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关键在哪些环节?

想咨询一下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关键在哪些环节?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 个回答

  • 教育

    明思维之道,得教学之法--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22年8月24日,网上学习了渝北区进修学院蔡老师,数据谷中学吴老师的讲座及同仁周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有以下感悟:初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初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一、课堂教学从头到尾都要秉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数据谷中学吴老师结合几何直观阐释了核心素养本质,也就是史宁中教授所说的,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关注这两个关键点:学生与学法!教学过程一定要心中有学生,为此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力求学生举一反三,鼓励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起点与生发点的关系。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从周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周老师的课堂上明白: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授课结果有时会与备课时预想的结果相差很大,这就说明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必要性。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可见备课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
    三、与进修学院蔡老师提出的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观点有同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引人教育领域,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家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信息技术能形象地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需要通过“等积变形”,将圆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以前,教师运用教具演示,很难较好地完成“由曲变直”。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后,可以在学生动手剪拼图形,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的基础上,再由计算机演示将圆等分成32份、64份……。分的过程具体、形象,突破了现实的局限,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开启了心智,不仅掌握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可把圆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同样也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CAI课 件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教育

    我认为,探究型学习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因为探究型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能否设计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问题是探究型学习的关键。而探究型学习最难的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首先得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指标、内容和方法:在探究活动开展前,我们就把探究性活动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结题三个阶段的各种具体指标向学生公布,真正起到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一开始就就明确探究活动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必须注意的问题,应该记录的数据资料等,让学生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其次,充分利用总结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结合,更注重阶段性评价。对于一个探究型课题,当然需要总结性评价,确定课题的价值,但更重要的是阶段性评价,每一个阶段及时地给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及时拨正航向,使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评价都以事实为根据,评判指标为准绳,不能朝令夕改,或者随心所欲,让学生无所适从,评价指标宜粗不宜细,搞繁琐哲学,以免使学生瞻前顾后,捆住学生的手脚,违背探究型学习的本意。评价都以学生记录的资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为依据,评价尽可能的做到公正,客观,科学,让学生心悦诚服。

    最后,要注重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和价的及时性。例如组织参加探究活动学生参加阶段报告会,评估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教师对学生的检查评价:示范课题的报告会,新闻发布会,答辩,实验型课题的操作表演,教师或学生相互察看资料等,总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评价伴随探究过程,及时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拨正航向,不能等到问题成堆,或严重偏离航向,再去纠正就比较困难,或时间一长,时过境迁,学生的兴奋点已转移,再评价对学生刺激不大,失去了评价的时效和应起的作用。因此,要想得到良好的探究型学习的效果,就必须慎重进行合理的评价,那么怎样设计评价显得尤为困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