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冷兵器时期的兵器和兵书,现在还有用吗?如有,可以用到何处?

想咨询一下关于冷兵器时期的兵器和兵书,现在还有用吗?如有,可以用到何处?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良心宝贝

    #孙子兵法适用现代社会吗# 实事求是地说,部分适用。孙子兵法本质上不仅是兵书,还是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著作,除去少量物质资料因技术发展不太适用,少量冷兵器时代认识不足外,孙子兵法核心总结的一些客观规律(研究和分析解决军事问题和非军事问题的方式方法)和人性在里面,这些客观规律和人性,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价值递减的,反而越发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毛泽东就特别爱读孙子兵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一些治国理念,都与孙子兵法不无关系,岂能说不适用?![玫瑰][玫瑰][赞][赞]#读书#

  • winter

    谋略方面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 岁月如酒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五千年的征服,兵书当然有用。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继承和创新是统一的。

    从冷兵器来说,作为一种兵器,其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代表着在现代战争乃至未来战场上,冷兵器就一无是处,如果放到特定环境中,冷兵器取得使用效果可能更好。

    至于兵法,是军事思想的体现,其本质是一样的,博古才能通今,只有充分吸收和加以应用才是正确的思路。

  • 坏人。

    古代用于战场实战的铁锤究竟有多大?
    不论你信或者不信,冷兵器时代实战用的铁锤,就只有你的拳头这么大,最多比拳头略大些,重量也决不会超过十斤。

    那么,中国古代军队铁锤的装备规模怎样?
    据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兵书《六韬》介绍:
    兵力规模为一万人的军队中,兵器装备除常规的弓弩矛戟橹楯外,额外还备有八斤重的“方首铁锤”一千二百柄。
    铁锤派什么用场?无他,就是破甲之用!

    春秋战国军队,有那么多铠甲吗,要那么多铁锤干嘛呢?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诸侯列国朝堂上的士大夫们多是能够披甲为将的,可能是装备最豪华的时期,
    那时候的军队战斗主力为甲士,清一色全是接受过最充分训练的贵族公侯子弟,武艺娴熟,铠甲精良。
    那么,当甲士对上甲士,当然得多备些锤子,一旦交战,就挥动铁锤大棒互砸。

    锤有多重?
    《六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重八斤以内,柄长五尺不等。
    如图一、二,笔者手痒,一时忍不住就画了张图。

    当我们习惯了演义评书上的岳云的八十斤锤、裴元庆的三百斤锤,与李元霸的八百斤大锤之后,
    突然发现兵法著作上记录的实战铁锤,竟然只有区区八斤,那就是颠覆性的毁了三观。

    有人肯定要质疑:八斤重的锤,可信吗?
    答:兵书上说的,那当然可信!莫非不信兵书反而去信演义评书?

    那么,八斤的小铁锤,能顶用吗,能砸倒人吗,破甲吗?

    这问题,就很有趣了。
    答案是:八斤完全足够了,非常顶用,一锤就能砸的人体五脏六腑移位,肯定能破甲!

    如果有人还不信,那不妨这样做个试验。
    现代建筑工地上的安全帽、摩托车头盔等等的抗震性,肯定超过古代头盔吧?
    然后戴上,用家中的小榔头轻轻往帽子上敲俩下,看看能否受得了。
    实际是:二三斤的小榔头,稍微用点力砸头盔一下,就会“咣当”一声,眼冒金星。
    如果手拿三斤小榔头,蹬地、转胯扭腰、挥臂朝人头上奋力一击,那还了得?

    图三:家中常用锤子,俗称铁榔头规格。重量不过三斤,正常人都不会怀疑其一击的威力。

    由此,当接受过系统武艺训练的古代甲士挥动八斤锤猛击时,
    就算身披二重铠的铁浮屠甲士,只要前胸后背挨上一下锤击,立即腑脏受损,血气翻腾,扑通一声,就得翻倒在地。
    这样,你说八斤重的长柄铁锤,是顶用呢,还是不顶用?

    图四,宋代古画,执骨朵卫士,这是宋朝禁卫军中有一支名叫御前骨朵直的卫队,又称金瓜武士,看这锤头,就只是与拳头差不多的大小。
    图五:这是最靠谱的古代实战铁锤实物。

  • 陈....

