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大学本科是公共管理学,想要跨专业考研,考计算机或金融。要做什么准备,如何选择?

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本科是公共管理学,想要跨专业考研,考计算机或金融。要做什么准备,如何选择?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秋意浓情

    想进烟草,还不用考,直接录取,怎么操作?[灵光一闪]全国烟草系统每年都会从社会招聘大量人员,专业涵盖公共管理 经济学 统计学 机械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计算机 法学 新闻传播 经济与贸易 汉语 哲学 化学 金融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学等等,这是市级烟草招聘的专业,只需要本科学历,院校当然211以上最好[呲牙]但这些是需要参加考试和面试的!省级烟草,则需要硕士了!
    如果不需要考试,只有面试,通过校招就可以进入烟草系统。那么你一定要读这几个学校的烟草专业了[机智]
    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西昌学院,贵州大学。一般为农学下的植物生产大类,农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为烟草机械学,烟叶分级,烟草商品学,烟草艺术设计,烟草化学,烟叶品质分析,烟草育种学,烟草病理,烟叶调制,烟草栽培学!#考研#
    除了烟草专业,食品相关也可以,主要研究烟草配方,调香!最厉害的是河南农大和郑州烟草研究所,毕业授工学或农学硕士学位!#高考志愿填报# #烟草招聘#

  • 风去了无痕

    #考研热门专业有哪些#
    历年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主要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律硕士、会计、公共管理、文学等。
    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两个理工科里的专业,在考研时,也比较热门。
    这些专业比较热门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部分专业需要大量的理论积淀,这些专业需要长时间的研习,才能登堂入室。
    比如,法学专业,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的理论功底肯定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有些专业低层次的人才供大于求,但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录取高学历的应聘者。
    比如公共管理、新闻学这样的专业,本科阶段学的内容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学生感觉没学到东西,因此会选择考研。
    第三,部分专业需求人数比较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比如被称为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这样的专业。
    当然,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在选择考研专业方向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是就业方向。
    有些专业,可能在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了冷门专业。
    大部分人说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主要指的是报考人数和报录比。一般情况下,报录比比较高的专业方向肯定相对比较热门。

  • 教育

    我觉得我有点乌鸦嘴,看事不准的样子。

    我之前说了很多次公共事业管理应该是个朝阳专业,社会需要的专业,大学生可以报考。马上看到新闻,在过去5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从83所大学的名单上消失了。

    为啥消失?有高校教师在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时指出:“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

    那不是你们课程没设立好么?怪这个专业没用?

    我为什么说这个专业是社会很需要的,因为管理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团浆糊啊!比如我之前写过某地级市的对老人每年的社保审核通知问题( 刷脸验证才能领养老金,婆婆的脸怎么也刷不成 网页链接),异地医保的衔接问题(天了噜!太难了!随迁老人的医保你搞懂了吗?网页链接 )。

    还有比如疫情下的有序管理,不要为了静默,不让老农下地打农药;海南陵水县有一家四口出门买个东西充个电就在高速上下不去了,有核酸证明还在高速上飘了三天三夜。

    类似这样的事是不是属于公共管理,政策如何制定?如何理顺各种可能性,平衡各种需求?

    高校本来是应该推进这一课程,如果觉得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太大,你可以切分啊,社区管理,紧急事件管理,大区域管理等等。

    海南这家为啥下不去高速?因为没人协调啊,给各级防控部门打了200多个电话,镇里说高速封控属于交警大队管,交警大队说能不能下要防疫部门批准,防疫部门又推给镇政府,镇政府人员努力开具只有两名大人名字的放行证,但车辆又不能下,这个死循环把这一家死死地困住了。

    他们家明明离高速出口只有几百米,既然他们已经有核酸证明,放回小区就可以啊,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怎么的,都可以由社区接手,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一家四口有家不能回。

    公共事业管理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最近几年疫情和暴雨的时候,各城市都有大学生做求助文档,有需要的在线填写,有人核实,有人联系帮助,及时更新。做过这些事的大学生都是可以写论文的,可以提供和社区、街道、医院、政府如何打配合,互为补充的操作要点和心得,这些难道不是需要的公共事业管理吗?

    还有公益管理,医保政策和管理,教育,体育运动……

    但高校现在不这么看问题,他们不从现实出发去充实课程,当初设这个专业的时候也不是因为社会需要,而是觉得这个帽子大,好糊弄。

    后来发现社会上也不懂这个,很多单位搞不懂这个是啥,只会认金融?计算机?法律?财会?广告?这些他们一听就明白的。

    事实上,公共事业管理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我看到的资料是在美国前100的大学中,共有61所院校开设了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政策相关的硕士学位;而尚未开设该专业的大学多以理工类大学为主,比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乔治亚理工等大学。

    大家可能听闻过MPA及其MPP,它们就分别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公共政策硕士(MPP)。留美学生学这个专业的也很多。

    我觉得大学不应该完全功利而短视地设立或者撤销专业,而应该看到社会的需要,去促进和完善人才的培养课程,推动实践。

    “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不是你大学的学科能力不行嘛,不是这个社会不需要。

    每天我看看新闻都觉得公共事业管理太需要了,基层干部就有得培训。这次海南疫情,据说后来抽调了好多年轻干部去管理,为啥?应该就是反应快,更务实,包袱少。

    但前期设置政策的时候如何做好基础分析,如何找到法律依据,如何避免混乱,是很专业的事情,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啊。

    你看这次,三亚,在机场的免费住宿,在城里的自己付,这个政策依据在哪儿呢?

    公共事业管理还会要针对不同文化,比如大城市和乡村肯定不一样,大城市买房,农村里彩礼,城里的狗穿花衣裳,农村的野狗满地跑;城里你的家我不提前预约不好上门,农村吃饭时间走进去就是多个碗……

    文化不一样,管理也不一样,这里可研究的东西可太多了: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学……

    我觉得现在的高校真的好轻浮,83个大学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不管他们有啥现实逻辑,我都觉得很遗憾。

    因为我觉得高校,应该是立于现实,但会看远方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