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程序员哀叹道:985、211未必好,很多高学历的相当于猴子,聪明但是不怎么听话。而很多普通一二本相当于猫狗,很忠诚的牛马。
网友:做前瞻研究可以用top学校的。做基础落地项目,还是普通学生好用。一个需要钻研,一个需要脚踏实地。任何一个岗位,眼高手低,都不行。
总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很多普本毕业的,虽然学历不好,但是人家情商就是高,走哪里都能混得好,察言观色的能力强,混得不差,而很多211.985毕业的,也有不少反应迟钝的,后来总结,考得考不上985,211啥的,除了清北复交可能拼智商,其他更多分原生家庭,学习习惯和地域带来的影响,更聪不聪明还真没太大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劣。
大家怎么看?
985工程大学看不起一般的普通本科大学,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985工程大学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越一般的普通本科大学。无论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教师绩效,科研创新,科技成果孵化等方面,985工程大学远远超越一般本科大学。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塑造完美人格。985工程大学的大师云集,为学生做人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更多的机会。
其次,在考研,就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体制中,不少院校在研究生考试招生等方面,对非985工程大学,非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非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非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和偏见。
但是,我们也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985工程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是学术型大学。在一般的普通本科大学中也有不少特色专业,在全国赫赫有名,有着比较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上海海关学院的海关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的飞行技术,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工程,北京物资学院的采购管理等,都具有极其强大的竞争力。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如果要不是985和211就相当于原来的考不上大学。就拿我儿子来说,他就是985前十的大学,本科阶段就有两篇,质量还不错的论文发表,并且参加有博士生参加的科研组,而且在大三被学校派往美国交流一个月,所有这些在其他普通大学都是不可能的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2022-12-01邹老师答疑会 20220825
*目标是211,985,高考失利考上普通一本,沮丧。因为父母担心身体,报了本市大学。看别人上好的学校,感觉很痛苦。
-家长给了建议,说了也就说了,没必要那么小心翼翼。
对孩子心痛,但是要相信孩子有调整的能力。不会被压跨,我们一代代活下来,是有抗压能力的。如果担心,焦虑,没必要也没有用。如果孩子已经决定努力去扛,会调整。还没上大学,就背单词,学习,有点太拼了。担心到了大学之后还是要很拼,对自己要求很高。家长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少评价,不给建议,别说话,难受时陪伴,抱抱她。
*马上开学了,妈妈焦虑,紧张,想和老师沟通,又担心老师有偏见,要不要和老师沟通?
-两难说明两个差不多,就不需要纠结,告诉和不告诉老师都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不要那么担心,走一步看一步,先看看适应情况,再决定说不说也来得及。
*高二成绩不好,压力大,看手机,成绩更不好,焦虑,恶性循环怎么办?要不要休学?
-这个只能让孩子自己选择,痛苦就会自己改变,家长不要急着给建议,这个要看孩子的状态。让孩子放下期待也没有用,很容易造成反感,好象我不知道一样,可能会更偏要看成绩。最好是什么也不讲,看手机也看不见。孩子的情绪是没有办法控制和把握的,家长干预没有用。必须要自己去经历。
*开学初三,初二断断续续上,上网课,不面对老师压力小,学习动力也足。接受不了不上普高,焦虑,情绪不稳定。开学后,担心情绪变动,家长应该怎么做?鼓励坚持还是让他退回来。
— 没有标准答案。无法判断在学校痛苦的程度有多少。有个案例去之前家长答应,只要难受,就接。但是没有做到,难受了,老师让去医务室让坚持一下,就很崩溃。也许没那么痛苦,能坚持,动不动回来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信任程度,比如孩子说难受了,是不是完全相信。要看家长和孩子的约定,还有完全相信的话,要说到做到,不然信任没有了,又缩回去了。首先不要破坏关系。能不能坚持,家长最有资格判断。
*男 18 岁,很粘人,大男孩比较亲密,有点难为情
-可能是退行到很小,接纳。如果接受不了,可以如实回答。退行时,就把他当小孩子一样。
*亲子关系,一年多不好,为了配合高考没回家。关系已经破坏,8 个月没看到,马上要上大学。去外地,很担心,拒绝爸爸的帮助。感觉无力,想缓解关系,可以做点什么?
-家长想哭就不要压抑,可以哭,在孩子面前也一样,可以表达情绪,让孩子知道在愧疚,真情流露是没有问题的。
-要给孩子时间,表达了想和解道歉,他不接受,要接受他的不接受,说明他还有情绪,不能硬来。道歉是你的事情,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情,两个人的事情要分开,可以用你的方式道歉,不要期待马上接纳你。如果不期待,也许看爸爸可怜,反而原谅了。他的内心里会有很多活动,你想伤害就伤害,想和好就和好,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这个需要去理解和接纳,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止不住地担心是家长的事情,是要家长自己处理的焦虑,不能转嫁给孩子,家长孩子各有各的焦虑,不能叠加在一起。如果状态不好,需要找医生诊断,找咨询师咨询。诊断后寻求解决方案。
*孩子要复学,紧张,食欲下降,什么也不提吗?
-不提醒不鼓励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假装看不见。孩子明显紧张,看不见焦虑的样子也不对。这样装糊涂也不行,可以表达感受,妈妈看到你这样,我也很心疼。食欲下降,做好吃的,找好吃的。关键要知道复学焦虑主要原因是什么?和孩子探讨,是成绩,还是交友关系?可以主动讨论,但不过度关注。要看见真实的孩子。不能说忌讳,就不提,要真实,共同面对压力,比如作业可以免掉,难受可以早回来等等,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案,给他实质性的帮助。也听她说,看她是否愿意多说还是少说。
*大专第一天上网课,两天没睡。这半天睡觉很乱,睡个长觉再熬夜的反复。象这种状态睡眠比较多,怎么办?
-相信他会自己调整,既然他要上,他不调整自己痛苦,相信他会对自己的生活会负责,越少提建议,越会负责。如果建议多,就听你的,结果怎么样,我就不负责了。
-体力不支,核心还是焦虑,内耗,核心还是不建议。
*家里规定谁做饭就谁不洗碗,妈妈做饭让爸爸洗,爸爸让孩子洗。大孩子生病不洗,小孩子一看爸爸姐姐不洗,也不洗。
-非暴力沟通里妈妈可以以请求的方式表达需求,要求帮忙,妈妈今天很累,可否帮忙,请求是你做不做,我也不生气,如果是命令,你应该做,你不做就是对不起我。要学会用请求的方式表达需求,而不是用命令,命令不做了就会产生对抗。请求就是求帮忙,比如我生病了,在公交请别人帮忙让座,但是要命令,你给我站起来,人家就会觉得凭什么。比如让孩子刷碗是请求,而不是你要学会刷碗。请求是别人拒绝,你也不生气。
家里制度是死的,如果这个制度对孩子有伤害,就没必要,不要那么多规矩。有效就可以。大家气氛好,比什么都重要。比如刚吃完饭坐会儿也是建议,最好不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