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何说2019年是欧美央行被“劫持”的一年?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币圈招财猫:04/10日区块链早讯一览#热议区块链# #加密货币# #比特币行情#
1.纳米比亚央行计划推出CBDC;
2.MobiKwik或已禁止印度加密交易所使用其电子钱包服务;
3.欧盟在最新MiCA草案中指定ESMA为加密货币最高监管机构;
4.山西整治虚拟货币“挖矿”行为;
5.安全团队:WomenUniteNFT项目方mint250个 NFT后又立刻停止合约;
6.比特币矿企ComputeNorth正在德克萨斯州建设300兆瓦的数据中心
7.诈骗者劫持推特认证账户,发布虚假AzukiNFT空投信息以窃取用户NFT;
8.P2E游戏BlockchainBrawlers上线首周交易量达
3.57亿美元;
9.投资者起诉NASCAR等,指控其参与LGB代币拉高出货骗局;
10.银联商务与上海文交所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数字资产智能合约交易模式;
11.Bitstamp寻求吸引女性和更年长的投资者,以扩大其市场份额;
12.Rooter与IndiGG将合作推出Web3创作者计划提供100万美元奖励;
13.俄罗斯卢布兑比特币汇率恢复至接近战前水平。
股指重回箱体震荡,主力偏爱消费次新股
周三消息面平静,美股隔夜尾盘跳水杀跌。
昨天大盘小幅震荡,成交量明显萎缩。连涨二天之后,股指面临二个选择:一是向上突破箱体上轨,打开新空间;二是重回箱体内震荡整理,修复短线略微偏大的乖离。昨天虽然上证翻红,但更多是因为主力拉抬二桶油来挟持指数,沪市成交量反而明显萎缩,就表明这是主力的四两拨千斤举动,实际投入的真金白银有限。而创业板则受叶飞爆料影响,绩差垃圾股庄股下跌,连带拖累题材股超跌反弹,所以收阴。由于这次权重股拉抬的逻辑较为勉强,国内疫情重现,央行货币紧缩明显,周线形态尚未修复到攻击状态,因此大盘就此展开新的上涨征途,还有点仓促。所以,我认为大盘短线有可能重回箱体内震荡,以期进一步修复形态。
市场热点方面,板块性持续热点不明显,主力基本上在几个老热点之间来回切换,包括医美、辅助生殖、酒类、资源股、华为概念、芯片半导体等。具体来讲,医美老股已经处于中线加速末期了,次新医美股正在主升浪加速;酒类中二线品种反弹幅度已大,机构核心持仓白酒品种正在回暖;资源股主要看大宗商品脸色涨跌,前段时间国务院开会释放打压信号,导致短期内资源股炒作降温;芯片半导体更多是长期调整后的波段反弹,该板块以期机构介入较深,前景也尚可,但缺点是多数已经完成中线主升浪加速,大周期形态修复还需要点时间;华为概念股包括鸿蒙软件和自动驾驶,相对来说自动驾驶因为结合新能源题材,爆发持续性更好,游资仍在反复发掘。在目前的成交量水平下,主力持续推升大市值权重股难度较大,因此多在中盘股上折腾。从近期涨幅榜来看,新股次新股合计占据半数以上席位,尤其是部分特色消费类新股次新股,龙虎榜上机构买入频频,更受主力亲睐。#早评##财经#
降息和适度的宽松政策是央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是正常的举措,比如说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央行就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宽松的手段,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支撑经济。 不过今年也许宽松的时机并不算太恰当。 首先,经济还没有进入非降息不可的阶段。 美联储在2018年12月进行了一次加息,在之后美联储一度仍然表示会继续加息,来降低泡沫和实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实际上当时市场上的主流分析和美联储的判断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由于2018年外国的税改刺激让外国的经济延续了此前的增长惯性,至少在2019年的上半年,外国经济数据仍然保持了相对的强势。下图为外国gdp增速,可以看到目前状况尚好。 即便是在美联储第1次降息之后,外国的经济数据依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从PMI数据中,虽然可以看到外国经济在未来面临衰退风险,但是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的服务业表现都还算正常,经济没有下落到需要降息支撑的阶段。 其次,上一轮降息周期尚未终结。 