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职业学院和培训学校的区别是什么,学到的知识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很简单,过去的蓝翔技校就是教育培训机构,需要考试填报志愿的就是国家承认有学历的职业院校,分为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前者招初中生,后者招高中生和中职生。
【2022年1+X动画制作证书河南省级师资培训圆满结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近日,2022年中国动漫集团1+X动画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河南省级师资培训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全省15所试点院校的48名教师参加培训。据悉,这是动画制作1+X证书首个省级师资培训项目。
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为期5天的线下培训中,学员从分镜设计与三维资产制作两方面深入学习了新技术方向下人才的优化培养模式,并按项目流程系统学习了全新的三维角色及场景资产的制作及管理流程,为后期动画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动画制作1+X证书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实操项目和证书课程合作,实现产教融合、课证融通和赛证融通,搭建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助力动画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 #培训# #动画#
一不同:学习周期不同,比如叩丁狼是属于集训脱产,就是拿4~6个月时间,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教学能让学生从0基础开始,掌握技能,进上IT岗位;
二不同:拥有更前沿技术,像叩丁狼的老师都是拥有多年一线开发经验的同时拥有多年IT培训经验的,我们能轻松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并能把这些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三不同:更注重实战,为了让学生达到企业的要求光靠技术是不行的,还得做企业真实的项目,叩丁狼的课程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做项目开发,就是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不同:有更专业的师资,像叩丁狼的讲师都是拥有多年开发经验和授课经验的,甚至有的老师还是行业的领军人物,所谓名师出高徒,更何况我们每个班都配有讲师、技术辅导老师、班主任老师、就业老师,从不同维度去为服务学员。
五不同:严格管理,人都是有惰性的,老师要负责监督,什么生科睡觉,玩手机,作业未完成在叩丁狼是不可能出现的。
六不同:面向就业,叩丁狼是需要保障学员就业的,有的学科毕业后在广州每月工资平均都在10K以上,不仅如此我们还免费为老学员提供后续服务,做一家有售后的机构。
以上~
【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职业本科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的培养,而技术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必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进而提升学校的名誉和社会地位;对企业而言,产教融合可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间接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对学生而言,产教融合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一方面方便自身就业,另一方面,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而言之,产教融合可以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良好格局。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以来,社会一直密切关注其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本科教育并非只是延长了一年学制,而应当更加适应职业岗位上移的需要,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突出技术技能的复合性。
当前,我国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中多数为民办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虽然近一年来通过合并、转设、部省共建等渠道升格为本科的职业院校多为公办,其产教融合有一定基础,但同样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双方目标、行为不一致,民办职业本科院校办学力量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格局尚未形成。
因此,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本科院校还需要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统合校企需求,构建共同目标。
职业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就职业本科院校当前发展阶段看,需要借助产教融合提升自身内涵质量,同时也需要将企业的实际需求纳入合作中。
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在合并转设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后更加重视产教融合工作,立足石化行业,积极探索“石化”特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学校紧紧围绕石油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成国内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石油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技能竞赛、岗位能力培训,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产业学院,构建深度融合的共同目标。
第二步,融合各方资源,深度产教融合。
职业本科院校可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需要,在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合作、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形成共研培养体系、共享技术资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施教育教学、共搭创新平台、共同进行教育与产业研究的产教深度融合体。
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三个融合”,即:一是利益资源融合。学校通过建立与石化类行业企业校企利益融合长效机制,固化产教融合成果。二是技术研发融合。一方面,学校瞄准社会需求和技术前沿,积极利用优势学科与行业企业资源,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攻关,引导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行业标准、工法规范、技术改造、课题攻关、工艺推广等合作,把科技论文、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写实并进行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同时,积极引入校外科研资源和项目入驻学校,与校方联合开发,提高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将贯穿“生产—研发—管理”全流程的教育要素供给融入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将新技术转化为新课程,共同推进企业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三是文化精神融合。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构建“共建专业、共同管理、共育人才、共组师资、共融文化、共享利益”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真正落地落实。
第三步,构建政、企、校三方产教融合共同体。
地方政府、企业、学校要形成合力。一是政府与企业结合,在产业园区设立职业院校,促进学校与当地产业平台融合,同时将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落户在园区。二是鼓励职业本科院校根据特色产业打造学科,围绕产业设置专业与学院。三是企业可以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主动推动产教融合,通过创建企业大学和共同举办职业院校、共建行业学院和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和协同研究等多种方式,对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进行有益探索。四是政府机构搭建体现产教融合要求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实践实训平台,推动产业、教育、人才、科技、信息、资本等诸要素集成、共生、演化。(作者陈蕾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马君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何华系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副院长)#教育#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教育
2022-11-15最近两天职业教育非常火,因为国家公开鼓励民营资本入场。
一、主播和操盘手学徒可能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机会。
什么是职业教育,需要是企业用得到的普遍性比较强的岗位的基础教育。
大学本科不会教但企业用得到的知识。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大学专业出来的同学都是在企业内部自己战斗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的。
对于电商行业目前来说,有以下几个岗位比较突出:主播、直播操盘手、短视频运营、私域操盘手。
从普适性和标准化两个维度来看,以主播为最大的品类。
未来直播是基础常态,几乎全部电商,甚至全行业都需要主播,而主播能力相对可标准化。
二、职业教育的钱向谁收。
向 C 收吗?很难,非常难,因为 C 在职场初期没钱,因此转化非常难做。
不上「狼性」的销售团队,就难以实现转化,实现了转化了也丢掉了口碑和客户体验。
因为狼性的销售必须要兜售梦想,完成转化。
向政府和学校收吗?
