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什么优缺点,你们更赞同哪一种?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应试能力也是一个人必不可缺的能力。一个人在学习、择业、提拔等都得面对考试,都需要应试。而应试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生发展。所以,应试能力的强弱应该是一个人素质好差的体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则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常常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夏日生活打卡季#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一下更好。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属于应试教育,对于为国家选拔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对于选拔顶尖人才比较适用。而素质教育的特点是普惠民众、因材施教、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比较适用。对于现代的中国教育形式,可以两者结合一下比较妥当。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应试和素质教育两条路。
教育确实是一项艰苦的事,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但是这里的“快乐”是相对的,素质教育的本质是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同一种模式。
很多国人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国家教育部门层面的意思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不应该用死板的手段去约束孩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你强行用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去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只会导致孩子更加叛逆。为什么这些年孩子越来越叛逆?因为家长(孩子的父母)只是为了一己私利,把本不该由孩子承受的压力全都给了孩子,毫无节制的攀比、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只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因为当年自己没有努力而没能考上理想的高等学府,而让孩子去替你完成这个夙愿)而强加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同时又没有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合理的引导孩子,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教育部门现在是在纠偏,让中国的教育重回正轨。
为什么国家最近这些年不断叫停某些政策加分(除军人子女、部分少数民族以及做出特殊贡献的家庭的子女之外)?因为本来是鼓励培养孩子兴趣的特长加分项目变成了某些资本敛财的工具,人为的制造压力,最终导致了教育的混乱。
而真正针对孩子的兴趣、特长做的定向培养,其实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体系、人才选拔模式是一个艰巨的考验,同时对于选择走某条路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但是对于喜欢这条路的孩子来说,当然是“快乐教育”了。
素质教育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现实主义的教育。平时学习都希望是素质教育,对付升学考试还得依靠应试教育!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那么,这三种教育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家庭教育的切入点是家庭的每一个事件,教育目标是提升孩子对每一个事件的感悟力,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给孩子塑形,比如,对孩子的心胸、格局、规则、品格、意志、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塑造,使孩子从小具备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雏形。
何为完整?就是孩子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何为合格?就是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具备健全的人格。
所以,父母要重视家庭事件对孩子悟性的提升,重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这些事件,它们都不是小事,可以培养孩子在家庭各种事件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懂事,助孩子成长。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提升的是一个人对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家庭教育重德育,学校教育重智育,家庭教育关乎品格,学校教育关乎技能,家庭教育提升人的个体能力,学校教育提升人的群体能力,家庭教育尊重个体性,学校教育注重集体性,家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
也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扩展了德智体美劳的深度和广度,让孩子的情志修养得以抒发出来。
如果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很难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而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一个有高贵灵魂的人。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无法建构信念基础的,没有信念,一个人所有行动的方向都可能会是错的。
如果孩子一出生的根基性教育就错了,那么之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会更加强化这种错误的放大效应!
那么,孩子的一生都将是不幸和痛苦的!
如果把家庭、学校和社会看成是一座大楼的话,那么家庭教育就是这座大楼的地基,学校教育就是这座大楼,而社会教育则是环境。
所以,家庭教育是托起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根基性教育。
应试教育是只注重分数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两种教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从狭意的角度去讲,应试教育的优点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比较通透,但对学习能力及其它能力的提高相对要差许多。相反素质教育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差一点,但对学生书本知识及其它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要好的多。
如果从广义的方面来讲,应试教育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与素质教育相差甚远,因为素质教育注重了能力的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通透而且学的活,并且很容易将知识转化成了能力。那其它方面因应试教育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培养,因此其它方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更是相差甚远。
人们只所以要对这两个议题进行比较,实际上人们只是把喊开素质教育之后与之前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很不恰当的。因为现在的素质教育与之前的应试教育区别不大,甚至说是换汤不换药,因此要进行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如何才有比较的意义呢?
要使比较有意义,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真正从深处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一知半解。现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方向性而言,基本是按照我博客上“素质教育之顺势成才”指导下的“关于未来理想教育及结构的设想”进行的,只可惜实施并不普及且实施者也是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才使的实施的过程部分地脱离了文章的主体思想。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再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两个议题仍作优劣比较的现象,而对这两个议题比较时,应试教育是一无是处的。
风华依旧
2022-10-28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互为表里
从来的应试教育都是以素质教育基础的,没有坚实的素质教育垫底,怎能有应试教育的提升和达标?所以,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里子。从来的素质教育,都必須以应试来检测,这样方知素质教育的功底和成效。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表征。
事实上,过去实施教育过程中,是没有将二者区别开来的,因为教育或数学都是自然而然地重视和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自然有考核的程序上的安排。只是在一段时期,尤其是在学校将高考成绩视为首要任务的时期,才有突出应试教育而有所忽略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社会教育的主流意识才有重视和强调素质教育的提法。
任何”潮流”来袭,都不免有偏颇一面。素质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学真知,学本事;教做人,教方法。其缺点是有时在强调自身时,却忽略了应试。应试教育的优点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考查的平台,能为其达到一个暂时终结点。它的缺点是有时把成绩,把评级的重要性高估了。
应明白一点的是,一般来说,应试只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的一个小程序,它的时间和过程与素质教育相比,占比很小,是正规学校教中不能称其为应试”教育”的。当然,这在校外的各种培训机构中,为得分,为评级为前提实施的教学、教育,还是可以认为它就是应试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