研究生想退学马上研二了,真的怕自已毕不了业,感觉自己要抑郁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3 个回答

  • 淡定人生

    困难总会过去,即使没有解决,也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别有压力

  • 沉稳步伐

    我博士的一个同学,因为导师苛刻,也因为论文不够好,担心毕业,想退学,经常和我商量,我说再坚持一下吧 。后来,四年的时候顺利毕业了,比我还早毕业半年(当然我也可以四年毕业,只是为了漂亮毕业而延期),现在在广州当老师。加油吧,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找到可以帮助你的贵人,一定可以的。

  • 岁月如梦

    研究生选个合适的导师,真是太重要了。下面这位同学的遭遇真是太惨了。不仅浪费了三年的青春,还把自己给搞抑郁了。

    上海某985大学计算机研三学生,由于导师忙于经营自己的公司,对学生完全放养,给定的研究方向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相关方向。在没有实验室、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快毕业了连毕业论文都写不出来。现在抑郁程度不断加重,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想退学,身边的人又不理解,一直劝他要坚持、不要放弃之类的。他的遭遇真是挺惨的,能在985大学读计算机硕士,本来是有一个不错的前程,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这样。

  • 教育

    我今年硕士毕业, 在我研三时也特别担心毕不了业,最终通过了毕业答辩,但被要求延期半年拿学位证,主要是被导师坑惨了,发了一篇SCI文章都没能顺利毕业?,但是毕业证是按时拿的。现在就在家找了个代课老师的工作先干着,等十二月份时再去拿学位证。当时也心烦意乱的,现在想来也没有什么,父母现在还不知道我没拿到学位证?。现在楼主要想的不是能不能毕业,而是先努力满足学院的毕业要求。现在研究生毕业确实越来越难了,要是遇到个极品老师更是如此,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放弃治疗啊,对自己狠一点会有收获的。我研二时有大半年的时间每天做实验到晚上两点左右。

  • 岁月如梭

    感同身受,大一开学时不适应想退学复读的时候就应该支持,那时候还是有自己想法的,后面一直拖着后会极度抑郁否定自己变得极度自卑不自信。和我经历比较像,我大学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学后我就感觉不适应开始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这个专业,后面和我妈说想退学学医,觉得学医比较适合我,我妈以重新高考考不上大学为由不同意退学,并说别人都开开心心的读大学就你事这么多,拿个毕业证后面的事再说。我明白父母没读过大学要他们理解我现在的处境很难,更别提感同身受了。我挣扎了四年,每年都活在后悔和痛苦中,像行尸走肉一般,仿佛有了心病,期间也痛哭过几次,感觉人生一片迷茫和灰暗。有一个支持自己想法的父母真的很重要。还好我挺过来了,但现在每当想起这事心里也会隐隐作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尤其是乘还年轻的时候,不要犹犹豫豫,一拖再拖优柔寡断会不断击垮一个人,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然会活得很痛苦。

  • 岁月悠长

    我研究生毕业一年多了,就我个人经历来说,我不赞成你退学。

    首先,俗话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研究生。只要你在学校科目不挂科,科研有一点点成果,能写得出论文,那就不存在毕业不了的问题。

    其次,你读了一年研究生,相对于你同龄人少了一年工作经历,此时退学很可惜。学习没有过不了的坎,我也遇见过很奇葩的导师,只要你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都可以让你毕业,也就1年多时间,忍忍就过去了,正好练习自己的抗压能力。

    最后,希望你顺顺利利能拿到研究生学位证和毕业证,以此为起点,不负青春好时光。

  • 董沫然

    学什么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应该不会很难吧!要比博士容易毕业多了!静下心来,多去图书馆,研究生的文凭还是很有用的!

