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环境工程可以跨考地质工程吗?_环境工程和环境地质工程有区别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环境工程可以跨考地质工程吗?,环境工程和环境地质工程有区别吗,环境工程与地质工程哪个专业好?,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属于环境工程吗,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的联系,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哪个简单,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就业,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环境工程中心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风华绝代

    降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标准
    一、降水工程常见问题:
    1、打井垂直度不满足方案要求,且滤料填充、竹签绑扎不符合要求。
    2、管井抽水进行试抽时,个别管径存在於塞,影响抽水效果。
        3、抽水过程中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不及时全面。
    4、施工现场未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机,正式抽水后出现停电停泵现象。
    5、井口保护不到位,存在杂物掉入井内堵塞泵管隐患。
     
    二、控制要点:
    1、管井井点降水
    1)成孔:采用直径600mm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滤管。
    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号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于含水层对应部位。
    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米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洗井: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
    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左右。
    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并加井盖予以保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井口井管四周砌井台。
    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次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
     
    2、轻型井点降水:
    1)测量放线:根据测量控制点,确定井点位置。
    2)挖井点沟槽:在井位先挖井点沟槽,深大约500mm,宽约4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3)铺设集水管:铺设集水总管,集水总管放入完成后,向孔内灌入少量粗砂,保证流水畅通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的降水效果。
    4)井点管的埋设:埋设方法有水冲法、钻孔法和振动水冲法。
    5)连接集水管与井点管:集水管与井点管之间的连接采用橡胶软管连接,两头用铁丝拧紧,外涂抹黄泥,以防漏气,最后连接真空水泵进行试抽。
    6)冲洗井点管:将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7)试抽: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抽水试验,如发现漏气、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
    8)正式抽水:每根井点管埋设完成后应检查其渗水性能,检查方法为,在正常情况下,井点口应有地下水向外冒出,否则从井点管口向管内灌入清水,看管内水下渗情况,如果下渗越快,说明该管质量优良。
    9)抽水阶段:井点降水在使用时,要求不间断的连续抽水,真空泵旁侧必须配有备用发电机,一旦停电,立即要求进行恢复,否则可能造成基坑大面积坍塌,在降水过程中要派专人观测水的流量,对井点系统进行维护。
    10)撤离井管:基础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所留孔洞用砂或土进行堵塞。
     
    三、施工标准:
        1、基坑降水应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各土层的渗透性等,选择合理的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
        2、降水运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降水运行方案,如降水过程中基坑发生变化,应做及时的调整和修改。
    3、现场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一次抽水试验,对电力系统(包括备用电源)、排水系统、井内抽水泵、测量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停止降水后,应对降水管井采取可靠的封井措施。封井时间与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文明:
        1、满足周边环境安全的需要:按照“按需降水、按需降压”的原则,编制合理的降水施工方案,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既满足施工安全及基坑稳定的要求,同时还需满足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把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2、打井机安装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传动机构、动力机构、提升机构及各支架无开焊、变形,钢丝绳起刺、断丝不超过规范要求,绳卡设置合理。
        3、打井机支设时,支腿必须落在坚实的土层上,如果达不到条件,要事先垫好场地,定位后,必须锁挡,打井架子必须垂直于地面,不得倾斜打孔。
        4、泥浆池位置距打井机必须留出2米以上安全距离,以防振动造成池壁坍塌。
    5、成孔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每次加、减钻杆时,钻杆、钻头必须停止转动。
        6、填砂时,应沿井筒四周均匀填埋,以防井筒倾斜、断裂。
    7、施工用电要由专业电工接线,非专业人员严禁私自接线。
    8、水泵用电必须要设漏电保护器,电缆要进行埋设或保护,以防机械损伤。
    #大有学问#

