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成就有哪些?

想咨询一下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成就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Zhang123

    对于文学方面我涉猎的不多,其中的关键词语有“自觉”、“发展”、“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北方文化南移,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名家辈出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竹林七贤等,从而导致了中国自魏晋时期文学艺术空前发展,为后来唐宋的诗词甚至元明清小说戏曲奠定基础。

  • 教育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套装共6册)



    图片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大辞典》

    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钱仲联、章培恒、傅璇琮诸位先生主持编纂,编纂者汇集了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

    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

    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总集及其他。

    每一单元内的词目以类相从。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书后附有“中国文学大事记”“本辞典主要征引参考书目”。自1997年出版以来,屡次修订,以符合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

    《中国历史大辞典》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中国历史学界众多名家参与,整个编纂出版过程历时近二十年。

    共收录词目六万七千余条,九百多万字,包含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的概貌。

    全书条目涵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法制史、科技史、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外交史等各个领域。原出的分卷本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

    《中国历史大辞典》全面发掘和整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反映和总结了以往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泱泱古国的历史文明,放眼世界,堪称一部全面、权威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哲学大辞典》

    由张岱年先生任主编,全国数百位中国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撰稿。

    全书共收词六千七百余条,二百三十万字,分类编排,收入中国哲学学科中的名词术语、学说范畴、学派组织、活动争论、人物、著作刊物等。

    其内容覆盖中国哲学各个阶段:从中国哲学的起源、萌芽一直到近现代及当代哲学;各个分支学科:从先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等一直到中国佛教哲学、道教哲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军事哲学、科学哲学;各个领域:从天道观、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一直到近现代各种哲学思潮。

  • 教育

    统一思想为政权服务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的精神食粮

  • 短腿柯基王

    魏晋南北朝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哲学、文体方面的变化都非常大,也获得很多成就,出现了许多文豪。当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后世尤其是盛唐诗歌打下了基础。

    首先政治上,一方面政权更迭频繁,另一方面士族垄断晋升通道,汉代以文取士的通道几乎被荒废,所以文人的题材、内容、风格,更偏向于自身情感的抒发,而不是歌颂时代或记录时代。同时更涌现出后世影响深远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陶渊明、谢灵运。

    其次哲学上,让传统儒家思想遭受到重大冲击,取而代之的是黄老玄学以及佛学禅宗的兴起,这些思想在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一直到今天,其中最典型的是盛唐,比如王维,能非常鲜明得体现出这种影响。

    再次文体上,从汉赋过渡到更加注重音律和神韵的古体诗,一直进化积累,直到盛唐达到巅峰。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有曹丕的《典论》、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文选》、钟嵘的《诗品》

  • 淡定自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源头起自建安文学,开山祖师可以说是曹植,前期主要是以《洛神赋》为代表的辞赋,符合“欲丽”(曹丕《典论论文》)的标准,后期政治上被曹丕逼迫,满怀忧愤,发为诗文,声情并茂,主要代表作是其五言诗。魏末老庄玄学抬头,诗杂仙心,前以阮籍《咏怀诗》为代表,后以郭璞《游仙诗》为翘楚。文学入晋借短暂统一之势,官僚贵族生活优裕,太康出现一个小高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均堪称一时之秀,而且赋比诗的成就要大。其中以左思《三都赋》和陆机《文赋》为代表作。后十六国战乱分裂时期,文学几乎绝迹。

    东晋偏安江左,士族腐朽萎靡,反应在文学上只讲形式美观,用典务求繁富,对偶极尽工整,其实内容多半空乏,甚至污秽,历经梁沈约到陈宫体诗已成末路。辞赋也变为只追求声韵玩弄词藻,而内容却多空洞的俳体文,俗称“四六文”。整个南朝只有陶潜的隐逸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堪称是文学上的典范。不过南朝有几部总结性的文学著述值得一提:表现汉末魏晋名士风采,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古今文章选集,昭明太子箫统的《文选》;五言诗风格总结,钟嵘的《诗品》;吟咏妇女的诗集,徐陵的《玉台新咏》;文学批评集,刘勰的《文心雕龙》。其中以《文心雕龙》最为历代所称道,是从古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文学批评集大成者。

