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真的不用在乎学什么专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要是清华北大什么专业都无所谓,要是普通三本还是选择专业为好,因为普通本科没什么大的熏陶,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学历,一个好考研好就业的专业
#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真的不用在乎学什么专业吗#是的
我当年高考时北大录取分数线略高于清华,我的分数够上清华不够上北大,即使上了清华估计也无法选到好专业,当时我没有选择清华,而是选择了以超出录取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报考另一所大学的比较好的专业,毕业深造后就业待遇还不错。
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认为当你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实力时,其实其他比较好的学校的专业基本可以随便挑了。如果你的实力足够强,清华北大专业随便挑,那你就报考清华北大;但如果你的实力只是刚好够得着清北分数线,还不如退而求其次,读清北之外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优势专业。
清华北大的名校光环远不及一个人对于专业的慎重选择,万一被清华北大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四年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了,以后深造时再想跨专业考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最近大家也看到了,清华北大已基本沦为留美预备学校,近年来为祖国做出杰出科技贡献的人来自哈工大、西工大等等院校,所以也不必太在意清北的名校光环。
几个真实例子:
A:清华本科,专业服从分配、并不喜欢;本科成绩年级前5,研究生被推荐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清华研究生毕业后,申请到哈佛大学读研,之后回国工作。
B:清华本科,同时辅修2个第二学位(即本科毕业时拿了3个本科学历);选了其中一个第二学位推研,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
C:本科保送清华,不喜欢本专业;本专业推研后,遇到一位很好的导师,推荐C到美国留学(仍然本专业);美国读研后喜欢上本专业,留美工作。
D:清华本科,不喜欢本专业;本专业推研;喜欢数学、金融,研究生毕业后到金融机构工作(虽然专业不对口),工作几年后上北大MBA,现为资深金融工作者,已财务自由。
E:清华本科,本专业推研;喜欢计算机,研究生毕业后到IT设备公司工作(虽然专业不对口),现为该公司CTO。
清华、北大的平台很好,即便没读上最心仪的本科专业,学校仍然能给学生很好的资源、很好的学术培训,让学生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在未来深造/工作中追寻自己的梦想。
当然,学生要努力,天道酬勤,即便专业不喜欢,通过专业训练获取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行胜于言”的作风等等也会受益终身。
我以自己惨痛的人生经历告诉你,专业很重要!专业很重要!专业很重要!
我是2007年参加的高考,高考之前因拉肚子住院,导致高考发挥失常,本来全国前十以下的学校都不考虑,考完立刻就开始找排名50以下的学校了。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报了名牌大学,心中很是不甘,于是就按照老师传授的“选冷门专业报好大学”的策略,报了一个排名还不错的学校,选了一个十分十分冷门的专业。
这个策略果然奏效了,我被那个学校录取了,看着身边人艳羡的眼光,当时我那个虚荣心瞬间爆棚,感觉自己非常漂亮的打赢了人生第一仗,至今都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然而到了大学很快就后悔了,这个冷门专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男生。每次上课,几个大老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到十分钟就能睡倒一片,甚至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打鼾声。
唯一比较占优势的就是参加学校运动会,我们专业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尤其是在足球、篮球这两个项目上,基本是佛挡杀佛、魔挡杀魔,唯一比较遗憾的再好的进球也听不到想要的欢呼声(大家懂的)。
每次看到自己班的同学跑到别的学院女生宿舍下,高喊“我是XX,我喜欢你”之类的话,都感觉无比感叹,狼多肉少的日子不好过啊。
不过好在大学时光还是比较轻松的,大家氛围也比较和谐,自己的专业比较枯燥,还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啊,反正规定的学分修够久可以了。
等到毕业了才是痛苦的开始,因为这个该死的专业就业面太宽了,刚开始心高气傲,一听说对方让我先去新疆、内蒙外站待两年,就果断拒绝;户口不能解决,也坚决不去;工作要经常出差加班,还稍显犹豫。
然而,很快我就惊奇的发现,招我这个专业的公司都不来了,后来一打听,已经招够了,人家压根就不需要太多的人。
这让我急的,开始四处主动出击,就业标准一降再降,总算在毕业前找到一个公司肯要我,条件是不解决户口,要经常加班出差,必须到新疆、内蒙等外场站出差,关键我TMD还傻乐呵了好几天。
工作后日子就更惨了,为了跳出专业的限制,我四处报补习班,几乎空闲时间都用来了考一堆乱七八糟的证书了,前几年总算是跳了出来。
后来感觉没有相关的专业学习,还是不行,公司对你认可度太低,于是又忍痛辞去工作,考了一个热门专业的博士,现在还在上学中,可怜如我!
