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糖尿病人应多长时间体检一次呢?,糖尿病人能过性生活吗多长时间一次,糖尿病人多长时间测一次血糖,糖尿病人可以活多长时间,糖尿病人每天运动多长时间,糖尿病人泡脚多长时间合适,糖尿病人吃b12吃多长时间好,糖尿病人饭后多长时间运动最好,糖尿病人餐后多长时间运动好,糖尿病人吃完饭多长时间锻炼最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体检中是否应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这项,以便能发现更多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并阻止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33岁的小王近半年来体重从170斤减到153斤,医生先是怀疑他是否有糖尿病,查了生化全套无异常,空腹血糖5.9mmol/L,于是又怀疑他是否有肿瘤存在引起的慢性消耗导致的消瘦,于是做了胃镜、肠镜、肺部CT、全套肿瘤指标等检查,甚至petCT都做了,结果全都正常。
于是有位医生怀疑他是否抑郁导致的消瘦介绍他到我这儿来看,没有抑郁。于是我让他查了一个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二小时血糖,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消瘦是糖尿病惹的祸。
糖化血红蛋白竟然高达8.8%,餐后血糖高达16.2mmol/L。原来消瘦是糖尿病引起的。大量的血糖从尿中丢失,于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只能从以往过度饮食中多余的热量转化成的脂肪又从新通过人体三羧酸循环又转化为糖元来提供。
空腹血糖正常值在3.9mmol/L-6.1mmol/L,这反映了你在晚餐进食百后经过10-12个小时,胰岛细胞能否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降到这个正常范围的水平。
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是4.4-7.8mmol/L,它能反映早餐后的两小时内,你的胰岛细胞能否应激地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到正常值。多数无糖尿危险因素的人大多餐后血糖小于6.0mol/L,其实6.0-7.8mmol/L是一个空白区域,也可理解越接近7.8mmol/L你的胰岛细胞功能已经有不同程度下降了。
不少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但餐后两小时血糖确大于7.8甚至11.1mmol/L,实质上反映你胰岛素功能巳明显受损,此时能够通过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模式通过减少高热卡的油食和甜食的摄入,坚持每天适合自己的运动使体重下降,绝大部分人都可以避免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因此体检时加一个糖化血红蛋白,若超过5.5%,则你三个月的平均血糖值为6.2mmol/L。很可能巳处于糖尿病的前期了,若超过6.5%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为7.8mmol/L基本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因此,不少人看空腹化验单时血糖项目是否小于6.1mmol/L,若大于7.1mmol/L巳夠糖尿病的诊断值了。当然胰岛功能越好血糖值越靠近正常范围的低线值。越接近最高限值提示你得糖尿病确诊已不远了,若不想终生靠吃药、打针控制血糖,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进食高热量的动植脂肪、碳水化物及各种糖类,增加锻练和运动,体重下来15-20斤胰岛素抵抗和受损的胰岛细胞葫会恢复正常,因此早期因多吃少动体重增加的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逆转ll型糖尿病。
严格地控制饮食必然产生饥饿感,此时多余的脂肪才会通过人体内的三羧酸循环转化为血糖和糖元供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当然增加运动量也能邦助你消耗多余的脂肪。
其实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能反映你胰岛细胞的功能,由于餐后血糖必须在早饭后进行第两次抽血,因此体检常不将它列入检查范畴。于是一次性抽血的同时加一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没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更早更敏感反映你的胰岛细胞的功能,了解你三个月血糖平均值,提醒你是否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发生糖尿病。对糖尿病人更可以反映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
什么叫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糖和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就不再分离,红血球寿命2-3个月,因此它能反映你近三个月血糖总的平均值,用百分比表示。它的正常范围值是4%-6%,相当血糖于三个月的血糖平均值3.9mmol/L-7mmol/L。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5%,否则要考虑糖尿病前期了。
血糖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也越大。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既是评估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也能反映血糖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糖对心肌损害的的程度,更能提早发现胰岛细胞的功能是否受损、受损的程度、尽早提示是否患有糖尿病或巳是糖尿病前期。
相反55岁的李先生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7.6mml/L ,医生説他有糖尿病让他做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报告出来餐后二小时血糖仅有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结果排除了糖尿病。复查结果相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很好解释李先生属于那种性格急噪、敏感、责任心强、凡事既爭强又好胜的交感兴奋类型的人,每天清晨起床大脑中盘算着今天的工作处理的步骤,此时全体已潜意识处于兴奋、紧张状态,机体各种激素如肾上腺素,各种激素包括升血糖的胰高血糖水均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空腹血糖甚高。其实他的胰岛细胞功能仍处于良好状态,因此餐后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这就是“黎明现象”。
如果体检中加查糖化血红蛋白也可鉴别出许多有黎明现象假性空腹血糖升高而被误判糖尿病的人。因此体检抽血化验时加一个糖化血红蛋白是非常必要的。
2022.8.18
人到中年,你多长时间做一次体检呢?
