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女儿今年考研341是艺术设计,考的是陕师大,能不能上,如果不能上陕师能不能调剂?

想咨询一下关于女儿今年考研341是艺术设计,考的是陕师大,能不能上,如果不能上陕师能不能调剂?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陈....

    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问题,我已大概了解到您女儿的情况。首先,陕西师范大学在中国的师范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竞争非常激烈。艺术设计作为该校的优势专业之一,也是有着很强的竞争压力的。根据往年的国家线,您女儿初试的分数不是很占优势,所以进复试的可能性很小。建议您早做准备,关注一些二区学校是否有调剂名额,及时与校方沟通,或许还有望调理成功!

  • 陈楚涵Royal.Free

    最新预测!2022考研学硕和专硕国家线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根据收集了解到的各方面信息,对国家线及调剂进行了预测,供同学们参考,要点如下。
    1.国家线发布时间预测:3月12日~3月15日。
    2.调剂系统开通时间预测:3月27日。
    3.国家线预测:
    注1:预测仅做参考,具体以官方公布为准。
    注2:下面的单科是指单科(满分=100分)线,即英语政治线。对于总分:B区=A区-10分
    对于单科:B区=A区-3分
    注3:同类学科的学硕和专硕国家线实际上是一样的。
    A区学硕国家线预测:
    /哲学:总分301左右(去年299),单科42-43 /经济学:总分346左右(去年348),单科49左右 /法学:总分322-325(去年321),单科46左右/教育学:总分336-337(去年337),单科46-47/文学:总分355-357(去年355),单科53-55/历史学,总分322-324(去年321),单科44-45/理学,总分285左右(去年280),单科38-40/工学,总分265-266(去年263),单科38-40/农学:总分253-256(去年252),单科35左右/医学:总分299-301(去年299),单科42左右/军事学:总分266左右(去年265),单科38/管理学:总分344左右(去年341),单科49/艺术学:总分347(去年346),单科39左右
    A区专硕国家线预测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总分346(去年348),单科48-49
    /审计:总分178(去年179),单科46-47/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警务:总分324-325(去年321),单科45-46/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总分335-337(去年337),单科45-46/应用心理:总分335-337(去年337),单科46左右/体育:总分285(去年281),单科36左右/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总分355-356(去年355),单科53左右/文物与博物馆:总分323-325(去年321),单科44左右/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总分265以上(去年263),单科37-38/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总分253-255(去年252),单科33-34/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总分299-300(去年299),单科42左右
    /中医:总分299-300(去年299),单科41左右/工商管理:总分171-172(去年170),单科41-43/公共管理:总分175(去年174),单科44左右/工程管理:总分174(去年174),单科43左右/旅游管理:总分171(去年170),单科42左右/图书情报:总分178(去年179),单科46左右/会计:总分177-179(去年179),单科47左右/艺术:总分346(去年346),单科38左右#考研查分##考研调剂##考研复试#

  • 教育

    调剂到现在,我已经被拒绝35回了,有联系过很多院校,有不少老师也想要我,但回回调剂复试面试机会都没有给我,按照往年分是能调剂到相关采矿类专业,但是今年分太卷了。
     
    自己本科211,考的是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方向,学院老师建议自己不要调剂到双非,再战一年,真的不知道要咋办了,好累好迷茫,一次次给了希望又失望落空,总分三百,自己数学今年发挥太烂,只刚刚 过了国家线,调剂真是太难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考研,脑子里充斥是否该继续调剂下去。真的好想上岸啊!
     
