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

我们国家硕士学制是三年,而欧美国家是一到二年,大家怎么看?

想咨询一下关于我们国家硕士学制是三年,而欧美国家是一到二年,大家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3 个回答

  • 短腿柯基王

    我只是一个本科生。根据我身边的朋友在国内和国外读博士的经历,所以说不一定对,大家姑且这么一看。

    按我的理解,在中国读硕士和博士是跟国外一些国家有不同的。中国大多数实施的是导师带学生研究课题做项目。而国外的一些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是像本科生一样大班授课。

    可以说各有利弊。可以说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可以更方便直接接触项目和参与项目,对于科研的实战经验比较好。但有一个弊端就是中国许多导师会让你做很多自己的私事,甚至推迟你毕业答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给他多干活。甚至有的导师必须要求你发布SCI才允许你毕业,当然那篇文章要署导师的名字。

    国外据我所知,比如菲律宾。他的要求就比较松。你需要跟着大班去上课。休完一定时间的课程。在毕业的时候,要在菲律宾当地的杂志上发布你的毕业论文。在这期间,导师不会要求你为他干这干那,甚至以自己的名字发布论文。当然可能对于本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会有些不同,但具体也不会像国内这样。

    但是要注意一点儿。如果选择读国外的硕士或者博士,一定要确保教育部承认。否则当你拿到了文凭之后,教育部无法认证,那就白读了。

    前些年有很多博士生自杀的新闻。最后查出的原因就是导师的压榨强迫不让他毕业。这些事情在国内屡见不鲜。在国内无论是硕士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压榨学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人选择做导师,就是为了让学生给他做课题发论文,当免费劳动力用,平时也不给学生任何的指导。这样的导师就是衣冠禽兽。也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

  • 教育

    在国内,硕士研究生三年,其实真正有效的科研时间也就是一年多点。

    研究生入学后,首先必须修满学分,因此第一年的上半年肯定是全力以赴修学分,第一年的下半年一般还会有1至2门必修课要上,但选修课就比较少了,除了上半年课程有挂科的,否则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学长熟悉实验室环境了,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查找资料,为下一步的论文题目选题和开题做准备。

    第二年就进入论文的研究阶段,说句实话,只有这一个学年可以安下心来做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工作。

    第三年开学前的暑假,研究生已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了,他们首先会在假期找单位实习,以便让自己的简历好看些。

    第三年开学后,就是一通找工作,到处投简历和面试,一般得折腾到11月底至12月初,然后才有时间来继续论文的工作。

    过完寒假后,就该论文成稿了,三月份应向导师提交论文初稿,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充实。五月份论文就该送审了,否则无法在六月份进行论文答辩,七月份毕业。在这个学期,如果工作找的不满意,还会继续找工作。

    从以上时间安排,你还能安排完整的一年给导师干活吗?

    至于为什么要三年,因为最后一年一开学企业就进校招聘了,占用了基本上一个学期的时间。国外应该没这么干的吧。

  • 教育

    【小学科目二】教育制度
    01 教育制度的概念
    选择/简答
    ▎知识讲解
    1、广义:(国民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

    课后练习 

    例题1: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A. 修业年限
    B. 教学大纲
    C. 课程标准
    D. 课程设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题选A。
    02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选择/辨析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 前制度化教育
    B. 制度化教育
    C. 非制度化教育
    D. 正规教育

    「答案」:C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故选项C正确。
    03 影响学制的因素
    选择/简答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影响学制,产生发展和文化的因素不包括()
    A.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
    B. 文化因素
    C.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 教师地位影响

    「答案」:D
    「解析」:影响学制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人口状况、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没有教师地位的影响,故本题选D。  
    04 欧美现代学制类型
    选择/简答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A. 单轨制
    B. 中间型学制
    C. 双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制类型。双轨制的代表国家是欧洲,以英国、法国、前西德为主。C项正确。
    05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学制
    选择/简答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甲午学制
    D. 癸卯学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A选项,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D选项正确。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硕士研究生在国外是博士研究生的预备阶段,是为攻读博士研究生准备的,一般主要是学习读博所需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合格后不需要做毕业论文和答辩,既可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如果不愿立即读博,则可获得硕士学位完成学业。所以这个阶段一至二年就够了。我国的博士培养较晚,到二千年全国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导师很少,所以只能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硕士生除了需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学习公共课程,第二学年开始进行毕业论文阶段,查询文献,做实验,完成课题,最后写出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才能获得硕士学位。由此可见,我国对硕士生的要求更高。

  • 沉稳风度

    国内硕士分两种,学术硕士学制三年,专业硕士学制一般2年。学硕毕业可考博士,专硕毕业不能考博士。

    欧美国家硕士也分两种,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授课式硕士,学制1-2年(英国1年,加上论文是1.5年),美国有的1年,有的1.5年,有的2年。澳大利亚普遍2年,个别1年或1.5年。授课式硕士普遍是不能申请欧美博士的,除非硕士课程中至少有半年的全职科研。(英国的半年论文是“放养式”的,因此也不能申请博士)。

    还有一种是课题式硕士,学制2年,是纯做研究的,是为读博士做准备的。

    因此,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与欧美国家基本是相当的,没有特别大的出入。

    最近国家决定少招学术硕士,扩招专业硕士。这也是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对于人才市场来说,高中后教育(高职或本科)已经成为基本素质要求,而研究生教育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阶段。我国学术硕士是以培养科学家打基础的。要当科学家,博士是标配。目前来说,学硕毕业的,只有十分之一才读博士。因此,学硕对于90%的研究生来说是浪费的。专硕正好符合这90%的人的需求。

    相信通过几年的调整,学硕和专硕的比例将会很好的匹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 岁月沉香

    在中国,硕士研究生分两类:专硕2年,学硕3年……多出一年来,给导师干活[捂脸][捂脸]

  • 陈....

