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博士毕业进公司是不是很坑?,博士毕业进公司待遇,博士毕业是不是很厉害,博士毕业是不是博士后,博士毕业是不是教授,34岁博士毕业是不是太大了,33岁博士毕业是不是废了,32博士毕业是不是太老了,博士快毕业是不是比较忙,博士是不是很难毕业,读博士是不是很难毕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求学噩梦?一名在读博士留言:“延期毕业很正常,但父亲认为这是我人生中的污点“,在延毕率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博士生们该何去何从?
兰哥知道博士生的延毕问题一直非常的棘手,但不知道的是,“延毕“在大家眼里,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甚至有网友觉得“延期很正常,按时毕业才是不正常的“。这种看法无疑和博士高强度的科研压力和极限拉扯的导师关系沾边。
许多高校的博士毕业要求都明确规定了要达到一定的论文数量,这些论文不仅要发表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例如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有些高校必须要学生发SCI、SSCI等国外核心期刊。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都不容易,特别是国外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有些团队10年才能发出一篇。
除此之外,导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导师给了学生科研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但那些“坑“学生的导师也不在少数。导师二字,说的好听,但有多少是真正指导了的呢?
被导师卡毕业、被导师压榨成为了许多同学读博过程中的噩梦。但为了学位、为了父母这么多年的支持,只能忍。
这些操作联合起来,便使“延毕“这件事情成为理所应当。
所以在读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就像那位“父亲认为延毕是人生污点“的同学一样,当父亲觉得博士论文就像小学生作文一样简单,不理解为什么读那么多年还不能毕业时,她很无奈。
毕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对于博士延毕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关注@兰哥的论文圈,每天掌握第一手核心期刊资讯,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分享。
#教育微头条##论文##职称论文#
天坑专业,博士毕业,更坑,出来工作也找不到,薪资又低,又不是所有博士都留校做老师,就现在这形势,留校的非升即走的残酷,只能说谁家小孩读谁知道
堂哥已经毕业工作十几年的211非985博士,当年他的导师诚邀留校希望继承衣钵,但个人考虑到当时一个副教授到手也仅有十万不到,为了光明的钱途还是毅然去了公司企业打工……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工作还算顺利,职位因为学历摆在那,据说还是小主管。收入也算可以。但同时年龄也是日渐增长,年近不惑,突然发现职业前景迷茫了,因为现在的科技企业不能见白头……
与此同时,在高校的熟人教授们,似乎越老越值钱了,活的滋润无比,如鱼得水,起码能干到65。所以,博士应该留高校,还是去企业?每个人心里都有把秤砣
所以我认为1,毕业后有人脉,学术水平能进211级以上大学,可以考虑留校走科研道路。
2,有野心,但科研能力不突出,进企业赚钱。
3,就想悠哉悠哉混日子,进普通高校,竞争不那么强,自己的能力勉强够混个副教授然后摸摸鱼就是一天
作为一名在读博士,我的想法是实在进不了编制才会去找公司,公司随便找,编制合适的不多
为什么突出的是博士毕业呢?其实就是人给自己的一个定义枷锁,去读博士除了要一个文凭,更重要的是学更专业的知识,一家公司之所以要收博士,难道是徒他那张文凭?归根到底,都还是工作能力。
博士生进公司会不会坑主要看:
一、公司。公司是否有远景,有前途,有实力,能否让人才在里面大展拳脚,公司是否知人善任,给人最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本人。这个拿了博士文凭的人是否有相应的知识去匹配他的证书,是否能从只有理论学习的优越感中跳出,走进务实的实践工作中去,不断吸收实践知识,累积实践经验,为创新发展铺垫,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我个人认为,一间用博工学历来作为聘用条件参考的企业,它本身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企业,需要的是高端人才,而这样的企业,如果是坑,应该也是个好坑,就看和自己合适不合适。当然,待遇的落实也能看出企业的实力。
而如果是想闯业的,这和公司坑不坑,和是不是博士,没有直接关联,因为创业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你考个博士就能成功的,需认真工作,反复实践,总结成功经验,当然,更需要有资金。
总而言之,进不进公司,和坑不坑是两回事,和是不是博士更没直接联系。
岁月沉香
2022-11-26博士就业难,真的不是眼高手低。每年毕业出炉博士(国内培养+海龟),大概在10万左右。
然而,中国的产业大部分出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用不着研发。
所以,大部分的博士,毕业只能去大学做老师,去研究院做研究员,甚至考取公务员。
至少理工科的博士如此。
一句话,博士就业难,难在需求少,坑位少。
中国再发展20年,博士不扩招,博士毕业一定会很好找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