  • 闯出一片天

    #福建多地调整开学时间#【福州大学开学时间定了】自8月27日起,符合到校条件的新生根据各校区实际情况安排分批错峰到校,各校区新生来校报到时间安排如下:
    (1)旗山校区:8月28日入住2022级研究生(不含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除音乐学专业、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音乐学专业以及中外合作项目专业的本科新生。
    (2)铜盘校区:8月27日入住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化学学院的本科新生;8月28日入住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除音乐学专业、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22级研究生和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含音乐学专业)、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本科新生。
    (3)厦门工艺美院校区:8月28日入住厦门工艺美院2022级研究生,9月2日入住2022级本科生。
    (4)晋江校区:8月28日入住海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2022级研究生、本科生。
    (5)泉港校区:8月27日入住石油化工学院2022级研究生。

  • 陈....

    “给300米的悬崖加装钢丝网,说是为了防碎石,不还是花钱搞噱头!”重庆一处刚完工的工程,又受到不少网友的质疑。
     
    不是自吹自擂,中国人搞的工程,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可越是强者,越不被人所理解。中国人上马的不少工程,都被旁人视作“脑洞大开”。
     
    2021年8月完工的一个项目,又遭到不少人的非议,认为该项目花了大价钱,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事情果真如此吗?
     
    该工程位于重庆武隆区乌江边的一处悬崖,2018年开工,2021年完工。之所以遭人非议,关键就在于施工的位置。
     
    施工方在高达300余米的悬崖壁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护施工,防止峭壁的岩石滚落,毁坏下方的渝怀铁路。
     
    原来,相关部门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此处悬崖存在不少危险系数高的岩石块,不知何时就会滚落下来。
     
    倘若在荒郊野岭,岩体破碎滑落倒也无妨。可要命的是,一条重庆至湖南怀化的铁路线,正穿悬崖而过。岩体一旦滑落,铁路线必定遭殃。
     
    “隐患必须排除,即刻商讨解决方案!”一声令下,众多专家、工程师聚集一起。不久,一个震惊世人的想法被提出:“给整个悬崖罩上几层安全网!”
     
    给岩体做防护工程,这算不得什么新闻。重庆这处工程之所以称得上是震惊世人,原因就在于难度太大!
     
    首先,施工高度惊人。离地300多米,如此高度,施工风险与难度成倍增加。
     
    其次,施工位置刁钻,悬崖处施工,所需材料只能由一条蜿蜒小路运至山顶,再由山顶唯一的一台塔吊吊运,费时费力。
     
    再者,施工步骤复杂。为了最大程度预防岩石滚落带来的危害,施工方做了主动被动两重防护。
     
    先是在岩体钻孔,安装预应力钢锚管,将整个岩体“固定”,灌注缝隙;再是在其上铺设钢丝网,以防其风化破裂;后又在其上加固混凝土框架。万一岩石脱落,还有山脚下的被动防护网,可将其拦截。
     
    巨大的人力物力,加上复杂的施工,这项工程所耗费的资金,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不少未经仔细考证者便发表看法,带节奏,“该工程不过是个噱头,没多少实际作用不说,还浪费财力。”
     
    前脚指责完,后脚便献出自己的“良策”,直言可以将整个悬崖炸掉,一劳永逸。
     
    这显然是脑袋一热想出的“妙招”。偌大的悬崖爆破,会不会造成其他地方的地质灾害?爆破后产生的碎石灰尘,会不会造成周遭环境的污染?产生的废料运输出去,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吗?
     
    更为关键的一点,悬崖底部就是铁路,一旦爆破如何确保铁路不出意外呢?
     
    实际上,除了“爆破悬崖”外,还有不少想象出来的“高招”。
     
    对此,我们应当坚信,诸如此类专业性问题,国家的相关建设单位,比我们考虑的要周全万分。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无限的信任与支持。
     
    回头想想,斥巨资,冒风险,300米悬崖搞施工,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守护铁路线的平安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反而提出质疑呢?
     
     
    作者:舍予
    编辑:青草
     
     
    #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