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学硕可以直接直博,那直博是所有人都可以的吗,是必须本校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整理了10个考研基本常识,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能帮助你确定考研目标~
1、学硕or专硕,如何选择?
(1)学制:2017年教育部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学硕专硕都为3年制。
(2)培养目标:专硕是为了实践而生,每个专硕学生在读期间必须有超过半年的实习经历,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而学硕更多是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与突破。说白了就是专硕注重实践,学硕重要理论。
(3)考试难度:专硕是考数二、英二,而学硕是考数一、英一。上学硕要比上专硕难一些。
(4)学费:一般来说是专硕的学费是比学硕的学费贵的。
(5)调剂: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是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6)读博:学硕可以直博、硕博连读,专硕通常是通过考博。
(7)如何选:如果你想就业,那么选择专硕->就业;如果你想做学术,那么选择学硕->读博->出国/留校/进研究所。
注意:也不是说学硕不能就业,专硕不能考博,只是一个倾向。
3、考研的考试方式是什么?
(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2)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3)联合考试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进行,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
(4)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考试题。
(5)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注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的是全国统一考试。
4、考研考什么?初试与复试是什么意思?
(1)考研考4门课,部分考2门或者5门课,因专业学校不同而不同
(2)公共课:政治、英语1/英语2
(3)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基础
(4)业务课二(分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5、考研有哪些公共课?是怎样的形式?
(1)考研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三门课,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
(2)政治:
马原24分;毛中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基16分;当代16分。
(3)英语:
英语一: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英语二: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4)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
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研的专业课是怎样的?
(1)比如你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北大专业课考3门,清华则考6门。
(2)比如你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采用全国统考的408。
这个等大家确定好院校之后在开始纠结,现在先准备好必考的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不论你考那个院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至少基础阶段可以做到一样。
7、复试线
A类考生指的是报考一区的考生;B类考生指的是报考二区的考生。
一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直辖市)
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
8、考研怎么报名?预报名是什么?现场确认是什么?
(1)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
(2)预报名(9月)是在正式报名之前的初次报名。预报名只针对应届毕业生,也就是说只有应届想考研的学生才能参加预报名。
(3)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给正式报名分流。
(4)预报名成功后,如果对自己的信息没有想要修改的地方,就不需要正式报名了,因为正式报名(10月)和预报名都是有效的。
(5)如果应届毕业生在错过了预报名的时间,在正式报名的时间申请报名也是可以的,只要在报名时间截止前报名成功就行。
(6)现场确认(11月)是考研报名必需的一个环节,不是网上报名过后就完成了考研报名,网报之后还需要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才视作完成了考研报名,如果考生不去现场确认则无法参加研究生考试。
(7)现场确认主要就是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到规定报考点去进行现场确认,主要是确认自己的报考信息,没有缴费的考生要现场缴纳报名费,再采集个人电子图像等信息。
(8)现场确认非常重要,一旦考生发现自己的报考信息有错误的地方可以及时在现场确认时联系修改。
直博就是直接读博士,中间有硕士学位,但是不需要考博士,一般就在一个学校读完。换学校就要参加考试,是硕博连读。
学硕报考的考生注意啦!
多所名校不再招收学硕!快来看看你想考的学校取消了吗!
[微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微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微风]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微风]曲阜师范大学 (专硕招生大于学硕)
[比心]此种调整会对高校学生产生哪些影响?
希望报考学硕的考生直博学术。
“学硕”专心搞学术。
适当的杜绝有些“学硕”研究生混学历、混日子的情况。
[比心]为什么会取消部分专业学术硕士的招生,而非专业硕士?
随着政策对“专硕”的倾斜,“专硕”扩招了,那么“学硕”势必“缩招”,甚至“停招”。
逐步地实现以学术型博士和专业硕士为主的研究生培养结构。
学硕缩招的目的是“金字塔尖”,来引导科学发展。
“专硕”主要负责应用,用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考研##研究生##多所名校不再招收学硕#
一起@乔爱学习 !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硕可以申请直博,这个直博有条件,比如发表的SCI论文,学业成绩排名,可以跨校申请,也可以考虑本校。985高校一般只接受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申请,可以参考上海交大的博士招生
1、确实,一般来说,专硕无资格直博,因为专硕的定位就是应用型人才,而直博为的是研究型科研人才,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学硕才能直博无可厚非。
2、有了上述研究型博士的定位,直博资格就好理解了,除了学硕以外还是需要条件的,考虑博士研究的需要,一般院校会从以下这几个发您设置条件:外语水平(一般六级,外文阅读等基本能力的保证);必修课成绩前多少名(数理等基本文化课水平,以及专业课精通能力,这些都是后续读博期间科研能力的良好基础)。当然凡事有例外,如果在学校期间有了比较卓越的科研成果,例如高水平论文,专利,优秀的著作权和专著,高含金量的科研奖项等,一般院校也是可以破格直接获取直博资格的,具体要咨询研究生院的发文。从这也可以看出,哪怕成绩不突出,有了优秀成果作为支撑也是一条途径,验证了以结果为导向这句话。但毕竟这种情况很少,一般有优秀科研成果的人成绩也不会差哪里去。
3、最后,直博一般是以学校统一发布具体政策,政策只有本学校范围内适用,没听过跨校直博的。对于是否有校内跨专业直博,我认为有跨方向的但很少有跨专业的,而且博士跨专业背景差距太大,还要考虑的老师愿不愿意接收,大部分导师都会希望有一个连续专业背景的学生。所以,最好同一个专业方向申报直博!
希望能帮到你!
沉稳大叔
2022-09-30延毕率吓退了不少原本想读博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很关注,我儿子今年保研,参加了清北的推免生夏令营,有直博的和学硕的,之所以没有报专硕,是孩子自己喜欢做研究。在直博选择上,孩子自己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大二就在北大导师的课题组实习了,跟导师和组内博士都很熟悉了,所在的课题组导师带的博士生,极少数延毕半年,其它的都按时毕业。
毕业的难度在于论文,因而是否延毕因人而异,理论功底好的,在本科阶段就发表过论文的,毕业是不存在难度的,只是追求更优异的成绩毕业。
教育本身就是选拔人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更是如此,有思考和自学能力的人,就会是正常毕业的少数人,所以不要盲目被延毕率吓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