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跨专业考研,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厦门头条# 厦门大学2022年转专业公示
工科实验班转出最多,都去财务管理,未来当财务总监吗?
环境科学和工程也转出了较多,计算机类依然受欢迎。
生命科学与医学类,这样的专业肯定是考研读博后更好。
网友们总结出来的考研专业难度排行榜,超一线难度专业有会计、统计、新闻与传播;第一难度专业有医学、计算机、行政管理、学科科学等专业,看完之后,不得不说总结得还挺到位,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你们说哪一个专业考研最难?#大有学问# #头号周刊#
在IT行业如此景气的今天,再去跨专业考研实在不推荐。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offer拿到手软,像国外的微软谷歌,国内的BAT对计算机专业的年薪可以达到五六十万。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更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所以说计算机专业现在是工科里最火爆的专业了。
当然如果不喜欢计算机,想跨考专业,如工科专业里可以选择软件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这些专业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容易上手。而像跨考经管专业,本科是计算机专业的也是十分受欢迎的。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2022-09-23新生进校,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适应一下,不必轻易下结论。很多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是一张白纸,只是凭感觉或外界的评价来作出判断,但这一判断是否准确难有定论。适应一般时间后,如果依然不喜欢,甚至讨厌,那么我们可以寻求以下途径予以解决。
途径一:大一结束时申请转专业。除护理学等个别专业外,高校一般都会给新生提供一次或两次转专业机会。通常情况下是大一结束时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成绩、意愿及报名人数酌情考虑转专业名单。当然,大一转专业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一般在10-20%左右。
途径二:参加某些创新班的选拔。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新生有机会参与多个创新班的校内选拔。如广工IC班(“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每年从校内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选拔优秀学生50-60人。此外,广工腾班是我校与腾讯科技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每年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每届招收40名左右。
途径三:辅修第二学位。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可考虑辅修第二专业,如计算机或法学等。对于本科生来说,毕业时能拿到双学位,求职时无疑会更有竞争力。
途径四:跨专业考研。如果转专业失败且不喜欢所学专业,跨专业考研或许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也是大部分不喜欢本专业同学的共同选择。跨专业考研,既可选择心仪的学校,也可选择心仪的专业,何乐而不为?当然,如果作为跨专业考研的打算,那么大学四年可能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毕竟,跨专业考研,需要恶补的功课是很多的。
途径五:复读。如果情非得已,个人不太建议采取这种方式。当然,如果学校很差,专业也很差,家里经济条件可以支持,复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