    很多人以为我国学习时间多很多,其实除去实习时间,比国外多不了多少。

    我国硕士分专硕和学硕两种,分别对应国外的MSC和MRE两种硕士。

    [V5]专硕部分学制为两年,有全面转向三年的趋势,同时要求写论文。

    一般课程一年,第二年到学校安排的企业实习,第三年自己找实习。真正学习时间就一年。

    [V5]学硕一般研二下学期出去实习,实际学习时间一年半左右,有科研要求。

    [V5]国外MSC硕士学制一年到一年半,无科研要求。

    [V5]国外MRE硕士一年课程、一年或者一年半论文,有科研要求。

    学硕真正做科研的时间太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科研能力,很鸡肋。目前我国有取消学硕的趋势。

    我国学硕毕业,申请国外博士,还是要读四年,和本科直接申请一样。

  • 沉稳如松

    疫情之下,谨慎选择出国读研!由于国内考研竞争过于激烈,很多孩子没有录到一志愿学校,只能调剂到双非学校。家庭条件好些的,不甘心在国内读双非的研究生,放弃调剂而把目光转向出国。如果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出国,特别是去欧美甚至是澳洲和香港读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现在不一样了,疫情之下,只有我国动态清零,其他国家基本躺平,感染的风险很大,并且后遗症尚不明确,出去就是撞大运。有很多境外学校为了避免疫情风险,实行线上教学,学生在家听网课,学费照交。有的硕士还是一年学制,文科听一年网课估计连语言都没练好,更别说理工需要实验的学科了,基本就是花钱买个文凭,能学到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文凭价值又在哪里?也难怪国内越来越不认可这种学历了。知道好多家庭为了孩子教育不在乎钱,但钱要花在刀刃上。到底要不要出去读研,真得三思而后行啊!

  • 坏人。

    欧美硕士(学士4年)主流是两年制,一年硕士主要是英国。我国不承认一年制硕士,主要总学习年度不满足18年制(12年+4年+2年)。一年制硕士海归回国工作和城市落户都会有限制,比如海归落户上海不承认一年制。

  • 沉稳如山

    【小学科目二】教育制度

    01
    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国民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

    课后练习 

    例题1: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A. 修业年限
    B. 教学大纲
    C. 课程标准
    D. 课程设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题选A。

    02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课后练习 

    例题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 前制度化教育
    B. 制度化教育
    C. 非制度化教育
    D. 正规教育

    「答案」:C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故选项C正确。

    03
    影响学制的因素

    课后练习 
    例题1:影响学制,产生发展和文化的因素不包括()
    A.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
    B. 文化因素
    C.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 教师地位影响

    「答案」:D
    「解析」:影响学制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人口状况、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没有教师地位的影响,故本题选D。  

    04
    欧美现代学制类型

    课后练习 

    例题1: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A. 单轨制
    B. 中间型学制
    C. 双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制类型。双轨制的代表国家是欧洲,以英国、法国、前西德为主。C项正确。

    05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学制
                                                       
    课后练习 

    例题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甲午学制
    D. 癸卯学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A选项,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D选项正确。

  • 岁月如梦

    别的不知道,你来德国试试,三年硕士——让你累扒下也难毕业(清北学生也是如此)!贬低别人之前掂掂自己的分量

  • 岁月如梭

    先说结论:绝对是我们国家的硕士更好,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

    下面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2022年预计本科毕业学生略低于500万,加上专科毕业学生,预计超过900万;2022年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457万。这几个数据说明:要不是我们的硕士是全世界最好的,要不就是这些学生傻。显然,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傻呢?那就只能说明我们的硕士是最好的。

    再看看欧美国家的大学,硕士招生的名额本来就少,读硕士的还基本都是外国留学生。部分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高达80-90%,就难以见到几个本地人。你看,他们自己人都不读,那肯定是硕士很差,大家不愿意读嘛!

    再看看就业层面,我们的街道办基层,都有可观的博士毕业生;外卖快递员,也有很多硕士生;个别保安都是研究生学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用到任何一地方,哪个国家能比?

    再看师资力量,我们的大学绝对碾压外国大学。国外大学有不少老师,到退休都只是一个副教授、助理教授,甚至就是一个讲师,大部分老师就没资格带研究生。我们就不一样了,只要年龄熬够,一定是副教授、教授,人人都可以带研究生;灵光一点的,带几十个硕士、博士,还能同时当校长、院长。这能力和水平,绝对杠杠的。

    再看研究生的水平,那也是很高。我们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读书期间,完全可以不要导师就能搞研究、就能拿到文凭。“我上学期见过导师”、“导师已经给我发邮件安排好了”、“我导师应该认识我”。就这样,我们的研究生,同样可以出研究成果、大量发表论文、甚至能够按时毕业。

  • 金色晚霞

    国外的理工科硕士一般也是上一年多课程,最后半年自己找个导师去实验室做实验,完成毕业论文。水平跟国内的本科毕设差不多。到了博士阶段,才是真正在实验室做研究,当然会适当修一些课程,一般3-5年不等。该阶段和国内硕士差不多。所以说国外硕士基本上比较水,但是国外博士由于和国内的科研环境不一样,比如,不会被导师压榨,不会被派去干别的事,不以文章为导向……所以很多都是真正去聚焦在一个科学问题上,凭借自己的热爱和好奇做下去,因此收获和国内博士毕业可能差不多,加上国外欧美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科研交流广泛开展,因此获取新的前沿知识和思想要远比国内博士多。当然也不排除国内好的大学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以及国外也有垃圾博士毕业生。但整体而言,国外培养博士可能更能激发学生自己的科研本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