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复旦、上交、浙大和清华、北大的差距真的很大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复旦、上交、浙大和清华、北大的差距真的很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教育

    #天津头条# 2022年中国高校捐赠收入排行榜!清华遥遥领先,北大浙大进前三!
    清华的捐赠收入达到140亿,几乎等于前10其他学校的总和。
    北大浙大排二三,总和也只有清华的一半。
    北师大,中山,复旦,上交排在4-7名,捐赠收入超10亿。
    厦大,武大,中科大排在前10.
    南开排第11,天大排第22,是天津唯二进入前100的高校。
    国内优质大学详解

  • 沉稳之选

    地球人都知道,清北是一档,华五是一档。

    关于华五的各种排名、各种折分,动机都相对不纯。

    复交浙,真的就超科南了吗?

    在帝国主义对低附加值产业大转移格局下,我国以低人力成本接盘,工、农、医、经管、金融、计算机等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快速发展,成就了今天复交浙的名利。

    然试问,这些由人家战略性主动放弃、你伸手接盘的学科,真的拥有了相应的国际话语权了吗?恐怕,多还是处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比拼内卷的时代。

    工的污染高能耗,农的转基因,医的乱施检测药死贵,瞎套用西方经济学解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金融骗术层出不穷,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长期版权剥削,是国人接盘后的痛。

    中国梦,要的是真正的世界双一流质量高校。

    进入数智时代,中美间科技战硬核比拼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是量子技术、集成芯片,是长年深耕细作的基础研究。

    这些领域,复交浙,可有比科南拿得出手的吗?

    大数据,南大长年沉积的天文、气象、地理、遥感信息,及综合分析预判决策,那才是大数据。而大数据下的机器深度学习,生成人工智能。百度下南大周志华,国内AI顶级权威。

    基础研究,重在理学,尤其物理学。复交浙的物理学能与科南比吗?国内最强量子研究,出自中科大。

    中美决战少不了金融战,终极战是押赌双方未来国运,尖端技术探测捕捉对方高风险危机,巨量资本高倍杠杆大卖空对其摧枯拉朽,标的是金融衍生品组合期权,学科为金融工程,涉及复杂不确定风险下大数据分析决策定价。

    华五,南大的金融工程,才是一技独秀。

    还有文化战,交浙的文科拿得出吗?

    拾人牙慧、妄自菲薄,不是双一流表现。

  • 风华绝代

    #天津头条# 中国大学重大科技成果排行榜!清华遥遥领先,浙大第二,北大第三!天津6所大学上榜!
    清华遥遥领先,浙大北大上交差距不大,排2-4.
    西交和华科只差3个,排在5-6.
    天大表现出色与中科大并列第七,哈工大排第九。
    复旦,南大,武大排在14-16,这个排行榜对综合大学不太友好。
    南开大学排在第47,天津工业大学排在第74,天津中医药大学第127,天津医科大学第148,天津科技大学第176。
    国内优质大学详解

  • 沉稳之选

    这要看从哪个角度说,官二代富二代,家有矿,不愁吃不愁喝有情怀,当然选择清华北大。面子好看啊,去不上清华北大,像潘石屹,直接给哈佛捐1500万美元,就把儿子送进去了。你要是一般家境,学费都要父母打工支付,指望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买房首付都要父母打工积攒,那就不同了,上清华机械北大化学什么的,不如北邮信息类专业好。至于复旦、上交、浙大,特点方向各不相同,浙大计算机类信息类专业更好找工作收入也高。复旦似乎只有经管类看上去收入高,但又不适合普通家庭,上交比较特殊,经管类和复旦面临同样处境,信息类计算机类专业就业上明显不如浙大。上交的机械类专业进上汽商飞船厂有优势,但收入不看好。浙大强项仅在信息类专业,上海市领导说拼多多是上海新经济的代表,但复旦也好上交也好,没有为上海培养出新经济的代表,上海新经济的代表是浙大给培养的。复旦仅金融硕士就有五个学院在招生,上交复旦的全日制统招MBA也好几个班,学费30万起,和拣钱一样,而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硕士学费低、占用宿舍,经济上划不来,没法为上海培养新经济代表。

  • 教育

    客观地讲,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系中雄居前五的大学,也都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大学,也都是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国家战略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中流砥柱,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风采。无论谁家的孩子考上这5所大学中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都是光宗耀祖的。都是值得热烈祝贺的,也都会拥有锦绣的前程。


    那么,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究竟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些方面?今天,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鄠邑区张帆高考志愿填报志愿服务中心的首席专家张帆老师就和你共同的分析探讨:


    北京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5个。硕士点312个,博士点263个,院士98人,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拥有60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总共88人。拥有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1个。


    浙江大学,拥有5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个。拥有两院院士51人(含双聘)。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12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研发实验中心,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2个。拥有科学院院士24人,工程院院士23人,都包含双聘院士在内。


