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我是药理专业的,考研复试老师都会问些什么问题啊?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今天出了拟录取通知了,但依然感觉很不真实。
从去年10月接近中旬开始,我每天都在哭,都在慌,一次又一次地想考不上怎么办,如果二战要怎么办,我又怎么样才能在这么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他们都那么努力,只有我一个人马不停蹄依然追赶不上,还在不停地哭。
早晨的阳光变成了一天比一天还冷的雾气,晚上的柔风变成了一天比一天还割人的风霜,我记得每个清晨和夜晚自行车上雾珠,记得每天都快哭出来的绝望,记得每次一夜一夜睡不着只能靠着听徐涛老师的声音,还有药理学知识点才能让自己能安心地睡下去,记得迫切想从微博和小红书看无数并肩作战的考研的兄弟姐妹们的那里看到力量,看到希望。
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想幸好是在冬天考试,若非如此,我无法在看不进书,背不下那么多页东西的时候,在被空调吹的昏昏欲睡,心烦意乱的时候能找到那样一个地方一下子把我吹到现实,直直地吹进我的心里。我会永远记得的,记得那些陪我到10点50的路灯,记得我摇摇晃晃的小凳子,记得我被冻的嘎吱响自行车载着我六点从寝室到自习室,又在10点50载着我从自习室回来。
那时候每天想的是我要怎么做,才能更辛苦一点,我要是能更辛苦一点就好了,准确来说,那时候从来不觉得辛苦,我心里唯一想的就是上岸,无论怎样,要让我自己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什么样的代价都行,只要我能上岸,我都愿意去做。每天晚上打电话的时候我都在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最后又将去向何方,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还是又奔向自习室,脚踏板踩的飞快,像我迫不及待想上岸的心。
我从来不知道我可以在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把专业书看3遍,把真题刷2遍,把四本配套习题集做完理解完,从来不知道我可以从在10月连“白马非马”都不知道到后来可以在四天背完四套卷,从来不知道我可以在连基本的化学都学不懂到后来可以把一个药物的结构,分析方法,适用剂型,药理作用全部贯穿理解甚至把习题集大题全部背下来
。我可以从肖八几乎没有上30的情况下,最终政治可以考到70分以上,可以在考完六级就崩溃的情况下最终英语可以考到70分以上,我一边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师兄师姐的心灵鸡汤,一边又深深的明白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被自己追赶着走,迫切地想走完这条路,迫切地想要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是真要到了考试的前几天,我真的恨不得可以祈求上天能多给我几天,让我能有机会再都背背。我还记得专业课考试的前一天晚上,那天晚上的风好大,雨也下的好大,我就在岔路口的路灯下,一遍又一遍地背专业书的大题,风把树叶吹翻的到处都是,合着雨水全部卷到我身上,几乎要被吹到,我想的只是为什么我还是没办法背到能够准备充分。
第二天考试我5点就起来,又开始背,背完了一本书,但真的那天的考试只考了整本书上一道题,真正考完了,我完全不敢回忆,不敢回忆我写过的题,不敢对任何答案,甚至最后为不知道能不能进的复试准备的时候都不敢看书,我怕,怕无意间得知某道题的结果,怕我那段时间种出的非我所想。
真到了查成绩的那天,我还是不敢,我悄悄地查了成绩,谁都没有告诉,只是又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想调剂,想找工作,想我那些日日夜夜,想我为什么还是没有做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筑成的篱笆里,开始了我无比漫长和煎熬的等待,等国家线,等复试线,开始准备复试,等复试结果。
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至今都觉得自己恍如梦中,又怕自己真的只是在梦中,虽然前路漫漫,仍然不知道未来我在哪里,但我依然在此时此刻感谢无数的老师,感谢无数不知名的考研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
感谢徐涛老师深沉而又磁性,饱含哲理的声音,感谢腿姐每天早上激情满满的鼓励,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感谢我的导师能够收留我,感谢考研的博主分享的资料,感谢无数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的助记口诀,还有一些无形的鼓励,祝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在各自的领域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不断努力,闪烁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完全看心情,专业问题肯定要问,感兴趣的话题也聊?
刚刚就在面试,抓住一个内蒙考生问了半天当地饮食文化?
不过肯定是专业问题为主,这个答好了就可以,其他都是辅助。
沉稳步伐
2022-10-19《中医杂志》1963年的一篇学术论文承认:“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以及与临床结果的不一致,是中药药理研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1959年抗癌中药的筛选报告指出,初试有64种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50%,……但经复试,凡是能够评价的结果,竟没有一次得到>50%的抑制率,即使抑制率达30~49%的,也只有13药次;湖北省卫生防疫站1958年报告,48种中药中,只有黄连对流感病毒呈抑制作用,但西安方面同样筛选(1959),曾多次购置黄连,都未能重复出黄连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看看你准备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