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读懂中国古代书籍的基础是什么?

想咨询一下关于读懂中国古代书籍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岁月如歌

    谢谢邀请。

    最主要的自然是文言和传统文化的基因(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 岁月沉香

    #夏日大作战#曾经有个朋友很兴奋的向我炫耀,说完整的易经有三部,其中两部失传了。我当时很受震撼,感觉《易经》那种高大上的东西竟然不是全乎的。不过后来多读基本传统书籍才发现,易经有三部是古代常识,周易就是个老三。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一边说日本怎么抢中国文物,一边说韩国怎么抢中国节日……但是反思一下,这些东西哪里是别人能抢走的。只不过是中国是个富二代,家底太厚,对很多东西随意丢弃,被别人重视起来罢了。

  • 金色夕阳

    读懂古代书籍的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认识古汉字,通假字,生僻字,古籍多有典故,有时候一字就是一个典故。如:厥德。厥其实就是撅的意思,也就是注重道德品质修养。

    二是要学会断句,古籍善本没有标点符号,不能断句就不能理解文意,就会歪曲作者的观点。

    三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古籍多有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有时候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就是把西周的东西理解为秦汉时期了。这就要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犹如一扇窗户蒙尘的玻璃,越擦越亮。知识越积累越能轻松读懂古籍。

    古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必须要学会读古籍、用古籍。多读多看多思考,一定会轻松阅读。

  • 金色回忆

    我国古代的杰出茶人——罗廪
    这是明代的一位对茶非常感兴趣的公务员。
    罗廪(读lǐn)根据自己亲自采茶、制茶的实践,写成了《茶解》一卷。
    这本书提出茶树种植方式,茶园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易吸收异味的特性及其保存方法,以及炒青绿茶的加工技术,内容十分详细。对如今的茶叶生产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 沉稳风度

    其实古文有时挺好学的 ,如果是文言文你只要把文章中的古今异义,比如文言文中走:就是跑的意思;而今天走就是走路的意思。弄明白了这些就容易了好多。其次就是通假字,它和我们现在学的字有一定的区别;然后多读;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是真理。不过我觉得最重要是自己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些文学积累,那看古文就很容易了,还有就是现在有很多文言文下面都有注解,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先看看这样的书,等你有一定的积累后看文言文就很容易了

  • 墨香

    要读懂中国古典的书籍,你必须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你必须要懂中国的一些历史,你才能够读懂。

  • Zhang123

    读懂古籍,首先脑子应该有较丰富的古汉语信息,包括各种常识。再者,人们常说的“识文断字”,是一种能力。当然不能妄猜和望文生义。古籍生僻字多,再加繁体字异体字,都是拦路虎。查工具书是一个方面,识文断字更重要。最后,初期应先选择那种文白注译的版本,能帮助迅速读懂。也许我说的有点多余:小学中学大学,都接触过不少古典诗文,应该有基础的,一定能行的。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我认为:要想读懂古代书籍,最低基础也得初中毕业,并且还得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另外,古代汉语词典是“学步车”,这个也不能缺。

  • 风去了无痕

    首先。你要高中毕业

  • 秋实累累

    谢谢!读懂古代书籍,必须要有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基础。

  • 教育

    具备初、高中知识后,从学习大学教科书《古代汉语》入手。要过好以下几关:一是繁体字;二是古汉语常用字;三是古代文化史常识;四是古汉语语法。以《文选》为重点精读,以历代小说、演义、笔记等为补充博览,培养语感。古汉语字典、虚词词典、常用典故辞典等工具书不可或缺,因为既便专家也没谁能穷尽古代典籍。读懂只是入门,会写才见功夫,所谓“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好是秀才”,当今时代,大学文学院博导们也没多少能诗善文者。当然,这是又一话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