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当代有哪些著名哲学家?,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有哪些,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有哪些,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著名哲学家及其代表作,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当代最著名哲学家,当代著名哲学家王境泽,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列举10位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
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2、金岳霖
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
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熊十力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中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4、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县,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代表作有《心体与性体》《才性与玄理》《中国哲学十九讲》《中西哲学之汇通》《现象与物自身》《佛性与般若》等。
5、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酷暑里的第一丝秋凉#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他提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什么是自然境界呢?就是你活着做的任何事情,你都没有特别地去反思它的意义、它的价值。也就是说,你始终都是本能地活着,哪怕你智商非常地高,但你没有去思考,你这方面的特殊的天赋它的意义是什么,你只是去用它,这是自然境界。当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目标、目的、价值,最后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好处,那就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就是利己,利己也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不要损人就好。但是,如果你再更深刻地反思,如果你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单是利己,而应该是利他的,你就到了道德的境界。父母爱子女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到了利他的境界。人民爱国家,国君爱百姓,这都是到了利他,也就是道德的境界。当我们反思我们的行为、生命的意义,到了道德的境界的时候,人生的意境就很高了。但是哲学家的意境更高,哲学家的意境就是,从人性论到天道论的理论的提升。人性论就是人性是善的,天道论,是天地也是善的。”
人究竟要什么样的境界,上文已经告诉我们的四种境界,但一个人无论你有什么境界,本身是自身的吃、穿、住、行、用能够解决后,才有可能在境界方面得到升华,试想,如果你自已都食不裹腹,又怎么可能把仅有的粮食送与他人呢?当然,人在具体的问题上都要掌握个度,这度适中了,说明你还是有境界的,当在度上向左或向右过分倾斜了,就意谓着你的私欲已经膨涨,私利之心已经到了极度,那样的绝对心中只有一个字“我”,除此之外,估计没有任何容下他人的角落,这是十分的危险。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这是“菜根谭”里所说“以德御才,恃才败德”的解读。说的就是德与才的一种辩证。说是德要做财的主人,而不是相反。用德去御才,这个才才会为主人之所用,反之则家无主而奴用事,必然会有乱七八槽的都出来捣乱。所以,我们应当“至善无痕,施之不求”,用自已的行动去践行善的行举,使自已不断成为一个思善行善的人。
读散文的好处是,无论从哪个章节开始,都可读起。
宗璞,当代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她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等。长篇小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散文《紫藤萝瀑布》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两天时间,看完她的这本散文集《宗璞散文精选》,像是一场精神洗礼。文章看来平平淡淡,文字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每一段,无浪费或枝蔓。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无法也没有更合适的语言和文字,去评价宗璞的散文。摘选几段,与喜欢散文的友友们分享。
//人们常赞梅的先出,菊的晚发。我自然也敬重它们的品格气质。但在药展上见到各种人工培养的菊花,总觉得那曲折舒卷虽然增加了许多姿杰,却减少了些纯朴自然。梅之成为病梅,早有定庵居士为之鸣不平了。近闻水仙也有种种雕琢,我不愿见。我喜欢它那点自然的挺拔,只凭了叶子竖立着。它坚得直,其实很脆弱,一摆布便要断的。她也是太脆弱。只是心底的那一点固执,是无与伦比了。因为固执到
不能扭曲,便只有折断。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在树身,更是动不得了。院中有一棵大來树,枝繁叶茂,怡在我窗前。从窗中望不到树项。每有大风,树枝晃动起来,真觉天昏地暗,地动山摇,有点像坐在船上。这树开小黄花,春夏之交,有一个大大的黄色的头顶,吸引了不少野蜂。以前还有不少野蜂在树旁筑窝。后来都知趣地避开了。夏天的树,挂满浅绿色的小灯笼,是花变的。以后变黄了,坠落了。满院子除了落叶还有小灯笼,扫不胜扫。专司打扫院子的老头曾形容说,这树真霸道。后来他下世了,几个接班人也跟着去了,后继无人,只好由它霜道去。看来人是熬不过树的。
沉稳风度
2022-10-28五天前的此刻,当代著名哲学家、北大教授胡军正躺在ICU和顶尖的医疗专家们一起与卡在自己气管中的绿豆糕奋力搏斗,半小时后终告不治,享年71岁,成北大哲学系“英年早逝”的第一人。看到消息,无比惋惜,立马想起并从书柜中很容易就找到了先生的《哲学是什么?》,发现自己读完后还写了一段话,妄议先生,实为大不敬,愧疚万分。但于今喧闹浮躁之世,仍有陌生学生自购且捧读自己一本纯理论书,我想,先生在天之灵应该是感到欣慰的。先生安息吧!2022年8月24日晨8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