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有哪些专门推进中国文学翻译的国家机构或项目计划?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简称中国外文局,又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英文缩写为CIPG,是中共中央所属事业单位,是承担党和国家书刊网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对外传播机构。 该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10月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暑国际新闻局,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创办的。全局拥有近3000名职工,其中包括近百名外国专家。下属20个机构,包括10家出版社、5家杂志社,以及中国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翻译资格考评中心等单位,在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埃及、墨西哥、日本、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分支机构,形成了涵盖翻译、出版、印刷、发行、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理论研究及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事业格局。每年以10余种文字出版3000余种图书、编辑近30种期刊、运营30余家网站,书刊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受众遍及世界各地。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的信息,全面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真实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为增进中外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始建于1973年,原称“联合国资料小组”,代表国家专门从事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后经国务院批准,1976年更名为“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处”,1979年改称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译公司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于2022年8月25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获奖作品。王松、艾伟、张者、臧棣、许小凡等作家、诗人、翻译家作品榜上有名。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
获奖作品名单
(以作者、译者姓氏笔画为序)
中篇小说奖
《红骆驼》 王松
《四川文学》 2019年第8期
《荒野步枪手》 王凯
《人民文学》 2021年第8期
《过往》 艾伟
《钟山》 2021年第1期
《荒原上》 索南才让
《收获》 2020年第5期
《飞发》 葛亮
《十月》 2020年第5期
短篇小说奖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十月》 2021年单月号-6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收获》 2021年第3期
《地上的天空》 钟求是
《收获》 2021年第5期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学》 2019年第8期
《月光下》 蔡东
《青年文学》 2021年第12期
报告文学奖
《红船启航》 丁晓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张富清传》 钟法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
《中国北斗》 龚盛辉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国家温度》 蒋巍
作家出版社 2020年9月
诗歌奖
《岁月青铜》 刘笑伟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年10月
《山海间》 陈人杰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奇迹》 韩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天空下》 路也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诗歌植物学》 臧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散文杂文奖
《回乡记》 江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春秋》 李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湖消息》 沈念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月光不是光》 陈仓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小先生》 庞余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文学理论评论奖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杨庆祥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批评的返场》何平
译林出版社2021年12月
《小说风景》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张学昕
作家出版社2021年10月
《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郜元宝
《小说评论》2019年第6期
文学翻译奖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英国) 英语
许小凡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奥麦罗斯》 德里克·沃尔科特(圣卢西亚) 英语
杨铁军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我的孩子们》 古泽尔·雅辛娜(俄罗斯) 俄语
陈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0月
《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日本) 日语
竺祖慈 译林出版社 2018年8月
《风的作品之目录》 阿多尼斯(叙利亚) 阿拉伯语
薛庆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2月
(中国新闻网)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于2022年8月25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获奖作品。王松、艾伟、张者、臧棣、许小凡等作家、诗人、翻译家作品榜上有名。#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
获奖作品名单
(以作者、译者姓氏笔画为序)
中篇小说奖
《红骆驼》 王松
《四川文学》 2019年第8期
《荒野步枪手》 王凯
《人民文学》 2021年第8期
《过往》 艾伟
《钟山》 2021年第1期
《荒原上》 索南才让
《收获》 2020年第5期
《飞发》 葛亮
《十月》 2020年第5期
短篇小说奖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十月》 2021年单月号-6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收获》 2021年第3期
《地上的天空》 钟求是
《收获》 2021年第5期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学》 2019年第8期
《月光下》 蔡东
《青年文学》 2021年第12期
报告文学奖
《红船启航》 丁晓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张富清传》 钟法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
《中国北斗》 龚盛辉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国家温度》 蒋巍
作家出版社 2020年9月
诗歌奖
