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没有人知道民族学这个专业以后的出路?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大创中期成果分享会(社会学与文博专业场次)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1-10-15 作者:杨馨怡、苏骁迪、黄子维 编辑:王旖旎
今日的大创 明日的我们
前辈分享 我们收益
吸取经验 明日实践
我们在文博和社会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大家一起来看吧
2021年10月13日晚19:00,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大创中期成果分享会(社会学与文博专业场次)顺利召开。范叶超老师和佟珊老师担任本次大创中期成果分享会的点评教师,王立强学长和王清露学姐也作为评委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许琦同学简要介绍会议流程及与会老师,并热烈欢迎各位旁听同学的到来。
第一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能力与经济回报――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分析
摘要:在北京地区范围内,以在北京务工的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和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为主,探究语言能力对少数民族收入的影响。
第二组:疫情防控背景下老年数字鸿沟与家庭文化反哺 ——基于西安市X个家庭的个案研究
摘要:在西安市,以西安市的家庭个案为例,探究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数字鸿沟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第三组:困境儿童学业成就动机的干预研究
摘要:以四川省L市为调研点,以“归因理论”为方法,观察四川省县域内困境儿童学业成就动机现状,并针对其学业成就动机问题制定可行的干预方案,建设基层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可行路径。
第四组:嘻哈音乐中青年群体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表达
摘要: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立项依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生活中的现象来了解嘻哈音乐中青年群体的价值观。
第五组: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群体的情感诉求与亲密关系构建:以北京老年相亲角为例
摘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对北京老年相亲角的观察,来探索老年人的情感诉求。
第六组:艺术瓷板画素坯技艺的再造与价值呈现――以醴陵市“博友瓷艺”素坯厂为例
摘要:通过对釉下五彩艺术瓷制作流程的调查和对黄声文,黄永平两位工艺大师的采访,呈现了艺术瓷板画素胚技艺的价值。
第七组:岛屿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以海南疍家咸水歌为个案
摘要:以海南省三亚市为调研地点,通过对当地疍民生活及咸水歌传承情况的考察,评估该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探索出一条具有借鉴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路径。
第八组:面向视障人士的博物馆公共教育——以南京博物院为例
摘要:以南京博物馆为例,探究目前博物馆为残障人士设计的相关设施及服务,力图为博物馆无障碍服务和空间营造提出建议。
第九组:博物馆基础服务设施对观众参观质量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博物馆为例
摘要: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来统计用户对博物馆基础设施的满意度。
第十组: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摘要:总结目前国内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的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探索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及道路。
第十一组:空间理论视角下晋东南地区墓葬文化观念探析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联系采访对象,实地调查等了解晋东南地区墓葬文化的观念。
第十二组:从“再脉络化”看博物馆展览定位的舍与得――以北京地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为例
摘要:从“再脉络化”的视角对北京地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展览进行剖析,透过博物馆展览解读策展者的置入性意图,了解其释展理念,找寻博物馆展览的定位,探讨其定位的娱乐性与教育目的,尝试回答博物馆未来展览定位的取舍与发展方向。
最后海淀现场与丰台现场连线,大一同学对展示内容提出困惑并得到老师与汇报同学的耐心解答。
会议分享结束后海淀、丰台现场参会同学合影留念。
此次分享会的顺利召开,有效帮助了各位同学明确项目现状,在后半阶段针对项目作出有效改进,完善个人项目;各位听会的大一同学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本项目,为未来开展大创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未来同学们精彩的大创研究!
2022年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报告会第四讲成功举办——郝时远学部委员莅临民族发展论坛深入阐析乌克兰民族问题与俄-乌冲突
日期:2022-04-11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发展论坛”紧紧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开展了多次学术活动。4月6日上午,“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报告”举办本年度第四次学术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就“乌克兰民族问题与俄-乌冲突”作学术报告。
郝时远研究员历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九、十届会长,现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对世界民族问题有着长期追踪和深入研究。本次报告以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中的民族问题为核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乌克兰民族、国家的源流和变迁以及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民族问题,对北约东扩引发的乌克兰危机与当前俄-乌冲突的情势及其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郝时远研究员从东斯拉夫人“同源异流”的分化历程,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以及相伴而生的国家演化,论述了苏维埃乌克兰国家的建立、东西部统一和苏联时期乌克兰国家领土变迁;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乌克兰民族问题的演化进行了讨论,析述苏联时期和后苏联乌克兰国家的政治演变和“去苏联化”“去俄罗斯化”的民族政策实践;针对苏联解体中的民族问题动因及其所关涉的“列宁主义建国原则”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尊重历史的视角给予评判;报告就冷战后北约东扩的帝国霸权意识及其引发的地缘政治斗争形势,对俄罗斯抵制北约东扩的战略图景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和俄-乌冲突的和平前景及未来两国关系进行了讨论。
本次民族发展论坛学术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主持,研究所科研人员踊跃参加。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与郝时远研究员进行了热烈讨论。
金色晚霞
2022-10-17民族学与社会学,我记得我上学那会这个专业学费是全校最低的,大概3000左右一年。报的人很少,录取分数也很低,基本是被调剂过去的。毕业后就业形势就可想而知了,不过靠公务员是个好出路。但要是你把专业名字改了,公务员招聘岗位上面的专业又没改,那岂不是自断退路。[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