    岳飞的枪是什么枪,如何而来的,他死后这把枪去了哪里?
    枪,作为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的武器,显得尤为重要。借用战马的气势和枪的锋利,一枪就能抓到撂倒一片。那么,在古代史上,谁才是用枪的佼佼者呢?
    毋庸置疑,当属南宋第一武将岳飞。同样,他还是个民族英雄,坚决抵抗侵略者,毫不妥协,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自身武动,都少有人能与他媲美。
    河南汤阴县岳家庄,有一户人家叫岳和,夫人名叫姚氏。传说姚氏过了四十,才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岳飞。他从小就表现出,比同龄孩子还要沉着冷静、稳重的个性,并且在他少年时期,就酷爱阅读兵书。
    岳飞七岁时和母亲搬出了家中,由于家里贫穷而上不起学,就跟着母亲读书认字。后来他遇到了恩师周侗,周侗也很看好他,他就将其拜为师父,跟随着一起学习弓箭、骑射等技能。
    周侗除了武艺高强,还是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特别有耐力,不像同龄小朋友一样会偷懒,武艺也学得非常快,经常获得恩师的表扬。不过奇怪的是,周侗迟迟不将自己的射箭绝招传教给他。
    日复一日,除了让他练习基本功蹲马步、打拳、一个劲踢腿外,就是头顶一个小碗,一顶一站就是半天。每天都重复着枯燥的基本功,这样的练习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时间久到岳飞实在不理解,自己的师傅为什么这样,令人摸不着头脑。带着深深的疑惑,询问了母亲,岳母是这样和他说的:“想要成功,基础尤为重要,只要打好了基础,想要成功就不难了”。
    后来周侗得知了此事,于是将珍藏已久的长弓拿出来,说:“如果你能拉得动它,我就教你射箭”。岳飞一听心想:瞧不起谁呢。立马拿起长弓,使出全身力气去拉弓箭。
    可任凭他怎么浑身解数,弓箭就是一动不动,周侗见状,一边摸着胡须一边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岳飞练功就更加刻苦努力了,也不再厌烦枯燥无味的基本功。
    同样拜周侗为师的还有王贵、汤怀多、张显等人,他们还结拜为兄弟,其中岳飞排行老二。一次,周侗带着他们外出沥泉洞游玩,说是游玩,其实是去学习如何根据地势来排兵布阵。
    在大家都大概掌握了方法时,周侗就让他们就近放松一下。于是,他们几人就跑到了后山玩耍。到了后山,兄弟几个说要来一场爬山比赛,看谁先爬到山顶。比赛一开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攀爬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岳飞率先封顶,回头看其他人的攀爬进度,他领先了大大的一截。想着等他们登顶还要一段时间,便到四处转悠。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山洞,好奇心作祟的他,想钻进去看看。
    结果,还没等他钻进去,洞中就爬出了一条十丈长的大蛇。那蛇气势汹汹地冲他叫嚣着,还原地加速向他飞奔而来。情况危机之际,他以一个灵敏的躲闪,成功闪开了它。
    接着,立马拔出腰间的宝剑防身,为了防止它以后出来伤害其他人,便准备与蛇来一场大战。岳飞壮着胆子,直接拿着宝剑冲上去,正当他纵身跳起想要划开蛇嘴时,大蛇忽然变成了一杆枪,枪上还刻有四个篆字:沥泉神矛。
    虽然觉得这一切都很不可思议,但他还是上前拿起了杆枪,还拿在手里随意挥舞了几下。他觉得用着很不错,甚至感觉是老天专门为自己打造的,于是便将它带走了。
    多年后,岳飞走上了从军道路,而沥泉枪也一直随着他征战,是他一路披荆斩棘的宝藏神物。他武功高强,凭借武艺震慑众人,使他们放弃争夺武状元,夺状元后的他更是威震天下。
    在北国,红须龙以四皇子金兀术的身份出现。他率领五十万大军进军中原,一路上,他突破了陆州,夺取了两条狼关。当时,恰逢黄河再次结冰,他直奔汴京,俘虏了惠钦二皇。
    康王赵构泥马渡江,登基金陵,建立了南宋。此时岳飞还在家中尽孝,因为王佐为洞庭湖杨幺聘请他为官,岳母在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以此来忠贞不渝地报效国家。后来,他被宋高宗召到京城,任命他为统帅,让他去破金。
    然而,在岳飞率领岳家军屡破金军,正当金兀术全军覆没之下,却一连收到了十二道金牌,召唤他回京。他得知此事,气愤外还有些无奈,但依然心坚如铁、一心要恢复中原的信念。
    俯首听命后,就带着王横一起向临安而去。来到长江时,岳飞需要登船过江,走到江中之际,水面突然波涛大起,惊现出一个怪物。那家伙似鱼非鱼,似龙非龙,吐着雾朝着岳飞的船上喷去。
    岳飞急忙让王横把沥泉枪拿过来,直直得朝着那怪物刺去。谁知那怪物嘴巴大张,一口吞下了枪,然后潇洒地转身离去,江面又一下子恢复了平静的状态。岳飞长吁了一口气,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沥泉枪就这样在自己手中丢失了,他心痛不已。
    后来,岳飞到了临安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冤死在了风伯亭。人们认为,或许是上天知道,岳飞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杠枪用不着上战场。于是就派来水中怪物来取回沥泉枪,但是无论怎么说,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岳飞这一生,和抗金军民一起拯救了南宋半壁江山,拯救了南方人民免受金人蹂躏,从而保存了高度发达的中国经济文化,使其得以继续发展。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名猛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精忠报国”的心。

  • 淡定自若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予,盾,刀,剑和兵书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具有时代特点的兵书等等……都可使用。

    好比说武器类的就可在现今的武术比赛中表现淋漓精致,出神入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且可以健身养体。不但兵器现如今可用,兵书也同样适用,由其是以「孙」派一脉相承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更是博大精深,其思想精䆳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而著名的军事思想的展现。所以我们说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都可使用。

  • 静以修心丶

    谢邀。兵器减重后,可以强身健体。中国古代的兵法,实际讲的是,实事求是和辩证法,对当代仍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 金色岁月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有用?到底是实物有用,还是现在仍然在使用的类似的东西有用。比如匕首,古代流传下来的匕首都是文物了,可能还是能刺杀,但是无论材质还是人机结合等方面都不能和现在的合金武器相比较,实用价值肯定低于它的文化内涵。关于作者问的,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和兵书,到了现代肯定不能直接使用的,无法适应时代,但是无论是武器还是兵书,它们的本质和现代军事是一样的,当代的武器都是由冷兵器发展而来的,现代军事理论也是由古代军事思想发现而来的,说它没用!确实没用,说它有用,它又确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的生活,所有武器兵书都是用来杀人的,如果现代武器使用不当,我相信下一次战争我们只能拿起过时的兵冷兵器去争斗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