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高校还继续扩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第一,拉动经济。一个大学生一年消费多少钱算过吗?一个人高中毕业,好意思让爸妈给买五六千的手机吗?考上大学就好意思了,而且理直气壮。
第二,提高国民素质。以前收银员,初中毕业就行了,以后得本科。以前是个人都能当父母,以后得考证。
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教育是个大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发展,扩招实际上延长了青壮年的学习时间,也带动了消费。
高校扩招本来就可以解决高校教师就业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让更多学生多读四年大学,减缓进入社会的步伐;其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文明,利于社会和谐。
都说现在扩招研究生好考,但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人数也在同比增加,好学校的研究生还是不容易
中国不缺劳动力,缺的是高素质、高技术、科技研发型的人才。这和就业没关系。
朋友
你听过中国制造2025吧
1.这个计划吧,不能依赖高中生吧,总得本硕博起步吧
2.就业压力大更要分流,要让一部分值得深造的去读硕士
3.扩招,也有专升本。本科成为就业主流,就需要给大专机会
国家让你在学校里多待是缓解就业压力,为什么一直在扩招,研究生也是,就是缓解就业压力。
扩招的后果是拖延时间晚就业,表面是减轻就业压力。实际上更卷了,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最终还是没有解决失业的问题!
沉稳风度
2022-11-22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想先问问题主,同年的中等教育阶段毕业生和高等教育阶段毕业生,哪类毕业生的人数会更多?
在2017年,全国报名高考的人数就已达到930万人,加上其他没有报名高考的应届毕业生,总数应该在1000万左右。而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74万。
试想一下,如果高校不扩招,录取率控制得比较严格,高考落榜的如此庞大规模的高中毕业生,同时涌入社会找工作,那样的情况下就业压力是否会加重,形势是否更严峻?
高校扩招,目的除了让更多学生增加自身知识素养、得到更高阶段的教育和学历之外,也是缓和就业压力的关键举措。通过录取学生在高校三到五年的学习,可以为社会缓解三到五年的就业压力,和不扩招让大量高中毕业生直接步入社会就业,两者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看法可能不尽全面,仅供参考,希望有帮助!
各位有不同见解也欢迎评论,聆听指教!
祝您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