欧洲央行在2018年刚刚宣布结束量化宽松,这是长达数年的宽松政策告一段落。但是虽然如此也不意味着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回归了货币正常化,因为通过量化宽松注入金融系统的资金,没有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回收,也就是说量化宽松造成的影响依然保留在了市场当中。 美联储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美联储提前开始了资产负债表的缩减,但是缩表才刚刚开始,大量的资金仍然用于购买外国长期国债。与欧洲的状况相同,美联储也远远算不上,已经结束了降息周期,不但利率没有回归正常的范畴,量化宽松放出的流动性也还没有回收。图为美联储缩表结束时大量的资金尚未收回。 所以无论从哪种情况来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还没有主动进行降息的理由。 二、为何欧美央行被迫开启降息? 很多人都说是经济的持续下行,让欧美央行认识到危险,因而开启了新的一轮降息周期,这是真的吗? 也许欧美股市的表现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今年以来外国股市成为了资产市场中最耀眼的明星,一年来的增长率冠绝全球,而欧洲的股市涨幅仅次于外国市场。但是在同时欧美经济的情况却都没有股市表现的那样强劲,欧洲经济从年初开始就显示了增长低迷的状态,而外国市场也从8月份开始出现了制造业的下滑,可以说欧美股市的上涨并非来自于经济的增长支持,而纯粹来自于央行政策的扶持。图为今年以来美股的主要走势。 6月份开始,外国股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这一方面是经济开始露出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联储的加息结束了低利率环境,让职称美股上涨的企业回购难以为继。因此故事出现了明显的动荡,如果当时美联储不进行降息的话,也许美股的下跌就很难避免了。 在每一次降息之后,美联储都希望不继续降息,但是事与愿违,每一次降息之后,股市的波动都让美联储重新选择下一次降息,直到采取了连续的三次降息。 欧洲市场的情况与美联储稍有不同。 2018年年初开始,欧洲经济的下行趋势就比较明显了,因此对于股市来说的冲击也就更大,这让欧洲央行必须选择迅速的开启行动,终止这样的趋势。因此欧央行决定扩大负利率的规模,并且重启量化宽松,稳住了欧洲经济下行的局势,同时也带来了欧洲股市进一步的回升。图为欧洲经济今年面临的下行压力。 三、央行政策的宽松周期尚未结束。 欧美市场让欧美央行采取了宽松的手段,但是这还说不上结束。美联储除了降息之外,还进行了资产负债表重新的扩张,同时还重启了时隔多年回购操作,用于稳定市场。 美联储宣布之前的三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这就是说向市场暗示三次降息之后降息的进程即将终结,但是目前来看,这样的进程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图为美联储三次降息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没有推升外国通胀。 外国经济目前的数据还算不错,但是从制造业和劳动市场的情况来看,外国经济的拐点可能即将出现,下行的趋势并没有逆转。按照经济的走势来看,不久之后外国会迎来真正需要降息的时间节点,不过新的降息可能更早于这时出现。 外国股市在12月份再创新高,但是今年以来的扩张更多来自于估值扩张而非盈利,美联储的降息暂缓之后这样的上涨能维持多久,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美股上涨动力受阻遇到了下跌压力之前,美联储能暂缓降息多久呢?图为美股的上涨由估值扩张驱动。 从美联储的希望来说,肯定是倾向于把降息的弹药储备留在经济衰退来临之时使用。不过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更多的降息甚至更为极端的宽松,可能已经在到来的路上了。 综上,今年欧美经济的下行趋势并不算明显,同时货币政策也在上一轮降息之后还未完成货币正常化,因此欧美央行降息的意愿并不充足。不过在欧美市场的持续压力下,美联储和欧央行先后采取了降息和其他的宽松手段,因此可以说,欧美央行被市场劫持了。这样的压力并未结束,很可能明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宽松政策出现。
陈....
2022-11-20金融放水行情下,诺亚方舟在哪里?
