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为什么有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考上研究生?

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有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考上研究生?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沉稳内敛

    这两方面都是有因素的!

    个人意志力不坚定

    考研中成为炮灰中的人,大部分都会有以下的特性,一是学习自制力差,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有关,被动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弱,缺乏规划和监督就会一败涂地!经常凌晨不睡觉,早上睡不醒;无时无刻不想网上冲浪,冲浪完之后还要自我安慰;一背书就瞌睡,一睡就半天,还会让失眠背锅...不知道有多少考研人上面这些“症状”都中枪了!特别提醒,你的意志力真的不坚定!认清现实!回头是岸!不然你就将成为考研炮灰中的一员!

    二是考研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比较敏感,易受外界影响,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信息干扰,情绪起伏大。例如,每年暑假公布考纲的时候都会有一部分人弃考,觉得考纲变动,自己学不下去了之类的;另外报考院校专业的调整,大纲发布,调整专业课之类的又会劝退一批受影响的同学;至于后面预报名,正式报名,还有考完政治英语当天,都会有一大批主动退场的炮灰,还没有堂堂正正的站在战场上,就退缩了,自然而然就成了考研人口中的炮灰!所以,如果现在的你正在准备考研,以上说到的几个重要易崩溃的时间节点,一定要挺住,挺住你就熬走了一半竞争对手!

    考研难度激增

    历年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非常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相关。并且现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毕业生或者在职群体纷纷加入了考研队伍,队伍急剧膨胀,即使很多高校都在扩招,但是也无法容纳接近20%的报考增长率。

    来一组数据说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

    推免生数量逐年增高

    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

    数据说话:据悉推荐免试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最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例如:东南大学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

    所以,还在上大一的同学,建议好好对待每一门功课,拿到较好的成绩,排名保证在专业前3左右,然后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志愿活动,有学术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在自己专业放下发表1/2篇论文,这样你就能在大四的时候申请保研啦!

  • 闯出一片天

    和你报考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的人,比你更努力。

    研究生录取和高考录取是相同的。都是择优录取。

    考研的成功与失败,其实是一件特别客观的事情。

    考研成功的因素:自我清晰的定位,科学系统的复习,考场稳定的发挥。

  • 风华正茂

    那就是还不够努力呗。

  • Zhang123

    没考上有多方面因素,我总结了下,主要有以下几个:

    1、目标定的太高。如果你本科期间成绩一般,专业课程掌握得也一般,考研时把目标院校选得太好,要顺利考上还是很难的。

    2、考研没认真复习。有很多人备考期间,效率很低,虽说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人也在搞学习,但根本就没学进去,该掌握的基本都没学明白,这样的人去考研,顺利考上也是很难的。

    3、备考时间不足。有的同学备考很晚,差不多九月份才开始备考,这时候时间上可能都来不及了,这期间即使你非常努力,比起那些早早准备的人来说,你没有任何优势,想顺利考上也挺难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你看你属于哪一种,如果都不是,基本上可以说明你与读研无缘。

  • 沉稳如松

    也许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 风去了无痕

    有时候努力了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考研就是其中一种~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很多人没有上岸呢?
    1、就是最根本的,目标太高,在自己能力比较一般的情况下,选择一个特别热门,要求还特别高的院校专业,当然努力有机会,但是不是所有人努力都有机会!

    2、目标定得太过分,什么叫做太过分呢?有些同学就喜欢去考那种,只招生一两个人专业,他觉得人生应该充满挑战。但是这类专业一般都很危险,随时可能出现推免的状态,不是所有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奇才,所以这种专业尽量别碰

    3、自己的问题,备考时间不足,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4、假装自己很努力。

    运气也挺重要的。但是我们能把控调整的只有努力啊,尽人事,听天命。没考上不一定是自己不努力,没必要一直纠结这个。

    每年考研院校的报录比也不高,三成左右!除了国内的研究生,国外的也是一种选择!

  • 董沫然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一定失败,这是一个普遍真理,考研也是这样!学习比刻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高效学习方法!

    我一个关系非常好的高中朋友,可能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想要靠着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公认的是我们班级里最刻苦认真的一个,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能刻苦到什么程度?早上五点半早自习到晚上十点下课,除了上厕所吃饭时间全部都用来做题,晚上回到寝室还会打开手电筒继续奋斗,但就是这样一个学生,高考考了两次,研究生考了两次,最后被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录取读研究生了!因此,我觉得除了刻苦以外,还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研是需要刻苦备考的,但更要学会“灵活”。

    1.复习备考的灵活。复习不是做大量的题,看大量的书就意味着你能备考成功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一般比较综合和发散,这就需要我们备考时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能够对题目举一反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对问题解答。这也是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研究生是要培养你能够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没有综合能力,只知道看书本知识,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呢?

    2.时间利用的灵活,研究生备考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研究生备考毕竟不像备战高考,你会有大把的整段时间来进行复习,而是要上专业课的同时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点”时间。比如要记得下课的时间背背单词,上午第一节课上到了十点钟,你还能够在图书馆学到12点时间再去吃饭!抓住碎片化时间就是你能做的比别人好的机会!

    3.处理人际关系的灵活。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有初试以外还有复试,许多初试发挥很好的同学,由于复试结果不行,最终吴研究生失之交臂。因此,在复试的时候要表现更好的自己就需要平常在注重课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一个自信阳光的学生,是每一位导师都非常喜欢的!

    总之,每年考研人数300多万,但录取的各类研究生不到百万,压力还是蛮大。这就对各位备考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只要全面准备,相信你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