    北朝前期天下大乱,士族流亡江南,文学几乎绝迹,后期民间文学自发产生,《木兰诗》是最高代表作。西魏和北周出现王褒和庾信两大文士,尤以后者经国破家亡之痛,所作诗赋情感充沛,辞采靡丽,华实相扶,声情并茂。连后世大诗人杜甫都称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北朝也有几部为后世所肯定的重要著作。郦道元的地理学著述《水经注》 ,杨衒之记载洛阳佛教建筑之盛的《洛阳伽蓝记》,颜之推记载南北政治俗尙学识,包括处世之道的《颜氏家训》,都以文笔见长。

    总之,魏晋南北朝文学,上承春秋战国两汉文化余泽而有所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下具开启盛大唐宋文学的桥梁过渡作用,尤其陶渊明诗作,不可忽视。

  •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括(以文鉴史)
    中国文学各种文体齐备,诗歌、散文、词、戏曲、小说等无不涵盖,且各具时代特色。就文学的历史分期来看,它可以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几个部分。各部分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时刻都有耀眼的星光和精美的浪花,它记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也孕育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精神,锻造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性格。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 闯出一片天

    魏晋南北朝起于东汉末年三国曹魏,迄于隋朝统一,历时四百来年。这个时期我中华大地兵连祸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然而,虽然局势动荡,文学发展却成“百花齐放”态势,更有很多文学创新形式源于这个年代,成为我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亮点时期。

    说到这个时期的文学脉络,我认为当从女诗人蔡琰说起。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青年时代命运多舛,先嫁夫卫仲道,夫死回到家中,后匈奴入侵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惜此女文才花重金赎回。后又嫁夫董祀。蔡琰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诗文,在去胡地的路上她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如泣如诉,颇有《离骚》之风。诗中描写了因战乱致使人民生灵涂炭颠沛流离的悲惨场景,也表达了自己去国怀乡愤世抗争的情愫。

    “建安风骨”是魏晋南北朝四言、五言诗的集中体现,诗文悯时忧乱,慷慨激昂,象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句至今在民间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竹林七贤”当以阮籍为代表,他的代表作《咏怀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田园诗”是东晋陶渊明的主要作品内容,元好问评价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在民间广为传唱。不仅如此,陶公的散文《桃花源记》构思之新巧,立意之高远,至今无人企及。

    五言山水诗鼻祖当数东晋的谢灵运,此公才思敏捷,可说是“才高八斗”(此成语出之此公之口),他写的山水诗篇瑰丽绮绝,把祖国的山河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太康诗风、玄幻诗虽表现“繁缛”,趋向华丽藻饰,且语言枯燥内容玄虚等瑕疵,然而这些诗风为后来的浪漫主义诗风奠定了基础,也为现实主义诗风独树一帜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四言、五言诗的基础上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有了新突破,他创造了俊逸畅朗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齐梁时出现了以谢眺为代表的具有格律的新体诗,这是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关键性转折,为后来的律诗成熟奠定了基础。

    说到南北朝民歌可用两句话概括,“杏花烟雨江南,塞马秋风冀北”,南朝流传至今的民歌有《吴歌》,《西曲》,《神弦曲》等;北朝流传至今的民歌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其中“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至今在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是根据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直叙整编而成,大都是志怀小说,如《搜神记》;志人小说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类小说如同日记,基本没“虚构”等艺术处理,但是,她毕竟开启了我国小说创作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的骈文、辞赋和记实性散文也很有特色。骈文也称“四六文”,字句讲对偶,读音讲平仄,声调讲谐美,词藻讲华丽。到了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把骈文改造成“八股文”,再后来明、清两代用这种文体(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文体,直到清末才被取消。

    说起记实散文大师当数北魏时的郦道元老先生,他写的《水经注》令人百读不厌,特别是三峡篇真叫人拍案叫绝,他以凝练生动的笔触写出了三峡清幽秀丽雄奇险拔的景色。《水经注》与其说写地理,倒不如说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讴歌!这篇散文集直到现在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考价值。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是我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研究她,对深入了解我中华民族的文学传承,弘扬我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传承意义。

    最后,就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而言,也是璀璨夺目的:曹丕的《典论·论文》

    和陆机的《文赋》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写文的“玄机”和技巧。直到现在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论诗专著,而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批评巨著,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和文学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