    复旦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51人(含双聘)。拥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个院校的综合实力的表现是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两院院士的数量和规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及博士点,硕士点等方面进行综合指标评价的,我们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在综合指标方面的详细的评价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所大学的综合指标差距不大,都是综合实力位于我国高等院校前列的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

  • 淡定人生

    90年代浙大毕业生飘过。

    当年也算枚学霸吧,按照平时水平属于正常发挥,在不挑不检的情况下能进清北,超常发挥呢就可以在清北挑一下专业。

    93年我参加高考,考完后估分成绩不佳,不敢填清北,于是报了浙大并被录取.实际情况是我还是正常发挥,只是当年考试难度大导致分数线大幅度下降。我是比较保守,也不想复读,有跟我分数一样的去了清华的校友。

    在浙大读书期间,我觉得我的资质也就是中等水平,论资质比我和那位去清华的校友强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我个人感觉,裸分考生,清北和华东五校的差距没多大,但是,那批天赋异禀的竞赛生,基本都去了清华北大。这一点上华东五校跟清北没法比。

  • 秋意浓情

    首先,五所大学都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能考上任何一所都不容易,前途无量!其次,支撑北大、清华的是这两所大学的名气,因为名气吸引了各地大多数高考状元、顶尖“学霸”报考,而高考状元、顶尖“学霸”云集北大、清华又提升了两所大学的含金量。从这点来说,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素质无疑是国内出类拔萃的。再次,能考上复旦、上交、浙大的学生,一部分也具备上北大、清华的能力,毕竟仅仅差几分或十多分,稍微多错一两道题或发挥不好就可能失之交臂。所以,复旦、上交、浙大和北大、清华实际上差距不大,所谓差距,只是名气、观念和认识上的差距,不管考上哪所大学,只要用心、努力,发展前景都非常看好!

  • 中国最好的100所大学

    排名出炉了
    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你的母校在里面吗
    能在里面就读的都很厉害了
    尤其是前50名
    加油吧清华北大,复旦上交
    西交哈工大,南大浙大
    中科大华科,西工大西电,成电
    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北航加油
    [害羞][害羞][害羞]

  • 风华不减

    学生时代的境界有差距。我是浙大毕业的,上学时期明显觉得不如我北大清华的同学。但是我感觉比我交大,复旦的强。原因有几方面。第一是城市加成。北京有顶尖的各类研究院,政府机构,讨论的是国家甚至是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这给了北大清华更高的层次,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第二是同学间的竞争带来的持续的压力。北大清华基本上是各地区的第一名。浙大以及交大复旦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优秀学生和第一名在自律以及智商上上还是有点差距的。第三是学校的底蕴在北大清华建校的百年历史里,不论北京如何浮沉,每次中国的社会变革北大清华都是排头兵领头羊。北大清华的很多大师代表的是国家。这点上我们浙大以及交大差了很多。这个原因可能和江浙人小富即安的大环境有关系。

  • 教育

    清北浙交复都是一线高校,清北强在名气!实际实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希望10年内浙交复有一校能胜出北大!浙交复加油!

  • 秋水伊人

    这主要看社会上对这些学校的总体评论和感觉,以及单位的接受程度而论。评论这种东西时,不要带有个人感情,也不要把一些毫无卵用的特别是对个人学生毫无卵用的东西搬上来。什么多少学科a啊,多少博士点等,那都扯淡!好比复旦的管理学是a,西安交大的管理学是a加,社会上面稍微正常的企业在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当中选一个,你觉得会选谁啊?不说个例,这种问题白痴都知道怎么选。分数差和社会认同感才是两个对普遍学生个人具有最重大参考意义的因素。

    一般说复交和清北的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比较小。所以基本上认同为清北复交。但浙大和清北在认同上还是有些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分数差。复交和清北的在各个省市的分数相差很小。一般在五六分左右,提前批也在这个分数差。但是浙大和清北的分数相差比较大了。提前批相差更远。

    还有一点,其实学校什么a啊b呀或者有多少科学家其实和个人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因为同学当中极少人最后从事研究科学的。绝大部分人还是走从业路线。所以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认同感,对个人更重要。分差也代表了学生的天资和努力程度等。大家都不是傻瓜,基本上不可能考个差分数能进个好学校,也不可能考个好分数去进个差学校的。一般分差就代表的能力差。

    所以我认为清北是领先的绝对超一流学校,复交是仅次于清北的准超一流学校。像浙大,南大,中科大,人大是一流学校。还有几个特别的学校,好比说协和医学院,其8年制外科等同于清华,其国科大等同于华五,但是这两个学校规模很小,招生地区也很不全,所以不这里不做记录。南方科大,上海科大几个非主流学校和前面几所学校相差还是蛮大的,也不算一流。其他学校么就不详细说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