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你和你的研究生导师日常是如何交流的?

想咨询一下关于你和你的研究生导师日常是如何交流的?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金色回忆

    刚入职的新老师说:“课堂上学生不配合,没有几个学生反应,没有成就感。”
    老教师说:“你觉得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成就感?”
    新老师说:“学生积极讨论,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的课堂才有成就感。”
    老教师:……
    个人认为课堂是否有互动,是否有讨论交流,不应该是评价课堂有无成就感的唯一标准。
    即使师生讨论或者学生之间交流合作需要符合这样标准:1、知识或者问题有讨论的必要;2、学生有讨论的能力(知识、环境、经验)支撑;3、有明确的讨论方向和目标;4、比老师单纯的讲解知识更有效。

  • 岁月如歌

    虽然毕业十多年了,但对导师依然很感激。

    因为,日常生活导师非常照顾。

    记得有一次,导师把我和媳妇(那时也不知道导师知不知道我俩谈恋爱)叫到办公室。问现在补助多少,一个月吃饭大约花多少,食堂饭食怎么样等等。

    以为老师就是关心关心生活而已。

    结果,末了老师说每个月末到她那支些生活费。

    出了门我还以为在做梦,这导师真是太好了!

    泡实验室经常赶不上饭点,有时就在实验室凑合。导师发现后就经常给带些东西到实验室,有次带了箱鸡蛋。

    导师问我,如果院里来检查,这鸡蛋是用来干嘛的?

    我第一反应,就是吃的,补充营养嘛。还没说出口,媳妇说,试验造模用的。

    导师笑着说,可别说漏嘴。

    日常交流就是这么轻松加愉快,甚是怀念!

  • 风华正茂

    【研究生的确需要和导师经常交流,才能在学术以及各方面得到进步和学习。我是如何交流的呢?三种交流方式!】
    • 第一种,一星期一次的见面交流会。这个时候一般是我们一级的几个研究生一起和导师开会,汇报自己的一周所做的事情,写论文的写到什么程度了,看书看了哪些书,这个时候导师也会提出一些要求。

    • 第二种,就是在修改论文的时候一般去导师办公室讨论修改论文事宜。需要发表论文,一般在论文需要修改的时候或者编辑部给出修改意见的时候,会找导师去商量,看看论文如何修改。

    • 第三种,就是和导师放假期间微信交流或者一起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交流,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比较多,一般会讨论很多事情,关于学习上的,关于生活上的,关于学术论文写作上面的。

    • 这三种是比较多的。

  • 岁月如酒

    邮件,QQ或者电话

  • 短腿柯基王

    我和我导师靠喝酒交流。

  • 金色夕阳

    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处处都在为我们着想,几年的接触时时都能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现在我的很多处事方式都在模仿他,他不仅是我学习上的导师,同时也是我人生的楷模。

    可惜他现在已经不在了,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 墨香

    和导师相处,我的态度是:尊敬、平等

    我和导师,也就是老板的相处方式就是:时刻想要在学术上对他形成碾压。

    这样思维方式,当碾压成功后,很爽,非常爽。碾压一直爽,一直碾压一直爽!

    当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过程非常难。首先,老板一般在某一个领域浸淫几十年,凭借你短暂几年去实现碾压很难,这需要你不断地去学习,去深刻学习,去掌握这个领域内的知识,并且还要有所创新,见解。很多时候,当我去尝试去碾压老板时,都是被按到地上摩擦。讨论到激烈处,甚至能引起同办公室的其他老板的加入,然后一起摩擦你。酸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见识与思维能够极大的提升的。想当年,与老板争论,咱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的。当有一天,你能舌战群儒,甚至让其他老板站在你这一方时,算是刚出师。

    永远不要怕与老板在学术上争论,事实上,他们愿意如此,绝大多数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老板算不上那种多么好相处的导师,只能算是那种还算负责的。一提到老板,师兄妹的感官就是无语、呵呵、敬畏、火大。反正就是那种老板对下属碾压的那种,当然,是从学术上。而这种情况咋造成了很多师兄妹在科研上走了很多弯路。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没有老板,我早就毕业了,或者写完论文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导师,却能真正的教会我一些东西。说起来挺搞笑的,现在师弟们一有啥问题,就会先找我,在我认可后,会拉着我跟老板争论一番。他们笑称:还是师兄战斗力强啊!!!

  • 点石成金

    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围绕自己的主攻方向做持续且深入的交流,在与导师交流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先谈自己的收获,再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谈自己的困惑,这样才能得到导师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如果与导师的主攻方向是一致的,导师往往也会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其二是要谈自己目前的实践情况,实践场景对于读研期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所以在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实践场景的搭建,而导师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搭建科研实践场景,因此在与导师沟通的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到导师的帮助。实践场景的搭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要争取导师的资源,当前还应该重视通过互联网来开辟实践渠道。

    对于研一的同学来说,如果本科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经验积累,那么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导师的核心组,这样也会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但是如果没有进入到核心组,就一定要考虑如何跟导师争取资源。

    积极的态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进入到课题(项目)组后,每名同学都有具体的任务,如果态度不积极,导师通常是比较头疼的。我在进行核心组招募的时候,都会重点关注学生的态度,同时会全面了解学生的读研规划,这对于后续的科研进展会有较大的影响。

    其三是要围绕导师的要求最汇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读研期间导师的任务安排通常是比较明确的,在与导师沟通的过程中,要重点谈一下这些任务的进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收获,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这个过程会让导师看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获得导师更多的帮助。

    最后,如果在读研过程中有相关的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 淡定自如

    别人家的辅导员:烟台大学新生辅导员闪亮登场,个个都是美女,而且还是高学历,这届学生有福了!
    8月25日,烟台大学的新生辅导员集体亮相,其中大多数都是美女辅导员,而且还都是高学历,简单看了一下,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就读的既有国内的大学,也有国外的大学,专业分布也比较广,有法律、艺术、思政、设计、土建、国际关系等。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羡慕,觉得自己毕业早了,不然也可以遇上这些高学历的美女老师,但她们看上去都很高冷,也很年轻,能做到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无障碍吗?
    个人觉得,当好高校辅导员有两点最重要:
    1、要有责任心,能将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
    2、要有原则性,面对所有学生都能保持公平性。
    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喜欢和支持,相信她们都可以很出色,大家觉得呢?#大有学问##头号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