  • 教育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在读研期间没有一个较好的交流和实践场景,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科研体验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导师的重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场景、指明方向和解决问题,尽快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这样才能推动课题往前发展,而为了保障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有较好的体验,很多学校都规定没有课题的导师是不能带研究生的。

    研二是硕士研究生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尽快围绕自己的主攻方向出成果,这对于能否顺利毕业,以及能否获得高附加值的岗位,都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对于有继续读博计划的同学来说,如果研二不能出成果,对于后续的读博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导师的实验室比较紧张,同时自己也没有进入到核心组,没有更多与导师交流的机会,要尽快明确自己的创新点,并且围绕这个创新点做资料收集和开展实验活动。

    很多同学到研二还没有明确自己的创新点,往往就是研一期间的积累不够,同时导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创新点,再加上没有参加课题,这就导致自己错失了很多时间和机会,如果不能尽快做出改变,就会有延毕的风险。

    自己找创新点通常会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而要想避免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尽量搜集近一两年内的相关文献,能做复现尽快做复现,其二是积极与导师交流,争取获得导师的意见,其三是尽快完成一篇文章并投递出去,通过反馈能够获得一些较为具体的意见,当然这个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所以要早做准备。

    读研的过程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大部分读研的同学都是非常辛苦的,读研期间很多同学也并没有所谓的周末和假期,我组里很多同学每天都会搞到很晚,目的就是能够尽快出成果,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既然选择了读研,就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最后,如果在读研期间有相关的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 岁月悠长

    坚持下去吧,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的事,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就过去了,多年以后你再回首这段难熬的时光的时候,会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读研会面临很多困难,但还是每年几百万人挤破头的往里进,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你要告诉自己:如果现在退缩了,那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该怎么办,是否第一想到的也会是退缩。加油,会过去的,都会好的。

  • 岁月如歌

    实在不行,就说病了,先休学一年吧。一年后如果还是不行,再退不迟。

  • 董沫然

    坚持一下,多看文献,多做实验,抓紧写文章,一定能熬过去的,马上才研二的嘛,时间很充裕。我即将研三,研一和研二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到实验室,晚上和我师兄12点左右才回宿舍,中午也不回寝室休息,一天基本都泡在实验室了。初期也觉得这样很累,久了其实就那样子,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云淡风轻,不喜不悲。然后科研本来就是自我否定,重拾信心,再到自我否定,既而泥槃重生的过程。相信我,咬紧牙关熬过去,就是不一样的风景!

  • Zhang123

    但凡有哪个孩子倾诉:抑郁了,很痛苦,要退学,尤其是高三的孩子。这时节最关键,痛苦来的真不是时候!我都要用我孩子的实际经历真切地告诉他们,不必惊慌,不必恐惧,现在有办法彻底解决抑郁症的问题了!用退学来逃避痛苦,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2018年的下半年,因为升学的压力和学习上的挫败感,孩子不断地焦虑和自我否定,信心再也升不起来了,我也终究没有拗过孩子,同意孩子把书和行李全部搬回了家。这时候,我最担心的还不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焦虑的是,孩子的高考问题,一直想办法想让她走进学校,真希望她能坐在教室里和其他孩子一起经历高三拼搏的时光。

    我从我孩子当时的状态和之后的经历,真切地体会到了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挫折,遇到了困难不知如何排解,找不到正确方向,那种恐惧,焦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让孩子内心深处产生无限的痛苦,他们想做的唯一办法就是“逃离”,逃避那个环境。以为那样就好了?完全不是想象的样子!我家孩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坚决地回了家,说是要回家自学!可是一旦回到家里,就处于自由自在无管束的状态了,而自己又管不了自己,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自学的事一天天搁置起来,抛在了脑后,学习好像对她已经毫不相干了。

    尽管我们做家长的努力再努力,帮她找学校,帮她在网上预约,她都不在状态。

    幸运的是,我们在为孩子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幸福人生学院李嘉琪老师,在学院里跟着老师学习,能量状态得到提升,当我放下了对孩子所有问题的执着,不再执着于孩子的高考问题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孩子的未来不只高考这一条路呀,我的孩子喜欢美术,喜欢写作,在孩子的兴趣上发展那不是更好的路吗?当我放下对孩子问题的执着时,用我的正能量影响孩子,孩子也慢慢地从抑郁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我的孩子还真是走了艺术高考这条路,今年被省城的一所艺术学院录取了。

    在这里,奉劝所有想自我放弃的孩子们,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咬牙坚持下去。要相信,只有借不来的芭蕉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因为,经历过风雨,必见彩虹!

  • 陈....

    没那么严重! 多看文献、多读书。朱光潜说,做学问其实就是一个喝水尿尿的事儿——水喝的多了,自然就有尿了;水没喝够,硬挤,自然是挤不出尿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