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二战苏联得到德军进攻的准确消息为何还是准备不充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一支无论从战争理念,武器装备,将领素质,士兵士气都远远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军队,不是没有抵抗,也不是没有准备。一句话就是打不过。进攻的方式是快速机动的穿插包围,与以往一次世界大战的平推进攻大不相同。战争理念不同了。
苏联最后是空间换时间,用大城市拼死抵抗,迎来了严冬,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失去了大规模穿插的能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用在二战的苏联身上再合适不过。
看了这个历史照片,非常有激励作用,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苏联溃不成军,当时很多数据显示,苏联亡国进入倒计时。但是苏联人民没有放弃,精神没有被摧垮,他们用一种韧性,坚持了下来,最终反败为胜。
这个照片,给人的提示性就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心理暗示自己,我可以跨过去,我可以变得更好,我可以做的更好!
对于战争来讲,永远没有准备充分的那一天;对于战争来讲,准备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刻。不要说二战,就是任何一次战争也没有完全准备充分的;不要说苏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在战争面前说准备好了。跟考试一样,在考前没有准备结束的那一天。
苏联得到德军进攻的准确消息又如何?时间不够了呀。战争快要发生了,才得到消息。有用是有用,但不会改变苏联对战争的准备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战争的准备是以年为单位的,而不是以天为单位的。知道了德国要进攻的消息,也就意味着苏联失去了准备的时间。
四五点得到德军进攻的准确消息,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因为苏联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和物资都调集到苏德战场上。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准备到什么程度算是充分,还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总之,战争的任何一方都不敢说自己准备充分。
在德国进攻以前,开战的消息就源源不断的从苏联谍报前线发回来,但是这些英勇的谍报人员却被扣上“破坏苏德友谊的英美间谍”的帽子被召回国处决,到后来类似的这些情报在海外情报站就被扣下,不再发回苏联了,斯大林就在自己的良好感觉中迎来了德国人的巴巴罗萨计划……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斯大林个人造成的。当时德军进攻的准确消息一方面来源众多。战时苏联杰出的情报网如??方面的“红色乐队”(西方)和佐尔格的驻日红军总参谋部谍报组(东方)都已向国内上级汇报,这些都是时间早的。可惜,他们各自的上级出于对钢铁慈父的畏惧和自身恐惧掉脑袋(“政治大清洗”运动还在继续),把这生死攸关的情报一概压下不报;另一方面,战争爆发前夜,边境苏军已清晰感受到纳粹的各种备战措施,纷纷向上级请示如何应对?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大将心知肚明,一早拟好了统一军令,要求各部队进入最高战备,并做好应战准备。但命令交与领袖审定时,被臭骂一顿不说还修改的面目全非才下发。各部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各自理解执行。举个例:西部军区边境守军在凌晨一点半发现了主动越境投诚的一名德军军士,自称是前德国共产党员(德共已在33年被希特勒取缔并镇压)报告了德军进攻的准确时间(三点后)。谁知,当朱可夫拉着铁木辛哥元帅(时任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一起向领袖汇报,以此紧急请求批准全军立刻进入战争状态!如此合乎情理与程序的举动,得到的不仅是斯大林的严厉训斥,还直接下令以德军间谍的名义枪毙了这冒死送信的可怜娃。这位苏德双方真正的朋友和勇士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此送命!这一手明月照沟渠,玩还不够典型吗?所以,不仅仅苏军准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战争头一年红军损失了整整5百万官兵(如换成其他任何一国就垮台投降),一方面是纳粹凶悍先进战斗力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也是斯大林的“功不可没”。另外,借此题引申出战后很晚世人才得知的一个真相(苏联解体后)。那就是当时苏军唯一一个正确理解了形势和命令的单位—南部军区。司令员秋涅列夫大将(司令部设在敖德萨)立刻命所部全面戒备,并下令应战。由此,在德军巴巴罗萨计划大获全胜的开局中,只在这里吃了个大瘪!完全没达到偷袭效果不算,还损失不小。如今回顾历史,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苏联在国境线上并没有布置重兵。每个国君国家都在国境线上有兵力部署。
而且苏联的所谓重兵也不是战时编制
所谓的大雷雨计划从未证实
而且苏联人为什么要去进攻德国呢?
瓜分波兰已经赢得了战略缓冲区。
他有必要去惹德国吗?
曾经,一份秘密情报被素有“红色谍王”的佐尔格从远东的日本发往克里姆林宫,然而这份情报写明的内容却被斯大林冠以垃圾的名义被无情抛弃。
直到1941年夏至这一天,苏联的情报系统关于这一天要发生什么的情报从未间断的被送往莫斯科。
斯大林不相信德国人敢在征服英国以前就对苏联动手,他认为他的纳粹同志不会再犯一战时的错误。并且此前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把英国搜集整理到的情报免费送给斯大林,被斯大林认为是英国的挑唆。
苏联,是跟英美国家不一样的!尤其是斯大林这个人跟哪一个政权领导人都不一样。他从不相信自己的军队和指挥官,所以苏联大清洗哪里闹得最严重,当然是军队!苏联军队在平时枪锁在军械库里,并且枪弹分离,因为苏联十分惧怕军队会哗变。直到纳粹的袭击发生,前线的方面军都只是二级战备状态,很多作战部队还有休假回家的军人。
这并非是准备不充分,而是在这种地方就应该出现这样的事儿!而且纳粹一直在监视苏联前线方面军的动态信息,敌人在袭击以前就已经把所有信息牢牢掌握住了!而此时苏联莫斯科发来一份命令,或者说只是一份通知,大概内容是纳粹德国可能会在近期发起挑衅性的行为。但是这份通知并未提出哪些行为算挑衅,苏联人一头雾水的时候,纳粹德国与仆从国五百五十万军队,北从巴伦支海至南方的黑海,全线突袭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耗费人命的苏德战争开始了。
秋实累累
2022-11-18苏联当年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的确很艰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者所述的依据是否准确?从哪里得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