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朋友的孩子下学期初三了,假期想参加出国研学夏令营,这种高额的夏令营有什么好处呢?

想咨询一下关于朋友的孩子下学期初三了,假期想参加出国研学夏令营,这种高额的夏令营有什么好处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岁月如酒

    这样的高端家政,国家开始打击了[强]

    今早刷新闻,看到今日头条推给我的“高端家政”,感觉又是一种双减政策下的畸形。该岗位
    需要高学历,有出国留学经验,英语专业,口语好,会乐器,会带领孩子玩耍,照顾孩子的游戏,学校。如果不是看到“家政”这两个字,我会认为是在找老师。那么找老师的话,得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呀?相关机构有教培行业的从业资格吗?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规范?所以这也被教育部定义为“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了”。

    那么如何界定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教育部在9月8日明确了7种隐形变异形态。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强调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照上述合规标准,逐项列举出7种隐形变异形态,包括:
    1.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3.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4.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5.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
    7.以及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这是上述6种形态之外兜底的情形。

    家有小孩,比较关注这些事情。不知道托管班的晚辅算不算合规的?

  • 教育

    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旅行和有机会锻炼孩子自己参加各种夏令营或集体活动。都可以增加知识面,提高认知度,锻炼其行为能力,无论怎样见得多了懂得多会的多!

  • 沐馨

    研学是近几年经国家几个部委下文正式实施的一种学与教育体验活动,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研学活动是书本和课堂都代替不了的教育活动,活动范围和内容要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和孩子年龄选择,不远行可就近,但地方不同所获知识也不同。

  • 沉稳之选

    如果是一个团队组织参加这种国外研学,不是很赞同,因为这是打着研学的旗号,实际就是旅游,看看风景。到了所在国学校也不会深入当地学校跟随一起上课,和当地孩子也不会有深入交流和玩耍,意义不大。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可以单独申请短期留学,像新西兰学校,7月份开学可以申请4周或6周的学习,跟随当地学校班级一起上课,并且还有Esol课可以上,如果孩子性格开朗,很快就可以和当地孩子混在一起。

  • 陈....

    育儿坦白局 I 1000万,在香港配不配读国际学校?

    上星期收到朋友邀请,去听了一堂子女教育的课,讲的是现代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和实际情况,然后老师问了大家一堆问题,熟悉我的朋友一定知道,以下大部分的问题我都答可以对答如流!^_^

    1)香港最高学费的小学,包括私立和国际?
    2)香港最高学费的中学,包括私立和国际?
    3)香港留学学费+生活费大约多少?
    4)2021年本地升读大学升学率是多少?

    香港最高学费的私立小学是弘立书院,一年学费将近20万,国际小学是九龙塘的耀中国际学校排名第一。我大概算了一下,在香港就读国际学校的费用明细如下:

    校内:20万x9年小学初中+25万x3年高中=255万,再加上课内每年的课后项目费、校车费、校服费、餐饮费、教材费、住宿费等,保守估计10万/年,共计375万!

    校外:按照从小课外上1门艺术或体育和2门学科,1年海内外夏令营各一次等,保守估计一年20万,9年共计180万;高中起的标化培训、学科培训,留学申请,夏校,活动,甚至出国考试/打比赛等等都需要花钱,预计30万上下/年,共计280万!

    也就是说走国际化道路的家庭,留学前的中位数就要花掉655万,再加上3-4年的海外本科留学费用,总共花掉800-900万之间,还真的是得准备个一千万才行。

    旁边的家长都在不停的按,然后惊呼声此起彼落。有的说,怎么搞的,我按来按去都过千万,有的也接近8、900万。最后有人转过头来问我,你多少?哈哈,大家想不想知到?我少于300万,如果加上通涨也不过400。前题是,不换房子、不过奢华生活、没有太多高消费娱乐、用公共交通、不频密旅游,没有太多兴趣班、不选择私立学校^_^,各位又是否能接受?

    但其实,不管是在香港,还是在哪里,生育一个孩子,让他长大成才往往都需要一个家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而教育,也不仅仅是家庭,更是一个国家长远的规划和期许。


    #ST国际教育# #香港國際學校# #香港国际学校# ##香港升学# #香港美国国际学校# #香港诺德安达国际学校# #AIS# #NAIS# #香港本土教育机构# #17年成功申请经验#

  • 梦飞

    #小学生毕业旅行去北极背后#游学啊,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其实这种事情需要学校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吧,大部分穷的地区就是比较近的地方郊游,有钱的地方的就是去博物馆或者艺术馆之类,也有去比较远的地方乃至出国游玩。。。
    这些都是能让小孩子增长知识以及增加一定的外出的阅历...
    其实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私校,很多这样的学生在一定阶段毕业之后,都开始有组织地出去游玩...国外的名校还有搞捐助的呢?
    其实国内花高价参加的夏令营不就是这种吗?
    像这次的北京海淀区,明显就是国内最富裕的地区以及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啊,那边的学区房动辄一二十万一平,你觉得这样的家庭还有学校缺钱吗?
    央企的总部都在那边,每年上缴的税收,收税反馈到教育上面,自然你也能发现,那边的师资薪水一年三四十万其实并不高,但是相对乡下一两千,这就是这次让人震撼的地方,其实贫富一直都在拉大啊..社会就是那么现实。要不然那么多家庭跑去北京上海还特地买学区房干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