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儿子考研联系不上导师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的人应该已经成年了,这样的问题应该孩子自己解决吧
简单理解,其实是研究生复试联系导师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可以分拆成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一个是联系导师时到底该联系什么。
根据我的经验,在没有熟人认识的情况下,导师的联系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一是学校的网站。很多学校会在网站上公开硕导和博导的联系方式,注意只是电子邮箱。有些学校有个固定的网络模块,专门介绍学校的所有导师以,有些学校则会在各个学院的二级网页中队这个学院的导师进行介绍。虽然只能获取电子邮箱,但是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些导师在申请课题和论文投稿时都必须使用邮箱,邮箱对导师来说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二是在自己学校的图书馆购买的期刊数据库中,搜索和下载你心仪导师发表过的论文,下载的那个PDF文献中,第一页的脚注中一般都会有作者介绍和联系方式,注意也是邮箱。但是如果有多个作者,可能不会留下你导师的邮箱,所以要尽量多找几篇他的论文。
三是直接在网络中搜索,如果以上两种方式还找不到导师的联系方式,那就只能盲搜了,有些专门的网站上可能会收录你导师的联系方式。
联系导师应该联系什么?现在研究生复试的程序越来越趋于规范,而且监察制度也越来越严格。一方面你心仪的导师可能不会作为评委去面试,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求于他,他会更在意帮你的风险和他的导师生涯。所以,我屡次强调,联系导师可以也有必要,但不要有求于他。你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想成为他学生的意愿,这样导师知道你的想法,他也会在最终分配时把你考虑在内。但你俩最终能不能称为师徒,也并不是你这个导师自己能决定的事。对你来说,联系了导师表达了意愿就够了。
到底要不要联系,我女儿准备复试,怕不提前联系有失公平,为啥要提前联系
直接去学校找
联系不上?是找不到导师的联系方式,还是不知道找哪个方向的老师。导师的联系方式一般在你报考专业的学院网站里会有,也有的会放在学校研究生院的网站上。实在找不到的话就百度某某学校某学院的硕士导师。这样也可能找到。如果你不知道找哪个方向的老师,你可以找找上几届的学长,你们学校不可能就你一个考这个学校,之前总会有学长学姐考过吧,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询问你想学习的方向的老师有哪些,各个老师的品行,毕业条件,就业,科研平台,名额等等。
如果你给导师发邮件/短信/微信等信息却等了好久没有得到回复也不要着急,有的老师可能出差或者名额满了。一般一个星期老师不回复你就可以找下一个老师了。
即使你复试之前没有找到老师要你也不要着急,一般只要录取的话都会有老师带的。但是最后找的老师可能是被学生挑剩下的
考研究生一般来说都没办法正面联系到导师,但是通过邮件的方式往往能间接联系到老师。
怎么去找老师的邮件呢?第一,去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在研究生专业的导师介绍里通常会留有导师的邮箱,这个是比较常用的联系渠道,通常导师在网页上不会留联系方式,以免经常被骚扰。第二,可以联系学校官网上公布的研究生院电话。官网虽然不会暴露导师的手机号码,但是行政部门的电话还是有的,可以通过拨打研究生院办公室电话来进行询问。以上两种方式均有效可行。
想要问到导师的手机号码或者微信,一般来说难度较大,除非有认识的学长学姐研究生在该导师的名下,可以直接打听。也可以通过邮件询问老师的电话号码,有礼貌地问询,可以说自己有问题请教老师,可否请老师留一下电话号码,以方便联系。如果导师不介意,自然会将电话号码告之。
如果无论如何都联系不到导师也没关系,只要复试的时候好好准备,应该没有问题的,毕竟复试也是一个双选的过程,导师和研究生互选,并非你联系了哪位老师,将来就一定是这位导师的学生。也就是说联系导师很重要但是也不是非常必要的,放宽心即可。我就是没有联系导师,依然复试通过了的,像我这样的情况也很多,所以不必太在意。
电话联系不上,就去一趟学校。目标目标明确,使命必达。
淡定自若
2022-09-30进入考研复试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联系导师。不过,联系不上导师,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我理解的你所谓的联系不上导师,指的应该是主动联系导师,但是老师没有回复吧。如果是学院的网站是缺少某个老师的联系方式,这样的老师不建议作为备选导师,除非实在找不到导师。其实,联系导师是有方法的,如果方法不当,真有可能得不到老师的回复,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简要谈一下看法。
