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上海大学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你们怎么看?

想咨询一下关于上海大学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你们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短腿柯基王

    互联网与医学结合,又一个医工交叉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中南大学成立了“互联网+医教协同”学生健康研究中心,并建立了“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 岁月如梭

  • 陈楚涵Royal.Free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普通学校和名校的差距?

    有位网友说,讲一段我的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那种。

    我的两个母校,一所211,一所985;一所在天津,河工大,一所在北京,北理工。

    2010年,我在河工大读硕士,课题方向是下肢康复机器人。这个方向是研究热点,属于医工交叉领域。

    因为做的比较认真,时间久了就有了一点研究成果。我硕士导师比较满意。

    恰好有个交流机会,他带我去一所研究康复设备的研究院做个报告,也打算寻求一点合作。

    我有点受宠若惊,认真准备了交流的PPT。原以为导师讲,但他有意锻炼我,让我讲。

    那天下午讲完,效果挺好。听众对我所用的一款开源的人体运动仿真软件很感兴趣。康复医院的人,想要这个软件,包括PPT。

    正在复制PPT的时候,他们大领导进来了,非常高傲地问:“你们哪所学校的?”

    我导师笑着迎合道:“河北工业大学,从天津过来的”。

    “刚才我在开会,听说你们下肢康复研究的有点特色,再讲一遍,我听听。”

    导师给了我一个眼神,我明白能否合作成功,就看这位大领导的。我深呼吸一下,简短地讲了一遍,演示了仿真结果。

    大领导听完,一副冷峻的面容,评价说:“我搞了一辈子运动康复,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这个研究没什么意义!不说研究下肢运动,就是一个膝关节的运动,全国也没几个搞明白的!人体有多复杂,你们明白吗?简化的仿真模型,根本没法模拟人体运动。太难了,你们学校搞不了!”

    总之,意气风发地喷了我们的研究,我想说话反驳,都插不上嘴。我导师脸上也有点难看,但是也没反驳。他们单位的人也没有打圆场。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一句话概括,人家根本瞧不上我们,当然,也瞧不上我们学校。

    这件事在我心里烙下烙印,一直耿耿于怀。

    后来,读博士,我去了北理工。同是这个单位,跑到北理工寻求合作,一起申报课题。

    他们不厌其烦,跑了很多次中关村。当时,我接待了他们,跟他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他们肯定不记得我了,但是我清楚地记的“2010年那个下午”。

    我们跑过去交流,大夏天,汗流浃背,卖力汇报,对方冷眼相待,一顿狂批,我们一无是处。

    到了北理工,那就是香饽饽了。

    我感觉自己像一颗葱,地摊上被挑来捡去,也卖不出价,但是同样一根葱,到了高端超市,卖高价还有人抢。

    这也许就是名牌学校和普通学校最大差距吧!

    后记:前年的时候看到一则新闻,那个单位的大领导被双规了。

    #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