其实这是一个方向,目前职业教育的国家鼓励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己申请土地和学校,直接成为民营新媒体学院,当然极重,遭遇了 K12 之痛后,民营企业家应该很难再快速投入到这个流程中。
(除非是 K12 民营校长转型,这个路是最近的,甚至我觉得这是国家倾斜给的出路呢?)
一方面,自己和相关学院学校合办专业,你用他们的牌子,他们用你的履约、服务、教学,他们招生,你分走学费的一部分。
后者是稳妥的,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进校是一个繁重的工作,需要重重的做,这是一个渠道生意,和人打交道。
第二,学生出口必须要解决,不解决职业出口,哪怕只是实习,学校压力大,钱赚不稳定。
向企业收吗。
企业是一个非常难的切口,但确实是一个最有价值的切口。
企业最疼的是什么?没有现成的螺丝钉可以马上上岗,每一次都是自己弄。
无论大小,都是自己弄,要么是创始人和高管自己带着干,要么就是大公司自建企业大学。
如果针对性可以输出成熟的学徒,企业真的认为他们可以快速走过上手这个阶段,那么企业是愿意付费的。
这个收费的难点在于:这是最贴近实际价值的事情,因此也是最有挑战的事儿。
这确实是最长期的,但是很担心,人就是有成功率的,28 原则在哪里都一样,20% 的成功率,你怎么来满足企业?
企业只愿意为 20% 付费,剩余的 80%,没有企业愿意支付诶,或者你还要为其匹配。
匹配是一个很重的成本,这个在我之前的创业中就时常遭遇。
三、培训到底是不是割韭菜。
to C 的培训是最轻盈、最直接的商业模式,to C 服务,也 to C 收费。
但我时常在想,今天的抖音、今天的电商培训,是不是在割韭菜。
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了,比如说,我也可以教大家做社群,我也可以教大家做 IP。
但是我知道,成功率是特别低的,因为大概率不会有人有耐心坚持那么久的输出,也不会有人那么夸张地疯狂的发朋友圈。
我的 Case 是我的代表作品,但是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我用一个不可复制的东西来做教学 Case 和依托,以及拆解,这不是割韭菜是什么呢?
但这个想法,我又觉得太幼稚了。
因为不是所有培训都可以体系化、可复制的,抖音培训、IP 培训、私域培训,在今天这个超级内卷、变化超级快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中,
每一个讲师都会用自己的逻辑,去叙事、去梳理、去思考、去传输,每一个人有每一个的逻辑,谁说他是客观的?
他是主观的,一味追求可复制、体系化,这本身就是不可实现的啊我的天呐。
你是在用你的肉体来代偿整个行业的快速变化。
那么还需要这样的培训吗?是需要的呀,因为行业的小白、CEO 和操盘手也需要被灌溉、被服务、被滋养啊。
四、培训的内卷也到了极致。
这周见了两个 CEO,前尚德教育出来的 CEO,两个人的盘子都应该在 1-2 个亿。
他们说的话,我心有戚戚,他说,目前培训商业公司,只能做成人教育。
确实是个机会,因为之前 K12 在的时候,他们会吃掉所有的宝妈流量,而且价格很高。
现在呢,是他们的天下了,他们可以吃一下了。
但是成人教育,天然窄众,流量价格就是高啊,低频啊,所以必须要高客单价,然后把大量的线索费用给媒体。
算来算去,基本上只能滚着这个规模,向前走,ROI = 1 不亏就行。
而且每一个品类几乎都没有任何门槛,还有很多很多 IP 类的个体户跟你抢生意。
他们不用很大,但是他们利润就搞,做个体户就好。(我在想不就是说我嘛哈哈哈)~
所以说他们也很迷茫困惑,困惑,我也是。
我都做了培训行业这么多年了,还是对培训充满困惑。
刘思毅 群响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