    @研途是锦 认为抛开感情因素,以去年的数据为例,去年考研人数有341万人,最后录取了99.4万人,还是因为疫情原因扩招了19万人,原本计划是80万人,所以注定有两百多万的人是陪跑选手,这是考研最残酷的地方。
     
    所以考研要理性,问自己能否接受失败,如果失败了自己的备选路是什么,是二战还是工作。这个问题在考研之前要想清楚,做到心里有数,后期不至于太着急。
     
    考生的劣势是初试分数低300分,优势是出身211,老师建议不要去双非,这样一来基本没学校可去,211以上的学校今年录取分都不低。
     
    本科都是211其实工作还是相对好找,可以考公,毕业生并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如果后面真想读研就再考一次。
     
    【作者:研途是锦,教育学硕士,分享考研信息、备考干货、高校趣事、学生求职,广交好友,欢迎关注~@研途是锦 】

  • 董沫然

    最近研招网已经可以录入个人信息了,9月底就要开始报名了,时间已经很近了。

    2021年的考研已经正式纳入一级战备日程。

    临近报名,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有不少考生向我咨询关于报考学校的问题。其中,有些考生的想法具有典型性。

    比如,有位读者专门多次发信息问我:考研经济类的专硕,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是不是前者更难?但是总体来看,它们的难度都不算太大?至少,比起报考财经211,性价比是不是要高得多?

    这位考生自述,自己并非学的经济类专业,也没什么专业基础,但觉得考研必须进入985、211名校才好,自己本身也有名校情结,就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学校,最终确定,非财经类的专业型院校的经济类专业的实力会较弱,考生追捧度会相对较低,因而更有机会“趁虚而入”,获得更好的考研性价比。

    接到这样的咨询,我有些哭笑不得。

    很明显,这位考生是怀着“捡漏”的心态来看待考研的。他想当然地以为,北师大这样的师范类985,和北邮这样的电子信息类领域的211,难考的是师范类和工科类,至于它们的经济类专业,因为相对边缘化,难度不大,有机会捡漏。

    其实,对考研行情有足够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考生是想太多了。考研,重要的维度,不但有专业实力和冷热度,有学校层次,还有学校地域,这样总共四个最重要的维度。

    以此为分析基点来看,北师大和北邮经济类学科确非它们的主流,但经济类专业本身是考研热门专业,它们又都处在帝都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本身都是名校,前者是师范类院校之执牛耳者,后者是著名的“两电一邮”中的那个“一邮”,这样的大学的热门专业,大把的考生盯着,还能捡漏?

    至于性价比之说,也是怀揣投机取巧心思的想当然之说。从考研的实际情况看,往往是难度越大,认可度越高,就读的价值越大,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也越高,这都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当然,考研也不说完全没有可能捡漏,比如前些年,考研的大环境没现在这么火爆,难度就相对小一些,某些学校刚刚申请下来的硕士点,或者刚刚建立的新学院,确实因为草创阶段,最初的一两年有机会捡漏。

    比如北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前几年就相对好考,更早一些的北大深圳汇丰商学院,在十来年前也有这个情况。但这往往需要充分的信息挖掘才有机会获得这种难得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很快消失,比如北大软微这两年已经开始难考了,至于北大汇丰,十年前就不好考了,这几年难度更大,已经足以和北大燕园本部的老牌学院——比如经济学院———分庭抗礼。

    即便抓住了“捡漏”的机会,其实性价比也并不见得真如人意。比如前几年的北大软微,虽然有北大的门面,但声名和认可度依然相对较差,十几年前的北大汇丰其实也有这么一个名声不显、认可度不是特别好的阶段。

    最近几年,考研太火爆了,考生不断刷新报考人数纪录,2020年已经达到了341万,预计2021年考生会接近400万。这样庞大的群体,什么样的“捡漏”机会不会有人去挖掘?这样大的竞争,还能有什么“捡漏”机会?即便有,也只能是存在于普通院校,几乎不可能存在于太多人盯住的名校了。

    所以,考生们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备考,实实在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心存投机取巧的心理,这才是最靠谱的。

    毕竟,考研只能报考一个院校,一旦落选,调剂都是竞争巨大,很难成功;就算调剂成功,往往也不是好的选择,还不如自己一开始就合理选择一个还不错又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2021年考研# #考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