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南京大学地科院地质工程怎么样?

想咨询一下关于南京大学地科院地质工程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风华绝代

    26岁研究生凌晨猝死:导师学术不端被罚,他重写论文、延期毕业

    大家好,我是赶写论文猝死的研究生的妈妈。谢谢各位在我很无助,很痛苦,手足无措的时候,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衷心感谢亲人朋友以及各位素不相识的爱心网友们。关于我儿子的离开,我想说一下原委和我的诉求。

    我儿子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培养的研究生。9月14日早上十点左右,我老公发现我儿子已经走了,感觉天都要塌了,昨天都还在有说有笑的娃,怎么会一瞬间就没有了,邻居帮忙打110和120来检查结果显示是猝死。儿子年纪轻轻,一直身体健康,性格开朗,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没了?晴天霹雳一样,自从儿子走的那一天起,感觉我也像死了一样,真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含辛茹苦养育26年的儿子,眼看就要毕业,本应有大好前途,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回想到,儿子离世前一周突然变得非常忙碌,经常熬夜修改论文。儿子从小就乖巧懂事,从不让我们多操心,疫情期间他在家学习,很少跟我们讲工作上的事情,我们也不懂这些,哪知道他就这么突然地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家属查阅了他电脑上的文档记录以及和导师的QQ、微信聊天记录,发现他在去世前一周,一直在修改一篇论文,稿件在他和导师之间往返频繁,有大幅改动。另外微信里他跟朋友诉苦“文章改了四五十遍,老师就是不给我过”,导师“无中生有”、“自己骗自己,真的可怕”之类。儿子平时很温和,很难想象他在最后几天说出这么愤怒的话,就去问他导师,但导师说是“精益求精”,“论文已经投稿”。对此我们无法接受。

    事后一个多月,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终于看到他手机上的内容,然后发现以下事实。地科院要求硕士毕业要发表一篇论文。2019年初,儿子已经写完一篇论文。中期考核中,评委老师们都给出了蛮不错的评价。结果他导师的项目出现了学术造假的问题,导师接着把他论文作废了,又要求儿子重新写两篇论文。后来导师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不承认这一点,但就算他不承认,那也是有地调局的红头文件的。这时距离正常毕业仅剩9个月,儿子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都荒废了,精疲力竭”。尽管如此,他还是扛着压力又写了一篇论文。然而导师非但拖延不修改,还要我儿子准备延期毕业,直到儿子去世前一周才突然催促他改了好多版本。这期间儿子的焦虑和折磨可想而知,脑力严重消耗,论文不断被推翻重写,连标题都换了。超负荷的工作下,我儿子过度疲劳累死了。儿子走后3天,导师就把论文投稿了。本来从今年初开始,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改论文,又只我儿子一个学生要毕业,就因为导师故意拖延,为了赶上十月份答辩,最后不得不熬夜突击,结果把儿子累死了。

    儿子去世后,我们家属多次通过官网上的邮箱,发邮件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地大,对导师的行为提出质疑,直到今天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我们不得不求助媒体。我们希望地科院及学校正视此事,彻查导师指导学生中存在的过失,给亡者一个交待,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改论文猝死的研究生:跟导师发信息前先打草稿,见导师进门手机吓掉地

    热点烽火台的视频

  • 岁月如梦

    大别山,天然地质公园
    赵祝萱
    【2003 年,中国地质研究所董愽士曾要黄冈建大别山地质公园,我将此意見转告了市委领导,但没引起重視,只得写此文在报上发表。后雷电当旅游局长,我又言起此亊,他当即专门向新的市委领导报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建成了大别山地质公园。今旧文重发,以为纪念。】
    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公园。也是我国最早隆起的山脉之一,它的地质构造很有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1993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一篇引起轰动效益的文章“大别山,板块构造新说的摇篮――记我国科学家对地球动力学的重大突破”。文章开首说:“大别山,英雄的山。它曾在翻天复地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过程中树起一座革命的丰碑;而今,在人类认识地球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它又树起一座地学革命的丰碑。”文章指出:“由于科学家对一种叫‘柯石英’的矿物的偶然发现和研究,一场更为深刻的地学革命――超高压变质岩研究正在全球兴起。而大别山,则有幸成为了这场新的地学革命中举世瞩目的中心”。
    1989年来,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同美、日等国学者联合考察时,在大别山、苏鲁地区发现了柯石英,这在全世界地质界引了起轰动,随后,各国地质学家纷纷“挺进大别山”,寻找柯石英。柯石英就是普通的石英砂被抛入80至100公里深的地球内部,经过若干年的高压后,在地球漫长的变化中,又被抬升到地表的矿物。它是几亿或几十亿年地壳变化的见证,也是地球沧海桑田的见证;通过它可以知道地球几亿年或几十亿年来地球内部和表层的变化。由于它坚硬无比,地质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柯石英。它在地球上极为罕见,包括大别山、苏鲁地区在内,此前只在全世界4个地区发现。而大别山则是这4个地区中最完善、出露最好的地质带和最好的研究场所。所以科学界说,“大别山握着地球之门的钥匙”。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博士2003年12月在黄冈参加李四光研究会年会时介绍,国家在大别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组织了以地科院为首的6个单位在此进行柯石英研究与寻找,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英山、红安等地找到了不少柯石英,如今这项工作仍在进行。希望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好好保护这些科研场所,将来,这是一个地质公园里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参观.点。董博士接着说,目前,全国已有44个国家地质公园,但之中却没有大别山。大别山仅凭柯石英的发现,就是不多见的地质公园。此外,大别山还有淮阳山字形构造、前震旦纪山字形构造、第四纪冰川遗迹等。大别山完全有资格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由于它地跨鄂豫皖三省,因此要与安徽、河南联合申报。申报成功地质公园,不仅在旅游方面会带来较大收益,同时也会享受有关政策的照顾和优惠,因此要积极申报,我们中国地科院希望它早日申报成功。
    诚如董博士所言,大别山不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矿产,还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源。我相信,掌握着地球之门金钥匙的大别山,一定会在国家地质公园之林里有它的立足之地。#旅游# #大别山地质公园# #黄冈头条# @荆楚网 @黄冈教育人 @黄冈日报 @鄂东晚报

  • 静以修心丶

    南京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名列国内前茅。

    南京大学开展地质工程教育历史悠久。目前,承担南京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管理任务的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于2008年1月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改名扩建而成,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

    南京大学地学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地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5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名、教授53名、副教授33名、讲师1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4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5人。校内还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分析系统,能够开展各类地质样品的微区、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包裹体研究及成岩成矿实验等。

    该校地质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该校地质学被列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二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质学和水文与水资源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球化学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地质工程二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南京大学是中国重要的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1993年被确定为“地质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开办地学教育以来,该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造诣精深的国内外著名学者和后起的科学精英,为中国地球科学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的权威,知名学者和高层次学术领导,拥有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地球科学系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地质工程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的地质工程学科以78分的评估得分,在国内各高校中位居第六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