"没事不要体检,病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
这是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去医院复查时,一个医生对她说的话。
半年前,朋友去医院做体检时查出了乳腺结节,医生建议她半年后做一次复查。
这次复查完,她拿着检查结果让医生看,医生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没事,不用管它。还说,没事不要体检,病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如果身体有不适了再来检查,平常不要没事找事。
朋友听完也是无语了。
按照常规的说法,中年以后,每年应该做一次全面体检,没病防病,有病治病,早发现早治疗。体检是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人到中年,到底该不该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呢?
分享几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
同事A,54岁,女性,身材瘦小,皮肤黑黄,年轻时候就这样,老了也没有啥改善。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喝了一次奶茶,从此便被奶茶的美味深深吸引,一发而不可收,奶茶成了她的最爱,渴了喝奶茶,饿了喝奶茶,天天离不开奶茶,就这样喝了差不多半年。身体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身体外形也没什么改变。
有一天,她在外面遛弯时,正好碰上社区组织的免费体检,她便报了名,做了一个简单的体检,不查不要紧,一查查出了大问题,血糖值25,医生建议复查,做一次更系统的检查。
她一看血糖值这么高,丝毫不敢有怠慢,第二天到医院做了复查,空腹血糖18,餐后二小时血糖27,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住了20多天医院,血糖值终于降下来了,但也必须得终生服药,她从此成了一个二型糖尿病人。
?幸亏碰到社区体检,否则等身体有了不适再去体检,后果不堪设想。人到中年,定期体检很有必要。
?案例二
朋友B,53岁,男性,爱好文字和徒步。
2012年,他因血管堵塞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正值盛年的他,身体很快恢复正常,医生建议每年做一次复查。
至今十年过去了,他没有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也从来没做过复查和体检,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潇潇洒洒生活了十年。
他爱好文字,在这十年,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两本书,并印刷出版。
他喜欢徒步,参加了市里的一个徒步协会,节假日,双休日从不停歇,踏遍了周边的山川河流,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强健了身体。
今年年初,在一次登山途中,他突然感觉到胸闷上不来气,大汗淋漓,不敢再前行,被同伴护送下山,提前回到了家。
后来,他时不时地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没有再参加两天以上的徒步活动,只是在公园里锻炼身体,7月份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看了检查结果,直接通知他去北京做手术吧,病情很严重,不敢再拖了,在北京的大医院手术风险小把握大。
一切准备就绪,去了北京的安贞医院,那里的医生告诉他,他的血管堵塞已达到90%,只所以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主要得益于他有发达的毛细血管。常年的徒步锻炼,炼就一身强健的肌肉和发达的毛细血管,关键时候保护了他的性命。
一周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术后又康复了一个月,8月中旬才回到自己的家,前几天去看他时,精神状态不错,医生建议卧床休息3个月,半年之内不允许外出。
朋友B调侃说,不管现在身体怎么样,反正这十年是赚了,没有受身体约束,也吃了也喝了也玩了,以后的日子听天由命吧。
?术后十年没有复查,也太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了,也正因为他彻底地放松,才度过了十年精彩的人生。没有复查和体检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案例三
邻居C,63岁,有家族遗传史,先天性心脏发育缺陷。
邻居C,退休前有骑行爱好,60岁退休后,干脆加入一个骑行队,经常参加省内骑行活动,生活过得舒心而快乐。
邻居C心脏不好,据说是家族遗传,弟兄三个,均患有先天性心脏发育缺陷,严重程度不一样,大哥前几年因心脏病急性发作已经走了,去年他的弟弟也是心脏病发作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身体恢复得不错。
邻居C看弟弟死里求生,也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便到医院做了个检查,果不其然,和弟弟的病情一样,医生建议尽早手术,年龄越大越容易犯病。
家里人都劝邻居C,趁着现在身体好,不如早点做手术,不然身体里留着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会引爆,留着不做迟早是个隐患,早做早安心。
今年春节后,在家人的陪护下,邻居C也到弟弟手术的那家医院,做了心脏修复手术。
不知道是手术的原因,还是心理负担太重,自从做了手术以后,邻居C的身体每况愈下,卧床休息了几个月,现在连家门都很少出,前几天在院里看见他,面容蜡黄,精神憔悴,一幅病态。没有了往日的活力和精气神。
?这也许就是医生说的,没事找事吧,如果不去检查,如果不做手术,说不定他现在还在骑行的路上呢。
?写在最后
人到中年,对自己的身体不能太在乎,但也不能不在乎。每年做一次体验还是有必要的,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毕竟防病比治病要容易的多。
中年朋友们,你们赞称医生的说法吗?你们做体检吗?你们认为多长时间做一次体检合适呢?
教育
2022-09-26糖尿病人一般是需要一个月检查一次,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糖尿病严重最好一周或者两周检查一次,如果血糖过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等药物,同时建议注意不要吃甜食,最好适当锻炼身体,平时注意睡眠充足,有糖尿病需要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以免引起肾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