一般情况下,初次联系导师的首选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适当的途径是电子邮件。初次联系导师,你和老师互为陌生人,都不认识对方,为显正式,一定要选择电子邮件。即使有手机号码或者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也不建议使用,否则会显得不够礼貌,太唐突,站在老师的立场来看,可能会产生排斥感。发邮件的话,一是可以写更多的话,把自己的情况说得更清楚,再一个也可以给老师一定的思考时间来回复你。所以,获得中意老师的邮箱地址之后,就开始发邮件,不必再去私下打听老师的手机号码或者微 信之类的,除非这位老师直接把手机号码公布在了个人主页上,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建议首先发短信表明自己的意思,征得老师同意之后,再考虑是否电话联系或者添加微 信。
关于如何给老师发邮件,其实也是有门道的。许多同学由于给老师发邮件时,方式方法有问题,导致老师不知道怎么回复,或者不愿意回复,这种情况其实还是蛮普遍的,个人武断猜测,题主估计也是此类问题(如有错误,还望见谅)。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供考研的同学参考:
规范的格式在和老师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发邮件时一定要非常规范,正式,以显庄重,严肃,切不可像与熟人、同学、朋友之间的联系那样随意。写信时的必要部分,包括敬语、称呼、正文、祝福、署名等一个也不能少。现在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普遍,有许多人习惯用英文的书信格式,不过我建议,对于本土毕业的导师,最好采用中文格式,除非你要联系的导师是外国人或者海归老师。
清楚的表达这里主要指的是邮件正文的内容,要对自己的基本情况有所介绍,包括平时的学习成绩,参与过的课题,论文写作和发表情况,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都要有所涉及,对于即将读研究生的人来说,这些是老师非常看重的方面。除此之外,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既然是想选这位老师作导师,就一定要询问老师,还有没有招生名额,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对学生有哪些期待,诸如此类的问题务必要清楚明了的表达出来,不可以含糊其辞,让老师去猜,这也是许多同学联系导师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
内容丰富的附件邮件的正文需要将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概括式地介绍,但是也不可太过于长篇大论,要做到既内容丰富,又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尽量做到概括,简洁,清晰,这样会给老师一种非常舒适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添加附加就是为了补充邮件正文不能涵盖的个人具体信息,比如个人简历、英语四六级成绩证明扫描件、参加课题的说明、本科四年的成绩单、研究计划、个人陈述等,只要你觉得可能是老师感兴趣的个人能力,就都可以添加在附件中。附件添加时,要合理地命名,分门别类,压缩上传,以给老师的阅读带来方便。
其实,关于如何通过邮件联系研究生导师,这个问题我之前专门回答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索我的一篇悟空回答,题目是《考研中想要联系导师,该怎么发邮件才合适?》,那里写得更为详细一些。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想再额外多说几句。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联系过导师了,但是没有得到回复。建议可以先审视自己联系导师的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没什么大问题,最好再能检查一下,老师是否已经换邮件地址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想办法找到老师新的联系方式。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通过中国知网找到这位老师最近发表的学术论文,从论文的个人简介中找,一般都会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当然,如果老师发表的论文以英文为主,那就要去相应的英文期刊库找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没办法了,有可能是老师比较忙,或者不常用电子邮件,只能再等几天,看看会不会回复。假如说,等了好多天还没有任何回应,那么我建议你最好重新选一位老师去联系。从道理上来讲,你这样做并没有错,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最后,祝题主的儿子能被顺利录取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