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哲学教授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国际接轨?这个国际接轨是指啥?哲学是社会制度的根基,其他的就不方便回答了。
有知道“残雪”这个名字的朋友吗?2019年诺奖文学奖预测的人选,排名高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位于第三位!
她当然不是“哲学教授”;而今天我要介绍的“与国际接轨”的“优秀哲学教授”邓晓芒就是残雪的亲哥哥。
邓晓芒,1948年生人;从一大堆头衔来看,应该属于“国际接轨”的“优秀教授”——
华科大学哲学系教授、“校级”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晓芒的研究方向——
德国哲学,西方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等;出版的著作以及学术论文不一一列举,所获得的奖项也不去统计了。
这里要说的是邓晓芒作为“公知”(2008年以前并非是贬义)的几件事儿;
一,1999年,邓晓芒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因为缺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拒绝授予学位;
邓晓芒认为这样的决定“不公”,愤而辞去博导;
二,2001年,邓晓芒领衔在《博览群书》杂志上发表《是可忍,熟不可忍》的文章,猛烈抨击湖北省哲学(1994-98年)优秀成果评奖中的学术腐败现象进行痛斥,称之为“学术腐败在政府评价体制中的一次公开的粉墨亮相”;
三,2006年,邓晓芒和邓正来、方流芳、陈平原、贺卫方等著名学者联合发出了一封《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力成当下学术不端与腐败现象的存在和猖獗;呼吁持久而坚定的教育和学术制度的改革。
2013年,邓晓芒曾经在湖北图书馆作报告,称“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启蒙”;恰好我也有有幸在现场。
这几年邓晓芒教授公开露面的次数明显减少;偶尔在一些学术期刊上读到他的一些文章,多数都是与哲学有关;艰深难懂,也就不再赘述了。
简单说,邓晓芒无论在“知名度”以及学生研究领域应该是堪称一流的优秀哲学教授;熟练掌握康德的母语,能够读懂德文原文哲学论著的中国学者现在活着的屈指可数。
在成都五凤古镇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四川当代欧洲哲学研究家贺麟,现在当地还有“贺麟故居”。贺麟贺麟的父亲贺松云,晚清秀才,曾任五凤溪团总,金堂中学校长等。贺麟,字自昭,1902年9月出生于四川金堂县五凤镇杨柳沟村,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
国际接轨?就是中国的西方哲学教授吧?除了中国哲学教授就是西方哲学教授。至于是否优秀则人者见智了。
听听艾跃进教授是怎么讲“文化侵略”的。他在以前的一次演讲中是这样说的:“文化侵略在我们中国很明显,很多人却意识不到。看看满大街的黄头发,还有我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极端化;大学生如果考不过英语四级就拿不到学位证,这不就是‘洋奴哲学’嘛。我们学英语的时间超过了学专业的时间,这样正常吗?”
在谈到全民必修英语的时候,艾跃进教授又谈到了被许多家长视为评判教育优质与否的“双语教学”,他说:“什么叫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时代,就是国土在没有被异族占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了语言主权。所以我们一定要保卫汉语。”
当然,艾跃进教授对于英语学习的观点并非是全盘否定,他只是认为中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过于极端化。说到这里的时候,艾跃进教授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些华人的物理学年会上竟然不允许讲中文,并美名其曰“与国际接轨”。对此,艾跃进教授就一个评价:唬谁呢!
确实,文化侵略都是悄悄进行的,一点一点渗透的,许多人对这种“侵略”形式根本不会察觉,即便被指出也会不以为意。以这次被广泛关注的教科书插图、儿童绘本事件为例,谁敢保证这不是一场有预谋的“文化侵略”呢!
沉稳前行
2022-10-26【风靡日本数十年的讲谈社汉学经典:诸子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孔、孟、老子等诸子的言行、精神,不仅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今人从中也可借鉴出明辨是非的准则,修身养性的智慧,解心灵之惑的出路......
诸子们的作品在国内历代学人不断注解下,已形成了各自的研读框架。可如果换个视角,会不会有所不同?
推荐这套日本百年名社“讲谈社”,联合汉学大家推出的《讲谈社·诸子的精神》。这套书共六本,分别是《论语读本》《墨子读本》《孟子读本》《老子读本》《孙子读本》《庄子内篇读本》。
◎ 为什么要读日本学者解读的中国经典?
历史学家朱维铮曾打过一个比方:
想象中国是仅有一个窗户的房间,中国的历史学家在屋内,看似洞察一切,却不知道房间的坐标在何处。而外国学者,虽然只能通过窗户看里面,却能告诉我们房间的位置。
相比欧美汉学家,日本这个深受中国影响的友邻,对中国经典的了解更为深刻。同时,日本汉学大家能以海外汉学的广阔视野带我们解读原典,不仅视角中正,且新意层出。
本套书的作者,都是日本最顶尖的汉学家:
《论语读本》的作者宇野哲人是德仁天皇的老师,为天皇进讲论语六年;
《孟子读本》作者贝冢茂树,在甲骨文和金文方面造诣颇深,是“京都大学三杰”之一;
《庄子内篇读本》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福永光司,对老庄思想及道教研究颇深;
《老子读本》作者金谷治,《墨子读本》和《孙子读本》的作者浅野裕一,也都是汉学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
当视野放大,诸子与国际接轨,我们会发现庄子的思想与存在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孙子的军事思想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冥冥之中均有着隐秘的连接。
◎ 还原时代语境,用理性探寻诸子真正思想。
整套书虽通俗易懂,却依托于精善底本,严谨准确。
《孙子读本》选用的就是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竹简。《老子读本》采用了王弼注本,同时适当地依照马王堆帛书、河上公本与傅奕译本等进行了修改,尽量追溯作品原貌。
日本汉学大家善于用客观立场和理性视角,还原时代语境,让我们放下当代人的主观投射,真正走进原典,理解诸子的精神世界。
例如,《孟子读本》中讲到孟子在齐国的时,燕国发生内乱,孟子支持齐王开战。
贝冢茂树认为:孟子支持对燕国采取霸道的权力主义政策,不免有机会主义的色彩,与他提倡“道德政治”的形象很不一样。
战败后,孟子干脆地回绝了齐宣王的挽留,离开齐国,但是却在国都附近的昼邑逗留了三天,期待齐宣王派人再次挽留他。
作者笔下的孟子好辩、理想主义、好奢华、强硬而柔情......却也是一个挣扎的普通人。
这套书中,类似的解读还有很多。
◎ 体例完备,原文、注释、解读一体。
整套书原文、翻译注释、解说齐备,细致严谨。还特意邀请译者添加脚注,对一些陌生名词进行解释,深入浅出。此外还设有独立章节介绍诸子们的个人经历与作品概况,读起来,毫无压力。也因此,这套书才能风行日本数十年。
这是一套真正具有海外视野的汉学经典,更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大家小书,帮我们轻松理解圣人们的精神世界。
点此链接,即可收藏阅读:【日】讲谈社《诸子的精神》:风靡日本数十年的汉学经典[心][祈祷]
讲谈社·诸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