1913年1美元到现在的购买力只剩4分钱,美国过去7年印发的钱是过去200年之和。特朗普下台前为应对此次危机印了2万亿美元,拜登上台后印了1.9万亿,现在还要印2.9万亿做基建,并表示不够会再印10万亿。
遇到危机资本主义政府就印钱,其实放水的过程是一个百年的主因,你担心的通胀起来以后会收缩等等,这其实在人类社会是次要因子,主要因子还是大放水的时代。
当货币供应量大的时候,收缩其实只是扰动因素。货币的放量影响不会只影响一年,可能影响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其实我们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看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过去的五年,如果你不做任何投资,相当于你口袋里的钱每年要贬值15%。
有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钱干嘛会越来越不值钱呢,其实答案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放水。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那放水就是各国央行向市场去投放货币,水放多了货币数量变多了,那自然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来聊聊这个放水冷知识,了解了这个之后,你会再看到那什么降准降息啊,什么麻辣粉之类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再一头雾水了。
放水分两大类,一个是供给侧放水,一个是需求侧放水。我们先来说这个供给侧方式,供给侧放水的意思就是保障贷款额度的供给。
主要三个方法:1外汇占款.咱们去年末央行外汇占款的规模有多少啊?21万亿,也就是说去年单通过这个方式就放了21万亿的水;
2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目前,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比那些发达国家要高了8%左右。贸易顺差很大,我们在外汇占款这一块放的水已经足够多了,就没有必要再用降准的手段放那么多水了;
3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之类。新闻里面经常会看到什么麻辣粉,什么mlf,酸辣粉之类的这些操作,就相当于是央行把钱借给银行用,比如说央行投放2000亿的mlf,相当于是暂时借给银行2000亿元。算是放2000亿的水出来,那什么时候你看到央行又收回了1000亿的,就相当于是收购了1000亿的水。。
而需求侧放水呢,就是刺激大家的贷款需求,它有两种办法:
1就是降息,降低存款的利息和贷款的利息,刺激大家的贷款意愿,提高我们消费的勇气以及企业扩张的勇气。
2就是财政支出,就是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来融资去修路啊,建个桥啊什么的,投资基础设施。
总结一下供给侧放水,包括外汇占款降准和公开操作。需求侧放水,包括降息和财政支出。最后要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放出来的水,反正都是从未来的你的钱包里来的,如果不理解的话,看看你的房贷。
这还是国内的放水情况,国外现在是资本家挟持政府,已经到了金融洪水滔天的地步。
我们要找到洪水中的诺亚方舟。
这里周行长是说中国不会快速进入负币率时代,而不是说不会进入负利率时代。
什么叫负利率一天,你来银行存钱,银行不仅不给利息而且还要管理费的话,那就叫负利率。2012年丹麦进入负利率时代
2014年欧元区进入负利率时代
2015年瑞士和瑞典进入负利率时代
2016年是日本进入负利率时代负利率影响?负利率时代后,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寻可以增值的资产。一旦中国开启大规模降息通道的话,股市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斌:大放水时代,全球硬资产都出现了正向变化,投资就像买房子,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我们国内有一个错误观点“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做优质资产的配置,是因为只有优质资产才能抵御通货膨胀,能穿越周期变化,当你持有这些优质资产超过10年,风险是和债券等同的,当你持有周期超过15年,风险其实小于债券的。这种投资你又为什么要卖呢?投资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全球大放水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
不必过度担心短期扰动因素
A股市场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是趋势
自2017年以来,特别是外资参与到中国市场后,原来的短期炒作风气正在改变。因为海外一些大机构,资金量很大,根本不屑于做短期波动,当市场变化不大的时候,它们更愿意去长期投资。
全世界比较发达的市场中,真正好的公司不超过100家,投资其实就是围绕着最好的公司去长期坚守。很多朋友说科创板部分公司成交量急剧萎缩,我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美国退市的公司远远比上市的多,而中国才刚刚开始逐渐步入常规退市,但A股市场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一定是大势所趋。
投资最重要是选公司,
10年20年每年净利润增长,大概率是大牛股
投资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5G时代大数据基础建设,包块数据库,超算中心,数据安全
游戏,这个是未来。VRAR以后是生活
新能源赛道,建议看看氢能源的升级,氨制氢
海南大发展,海南是下一个香港加新加坡,还可能加拉斯维加斯。
大健康加养老行业
医美行业加健身赛道可能是20-30年
中药行业类似于垄断性的品牌,不断提价的,表现也是很好的,但相应的估值也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