最后,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出现了质的变化,还是要以专业为主,不要为了上名校那点虚荣心,选一个自己不喜欢又冷门的专业(自己喜欢除外);如果学校出现了质的不同,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学校的光环,但是专业也必须考虑。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北大屠夫陆步轩,他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古文字专业,毕业后回到陕西老家找工作,北大高材生,没有单位愿意要。最后迫不得已,陆步轩才出来卖猪肉。
试想,如果陆步轩不是学习古文字,而是学法律,或者经济类的,毕业后他还会选择卖猪肉吗?
有人会说,人家现在资产也上亿,已经是猪肉产业大佬,但是,他卖猪肉是相当于重新选择了猪肉专业,跟古文字专业没关系。
所以,我认为,即使你能考上清华北大,专业的选择依然很重要。如果选择了冷门专业,或者被调剂到你不喜欢的专业,你会读的不开心,毕业后也会面临脱离专业而就业的困境。
很多人会说,毕竟是北大清华啊,多响的名头!的确名头大,层次高,学校带给的资源也多,但是当我们毕业后,拿着文凭、学校给我们的眼界、格局去找工作的时候,你说我是北大的,人家不会直接录用你,肯定会问你:学的什么专业?适合的专业+学校层级,会让你闪闪发光,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用你。如果专业不合适,你的困境就会是仅仅闪闪发光、收获别人的羡慕而已。
更深一步讲,专业是我们所学的一个技能,我们要考这个技能来吃饭。但是,除了这个技能之外,本质上决定人生的,既不是学校,也不是专业,而是一个人内在的内核。是否进取、是否坚毅、是否有勇气,是否持久。
最后的结论:上大学优先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尽量选择这个专业里好的学校,然后,就业也选择喜欢的方向。这样,就更容易在热爱的领域里,发挥你进取、坚毅、勇敢、持续的内核,成为领域的精英了。
呃,我孩子目前正上北大,去年考进去的,分数刚达线,进的是一个据说叫“天坑”的专业,不过单从专业排名来看是A+。
填志愿的时候听了高中老师的建议选的名校,进去后孩子发现不太喜欢所选专业。北大讲座很多,孩子就多听了几场,然后找到了兴趣专业,这不这学期就转过去了。
北大是个很宽容很民主的学府,只要没有放弃努力,转专业是很容易的,所以,我认为还是选名校,专业不喜欢可以二次选择。重点是,名校的各种资源和好处,只有进去了才能知道,一般人,想也想不到呢?
这么说吧,如果是本科,能上清华北大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去,然后研究生可以跨专业,哪怕是换个其他的985学校或者出国都可以。第一学历非常非常重要,至少在中国,第一学历可以受益终身,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我老公第一学历是保送到复旦的,20多年过去了,生意场上来往,大家有时候聊天,听到你是复旦毕业的也会多看一眼,前提是我老公这人确实能言善道,做事谨慎,而且说话也谦虚,四国语言无缝切换,再加上一个复旦光环,口碑是真的不错的。所以学生和名校是互相成就的,我一向是名校光环的拥护者,不是说上不了名校你就不行,而是你如果有名校光环加持,绝对对你的事业有很大帮助。
高考到底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个问题。
但是,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我可以告诉你,你真的可以不用在乎什么专业,因为只要你肯努力,你将来一定优秀。为什么呢?