《岁月青铜》 刘笑伟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年10月
《山海间》 陈人杰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奇迹》 韩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天空下》 路也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诗歌植物学》 臧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散文杂文奖
《回乡记》 江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春秋》 李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湖消息》 沈念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月光不是光》 陈仓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小先生》 庞余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文学理论评论奖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杨庆祥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批评的返场》何平
译林出版社2021年12月
《小说风景》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张学昕
作家出版社2021年10月
《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郜元宝
《小说评论》2019年第6期
文学翻译奖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英国) 英语
许小凡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奥麦罗斯》 德里克·沃尔科特(圣卢西亚) 英语
杨铁军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我的孩子们》 古泽尔·雅辛娜(俄罗斯) 俄语
陈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0月
《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日本) 日语
竺祖慈 译林出版社 2018年8月
《风的作品之目录》 阿多尼斯(叙利亚) 阿拉伯语
薛庆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2月
我认为有一下两个机构:
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对外翻译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是中国文学翻译的国家级的机构。
翻译旨在打破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是坚持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中国文学翻译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把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落到实处,出台了相应的项目和实施计划,如,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翻译工程等系列重大项目。
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是以中国立场,译介世界文学;以世界眼光,弘扬中国文化。
你好我是雕刻老张,当你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猜想其实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中国有哪些专门推进中国文学翻译的国家机构或项目计划?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走向世界当然要靠翻译。中国文学翻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厚积薄发,与日俱增,民族立场坚定。这些年的文学翻译的丰富经验必将在新平台、新理论、新方法、新境界的翻译实践中绽放异彩。
至于你提到的机构目前据了解除了一些大学出版社在一直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其它文学翻译机构根本没有
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中国文学成为展示中国的风格、神韵和气象以及中国人的精神及生活的窗口。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作家早已意识到文学对外翻译在中国文学输出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陕西省作协成立了文学翻译专业委员会,
一.文学翻译的中国经验
真正的中国文学翻译是从晚清开始,到现在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 中国文学翻译从时间跨度来说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的翻译,但在短短的一百多年中,中国文学翻译却厚积薄发。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中国文学翻译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中国文学翻译者往往不被理解,且受诟病。事实上,他们在幕后做着不被人知的艰辛工作。他们不跟风,甘于寂寞,甘于奉献,一直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共生共长。中国文学翻译者表面上的不作为既是他们职业特征的体现,也是他们冷静成熟作风的体现。
世界长期地被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偏见所分隔。西方文化也一直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我们国家和民族之上。相对于文学引进,中国译者在文学输出过程中,更是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坚持和坚定的民族立场。
二.文学翻译平台的创新
随着中国文学翻译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学翻译平台,包括成立了各种翻译机构,通过翻译硕士培养专业人才,组织翻译文学研讨及文化交流并建立与孔子学院、《中国日报》的合作等。
面对不断增长的中国文学翻译需求,我们还应该联合各种力量、综合各种资源,探索出新的途径以引导和推动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尤其是借鉴别国经验,如荷兰文学创作与翻译基金会、希伯来文学翻译学院等,搭建更充分的文学翻译平台,如:
1.由中国政府或出版社、书商等资助,设立以向海外推广中国文学为己任中国文学翻译基金会、“杨宪益-戴乃迭”翻译基金会等非盈利机构,支持中国文学译作在国外的出版;
2.由中国文化部等设立中国文学翻译奖,鼓励在中国文学翻译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定期评选并颁发给翻译成不同语言的中国文学作品;
教育
2022-09-17【新晋鲁奖作品好在哪儿?鲁奖评委们这么说……】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了,35篇(部)作品分获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
那么本届鲁奖参评作品有什么特色?新晋出炉的这些鲁奖获奖作品又好在哪儿呢?本届鲁奖七大奖项的评委们这样说——
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谈到,本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的创作年限为2018年至2021年,这4年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大事多、喜事多的4年,也是短篇小说创作持续稳健发展的4年。参评的286部作品(含小小说),内容上题材多样、涵盖丰富,艺术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既有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观照,也有奔放的浪漫主义抒怀,更有对艺术方法与表现形式的大胆探索与实践。队伍结构上,老一代作家宝刀不老,目光更加犀利、思考更加深邃、笔力更加娴熟,中年一代风采依旧、笔耕不辍,年轻一代大步登上文坛,带来一股清新怡人的新风。本次获奖的刘建东、张者、钟求是、董夏青青、蔡东5位作家,就是4年来上述种种不完全概括中的代表。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