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你怎么看待“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而被取消资格这件事?

想咨询一下关于你怎么看待“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而被取消资格这件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抄袭现象除了在学位论文、职称论文、调研报告、课题结项报告等中存在外,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普遍、极其严重。

    如某年5月本人参与了我单位某个项目的总结验收,将本单位的实际做法经过提炼总结,形成了一个典型案例,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做法,报给了检查组,受到了专家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可不久(也就两三个月吧),偶然在电视台的一个栏目中看到了某单位(同行)的宣传片,该片所述的理念、做法与我们的典型案例完全一致,甚至该片的解说台词都与我们案例高度相似。

    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想就明白了,要么是我们内部的事,要么是专家组的事……

    呵呵,一笑而过吧……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你怎么看待“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而被取消资格这件事”?

    事件概况。

    云南财经大学一教师A,发表了一篇博士论文选题,该选题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该项目是涉密的。湖南大学导师洪源B,评审过A的涉密论文选题。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C,发表了硕士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和A的论文题目只有二字之差,同时内容和A的论文也有很大重复。

    最后A在网上发帖,湖南大学撤销了刘梦洁C的硕士学位,湖南大学给予其导师洪源B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

    刘梦洁是如何获得论文选题的?作为刘梦洁的导师,洪源是如何审验刘梦洁的论文的?学校给出的是学生自己抄袭论文的调查能让人信服吗?

    云南财经大学教师A的论文选题,是进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是涉密的。

    正常来说刘梦洁是无法获取云南财经大学教师的论文的,因为论文是涉密的,但是他是如何获得的呢?值得推敲。

    刘梦洁的导师洪源曾评审过云南某高校教师A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值得推敲。

    退一步说是刘梦洁私自摘抄了别人的论文,作为导师会不好好看自己学生的论文吗?好好看自己学生的论文,不会发现学生的论文和自己曾经审核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有重复吗?值得推敲。

    翟天临、刘梦洁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面的冰山到底有多大呢?

    前段时间北大的翟天临事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没隔几天又出现了刘梦杰事件,这样的学术不端事件到底有多少呢?显现出来的是不是只是冰山的一角?深藏在水下面的冰山到底有多大?

    学术造假,学术行为不端行为到底有多少?它将给我们的学术,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学术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何落实?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就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国基本方略。

    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相关相关法律法规,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术不端行为,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教育部拟对学术论文进行抽查,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被发现就撤了,没发现就过了!下不为例,既往不咎!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最近也关注到了这一事件。我姑且不去揣测洪教授是故意为之,仅从网上介绍的事情发生经过来看,这真的是一起小概率事件。但正是这种小概率事件,反映出了一些不良思想不良习惯的潜在危害,也给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鸣响警钟: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现在,刘梦洁一定后悔了,当时不该有侥幸心理,现在也不至于白上几年学还落得身败名裂。孔乙己说: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估计刘梦洁当时也觉得,搞研究,窃一点观点不能算是偷。但一个做学问的人,一旦开始剽窃,便失去了做学术和做人的底线,迟早会走上断头路,就像玩游戏用作弊器一样,总有一天会被封号。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洪教授一定也后悔了,当时怎么不按要求销毁资料,现在也不至于断送自己的学术生命和教师职业。但从这件事看出来,洪教授长期以来一定是缺乏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今天泄露的只是一篇税务方面的课题,不知道哪天就可能泄露国家机密,心中的弦太松,早晚都要出大事。

    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北京交通大学发生的实验室火灾,据说火灾前几天,有关部门已经收到举报说实验室附近有异味,也进校去检查了,发现实验室管理隐患也提出来了,但实验室管理人员把这些忠告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最终酿成大祸。这都是安全意识不到位的表现。

    另外,洪教授一定也后悔没有认真看一看审一审刘梦洁的论文。洪教授可能有很多很多事要忙,但学生培养、指导和学生学术成果把关的工作才是自己最本职的工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把学生放在心中,不把责任放在心中,出了事,当然就要负全责。

    站在学校管理者角度看,湖南大学的处理结果合理而且比较及时,毕竟,一个学校教师这么多,学校不可能对师德师风实时把握,只能是在出了问题后予以着重处理,以此来警示其他教师。当然,学校也还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宣传,让老师们进一步拉紧安全的弦,进一步强化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意识,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出现。

    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国家基金委就没有一点责任?基金申请书引发的事件,作为基金申请主导部门——国家基金委就置身事外?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学生是怎么看到导师“未及时删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俩个共用一台电脑?这是国基评审中最大的笑话!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刘梦洁抄袭事件,湖南大学做出了最终处理决定,还高调宣称“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貌似很严厉公正,铁腕治假的样子,真是这样的吗?

    回顾事件起源,原创者曾经提到,事前多次联系湖南大学,却一直没有官方回应,却引来导师洪源,希望私下解决,不得已才网上曝光。这种举报信落入被举报者手中的情节,会是“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态度吗?无非是企图“小事化了”罢了。

    再看看湖南大学对过程的调查结论是:学生“私自摘抄”,导师“未能认真审核”。且不说应该保密的资料如何被学生获得,就算无意泄露吧,刘梦洁明知自己的论文必须由导师审核,还一字不改的大段抄袭由导师处获得的材料,小偷会拿着原封不动的赃物请失主鉴赏吗?刘同学有这么蠢吗?

    对于湖南大学来说,偶有一个学生失德,再有一个老师失察,这种结论远远比“师生上下联手剽窃”要好看得多,不然这丑闻就大了,既然不能小事化了,也只能大事化小了。

    嘴里喊着“绝不姑息”,实际上却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说一套,做一套,这恐怕正是国内学术造假、论文抄袭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吧!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考核就是指挥棒,监管不力就是大漏洞。考核什么,就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如果监管不力,就会有人投机取巧,试图走捷径。总体说,我们国人具备勤劳勤奋的特质,但不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论文如此,其它工作也难免。简政放权,以实为本,少搞些花里胡哨,以结果为导向,利己利人,推动发展,这样的就是好的。当然,不端行为都应该挞罚,都应该禁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