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六十年代有哪些名著?,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名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文化领域的大革命时期。
对于文学作品还是有真正的长篇大作的。
对文化领域冲击非常大,对批判"三家村黑店"开始,文化大革命接着到来,这一时期的小说类型属于断层代。
我读过浩然的以农村为题材创作的农村小说,是六十年代最火的小说,长篇巨著吧!
他的作品描写中国农村的人文历史风貌、塑造了一糸列富有乡土气息的及时代特征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的作品影响和感染着那个时代的读者,现在读来仍然有趣。其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后来还被改编为电影等等,可以说家喻户晓!
《艳阳天》是浩然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最能显示浩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初期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描写了北京京郊东山坞农业生合作社麦收时节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展现在人们眼前,生动传神!
《金光大道》属于七十年代发表的作品,不再要说的范围。
还有钟羽飞描写战争年代的《辽沈战役》
王树增的巜解放战争》
刘统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我记得六十年代还读过的巜小城春秋》高云览、杨沫的《青春之歌》(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大毒草)、梁斌的巜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
文化大革命中最火的《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箸!
还有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等
以上大都是六十年代的作品吧!
太多了吧,凭记忆说一下~
五十年代~
《吕梁英雄传》
《红军不怕远征难》
……,
六十年代名著,
《敌后武工队》
《红旗谱》
《林海雪原》
《欧阳海》
《红岩》
……,
七十年代~
《闪闪的红星》
《战火中的青春》
《金光大道》
《艳阳天》
《连心锁》
……!
六十年代课本。
那个年代的小说让人看了舍不得放下,情节真实可信,但是自八十年代以后,除了路遥的小说,其他的小说我都懒得看了,当然这里面主要还是电视占据了时间,另一个也是小说不好看。
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当时的发行量仅次于《毛泽东选集》。
毛主席那个时代是文艺百花齐放的年代: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春之歌》、《红旗谱》、《上海的早晨》、《红岩》、《创业史》、《欧阳海之歌》……散文大家辈出,艾青、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田间等人的诗作,电影《英雄儿女》、《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歌剧《白毛女》、《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五朵金花》……大型歌舞《东方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京剧八个革命样板戏……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社会主义好》……儿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分钱》、《小松树》、《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是公社的小社员》……还有,还有,说不尽。这些作品都是精品,经典!
答:六十年代名著很多,最有名的著作就是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最有名的小说作家是浩然,《西沙儿女》,冯德英的《苦菜花》,赛士理的《三进山城》,还有《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巜红日》,《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金光大道》,《艳阳天》等等许多红色经典名著,这些小说我青年时代都看过,基本上都拍成了电影。
六十年代名著不少,如毛主席的《毛泽东选集》,冯德英的《古菜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梁斌的《红旗谱》,等等。
这些书看完看全的极少,《苦菜花》、《红岩》、《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等,我都是看的电影和连环画。
我是67年生的,那时太小,读小学、初中,省下点寄宿的米,拿去换钱买连环画,看得津津有味。美好的童年就在连环画的陪伴当中过来了。
Zhang123
2022-09-19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问题。
相比较中国文学新时期的文学作品来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还是比较少。但也有若干部较有影响的作品:
《红岩》(1963年)
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这两位作者在全国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他们亲身经历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非人生活,也亲自的参加了狱中的革命斗争。《红岩》是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作品。当时在青少年当中影响颇大。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是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作品。《李自成》计划写五卷,第一卷1963年出版。第二卷到1977年才出版。
《李自成》描写了农民战争波澜壮阔,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也是一部优秀的农民战争历史小说。
《播火记》(1963年)
作者:梁斌。作为《红旗谱》的续集,它和《红旗谱》一样,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威武雄壮、绚丽多彩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在当时的读者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篇小说《艳阳天》(1965年)是当代作家浩然的作品。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57年北京郊区农业合作社的故事。在当时反响比较大。
《欧阳海之歌》(1965年),当代作家金敬迈的作品。这部军事题材的小说当时也挺红,不但看过原著,也听过连续广播《欧阳海之歌》。
诗歌:
《甘蔗林—青沙帐》(1962年),是著名诗人郭小川的诗作。
《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是两首姊妹抒情诗,主要表现了1960年到1962年我国人民所经历的艰苦的不平凡的时代。
《赶车传》,著名作诗人田间的作品。《赶车传》一共是七部,第一步发表在1946年,从1959年到1961年陆续发表了后六部。
《赶车传》是一部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特点的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长诗。
长篇叙事长诗《阿诗玛》(1960年)
这部电影是云南文工团1954年收集整理,1960年由中国作协昆明分会集体整理的。这部作品富有民族色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丰富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宝库。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
《刘三姐》(1960年),刘三姐是由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后来又改编班上银幕,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家喻户晓。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来说,都是一部优秀作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笔者刚上中学,正是对书籍如饥似渴的年龄。刚好学校有一个图书馆。记忆力好,又喜欢摘抄阅读笔记,至今家中还留存了二本。今天刚好发现有这个问答,便认真整理了一下。毕竟半个世纪过去了。难免有遗漏和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