第一,专业可以再选择,学校不可以再选择总体上来讲,我觉得,选学校比选专业更重要。当然,这个说的是学校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如果是两个学校差距不大,可能选专业更重要。
比如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但是,如果在北京大学和一所211高校,我想还是先选择学校更为重要。
因为,转专业是目前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现在高校一般在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提供转专业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新选择专业的。
即使不能转专业,最少还是可以选择辅修专业的。毕业的时候就是双学位了。辅修专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第二,考研升学率更高如果将来想考研,北大清华就更加方便了。根据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他们的每年考研的比例约为70%。其中出国比例约为30%。所以,将来是非常看好的。而且,北大清华他们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保研。即使专业不喜欢,考研也是很好的专项的机会。
如果能考上清华、北大,真的可以不用在乎专业吗?
我没有读过清华、北大,在专业越来越被家长和学生重视的今天,作为一直专注高等教育和高考志愿填报的我依然觉得,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不要在乎专业。
1、本科对于985甚至211的学生来说,本科学历不是就业的最终学历,深造、考研、保研、留学才是他们大学毕业的首选。清华、北大每年接近或超过50%的保研率是其它任何学校无法比拟的。加上考研、留学等清华、北大本科就业人数可以说不到5%。深造时可以转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期间也可以转专业,虽然大学转专业和深造跨专业都会很难或者增加难度,但还是有机会的。
2、清华、北大的学生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学生应该志存高远,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学术科研上为国做贡献,而不是考虑什么工作最赚钱,什么工作最体面。同样清华、北大的学生只要愿意不可能也不会找不到一份像样工作。哪怕是现在说的天坑专业,生、化、环、材,这些专业生、化、材是基础学科,虽然目前本科就业待遇环境并不理想,但这并不代表没用,是国家一段时间内造不如买的观点造就的,现在被国外卡脖子了,国家已经觉醒。环关系到国家、世界、小到个人,现在环境被全世界重视。
3、要学以致用,现在的很多家长和学生就业以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是否有做领导的发展空间为就业选单位的标准,学生物化学的去银行应聘,而且以进这样的单位为荣。当然这不完全是学生的问题,行业之间不平衡需要国家出手解决。清华、北大的学生更应该有报效国家的精神。
4、只要心系国家、和人民在那里都可以发光发热,如果只考虑个人得失清华、北大不需要你,其它大学也不需要你。一心想着色、钱、权没有一个专业和一个大学适合你。
最后能考上北大、清华学生要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任何一个专业都大有可为。
柒
2022-11-30我堂弟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相关专业,报了某银行校招,别说总行,连北京分行的笔试机会都没给。
人大在北京除清华北大外,绝对是最好的学校,没有之一。但就连北京排名第三,全国排名也非常靠前的学校,连北京分行的笔试机会都没拿到,为何会如此,因为专业的确很重要,尤其是银行校招时对专业的筛选格外严格。
不管读多牛的学校,专业都至关重要,哪怕读的是北大清华,毕竟不管校招还是社会招聘,岗位要求的是相关专业,这是非常客观和直白的要求,而不是要求某某大学。
北大清华名气固然大,全国通杀,所有人听到这两所学校,都会肃然起敬,但找工作时在面对同等优秀的竞争者时,专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我们部门招录了不少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但全部是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而绝非只要北大清华的任何专业都可以。
也认识一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因为专业的局限,在选择行业和公司时,有着诸多困惑和迷茫,甚至最终未找到满意的工作。
考上北大清华固然是好,但绝非随便一个专业就行,毕竟毕业后,就业还要看所学专业。名校光环已是过去,随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光环要么更加耀眼,要么只会让人羞于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