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医学经络、穴位有什么比较好的学习资料推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医学经络穴位建议先阅读经络穴位图,这种图比较直观,记图形比记文字好记,经常在大脑里回忆图形,回忆那一条经脉是由足走头,那一条经脉是由足走胸,可以先记足的三阳经走向,要记住它每条阳经所经过的部位,然后再记它所经过的部位各有什么穴位。记穴位时为了加深记忆,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用笔写出穴位的名称,再对照图谱看有无错误,记熟足部阳经再记足部阴经。足部三经三阳,手部也是三阴三阳,记忆方法也是记忆图形,通过回忆图形进行记忆。一般上手脚关节处的穴位比较重要,记忆时要先重点回忆关节经络穴位。记熟关节处的穴位后再看各个穴位的解释,每个穴位的作用。笔者认为用阅读经络穴位图的方法比较简单方便,把它带在身上,有穴闲时间就看一看,然后再回忆。
我是个冦心病患者,49岁时早博二联律、三联律,后来发展到房颤房扑,每年都要住院治疗。经朋友介绍一书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我试试看的心理效果很好?,
名师开悟
有经络穴位动画图是最好的教材
倪海厦先生推荐,学习中医的必学课程[作揖]
第一、针灸
古籍有《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等。黄帝内经的灵枢篇对针灸亦有著述。
个人感觉学习针灸不是真的只为了扎针,主要是学习针灸所涉及到的经络知识。不懂十二经,开口便错,何况下手开方。
第二、神农本草经
注意,不是《本草纲目》哦。 神农本草经讲的是药理药效。分上中下三品,300多种药材,药简力专。基本上来说,从上品到中品到下品,越到下品药材的偏性越厉害。
基本上在学习伤寒金匮之前要过一遍,不然看到经方的时候会比较茫然。但其细节的幽微,还是要在临床和实践中逐渐的加深印象。
第三、黄帝内经
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我买的是很简洁的版本。因为注内经的人太多了,内经读起来也并不像伤寒金匮那样难懂,所以不妨自己读原著,再听听一些比较好的解读入门就好了。虽然徐文兵收钱甚黑,但在国学堂上讲解内经还算可以吧…… 。
第四、伤寒
第五、金匮
以上倪海厦在《人纪》中均有详细的讲解。
从针灸、本草、内经到伤寒、金匮,即是倪海厦推荐的合理的学习顺序。针灸主要教人理解经络、穴位,是辩证的基础,也是救急的捷径。要看得懂伤寒呢,需通《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
但中医之道,如环无端。只要有充分的兴趣,从后面的经典入手亦可。因为你即使通读了前书,在遇到后书的问题时仍需重读。
所以我自己的顺序是对5部经典快速通读1遍以上,然后从自己喜欢的点随机切入慢慢研究。因为现在的年青人很多生的是慢性病或者杂病,所以金匮中的条目在自己的实际经验中遇到的更多一些。
<转自豆瓣一苇可渡>
#中医##头条健康##伤寒论#
#倪海厦##针灸#
[灵光一闪]
12经络:这一次讲解,人人都能记住!
12经络一直是中医学习中的难点,因为其太过复杂、繁琐,所以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要理解并且牢记12经络很是头疼,今天老柯为大家带来详解,能让你一次性就记住
在这里郑重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零起点学针灸》一书作为针灸学习的入门书。书不厚,但里边篇篇精义,都是干货!初学最怕走错路,莫说初学,就是在此道浸润有年,也未必能对针灸之道建立起正确知见。本书从针道到针理,从诊法到断法,从选经选穴到配穴取穴,从手法到治法,从理论到实操,全方位地展示了针灸治病的全过程。针理篇中有在传统教材里看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过去就是所谓的秘诀。针理通,黄帝内经的精神实质也就通了。该书中的针法看重脉象,凭脉下针,这是灵枢针法的正传。书中总结用针之要:一曰治神,二曰调气。调气心法:倾听脉语,凭针达意。
人体12经络穴位走向,高清动态图详解,标示得一清二楚,值得收藏!!!
古人将人体的经络分为12条,对应的是一天当中的12时辰,没有深入了解过中医的人,很难真正体会到古人的智慧。正是依据12条经络,将各个穴位加以区分,其中的奥妙需要各位加以体会。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这些中医精华知识,我整理了这份12经络的走向图。有动图演示,对于理解12经络是十分有帮助的,赶紧收好!
秋实累累
2022-10-11经络,穴位用的是《经络腧穴》中药用的是《中药学》这两本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 绿皮的方剂用的是《方剂学》 中诊用的是《中医诊断学》这个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 黄皮的不知道你说的中医学是什么概念,有《中医基础理论》 这个是学苑出版社的 棕色的当然,每个专业用书不一样,我是针外的。我们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双语的,我推荐给你的是我觉得不错的全中文版。基本上我们用的都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偶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都是以上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