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职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陕西人大代表建议提高普高招生比例#
人大代表代表大多数人民(家长)的意愿,可恰恰忽略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分为:中专、职高、技校,前两个是教育部门主管,技校是人社部门主管。相信有很多家长甚至是教育从业者都不知道他们的区别。
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未将技校纳入到教育招生平台,所以这两年经历过的家长知道,中考后你根本在招生信息网上查不到技工学校(技师学校)的招生内容,家长不信任,导致很多有实力的省属市属公办技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目前,全国有部分地区已经将技校纳入到教育招生平台,如:黑龙江省
为了迎合家长心理,目前陕西的中专和职高大部分变成升学班,缺少真正职业技能的软硬实力,当然这两年主管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加之国家财政支持,所以软硬实力有所改观,但是师资是最大的问题。
人社部门主管技校,社会培训机构,技校又分为企业、行业办学,民营资本办学,比如企业类:西电集团下属西安技师学院,陕汽集团下属的陕西汽车技工学校,行业类:原陕西交通厅主管陕西交通技师学院,现已移交给了教育厅直管,但招生等业务还属于人社厅管,民营资本办学:陕西宇民教育集团下属的西安高新技师学院,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还有鱼化寨的西安立讯科技技师学院等等,社会培训机构:陕西新华电脑,玛雅,西安万通汽修等等。
企业,行业技校就业率非常高,很多学校学生在行业非常抢手,但是很多必须从一线干起,你想想,即使你是本科毕业,未来想做管理者,是不是也要先从一线干起,更何况是在现代制造业行业,没在一线历练,晋升之路举步维艰。
今天,我先谈谈基本面的东西,如果有时间,后面我也会聊到,中职和高职,以及高职专升本的衔接问题。
作为从事教育行业的媒体从业者,我看到这么家长的担忧,我也确实感同身受,谁愿意让自己孩子上中职?但是反过来,我们要了解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督促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拿出适合陕西路子的发展规划,这才是我们应该多去做的,如果我娃真不是应试教育的料儿,我一定会在现有职业体系里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晋升之路。焦虑没有用,我们需要的是了解,了解,再选择!
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国家系列性、组合性、政策性工具手段悉数推出,制定法规,加大投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狠抓质量,应该说是取得一些成效的。但在办学现实中面临的挑战困难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价值认识存在偏距,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更谈不上用行动去支持了。即使在政策杠杆强力支持下的中职高职招生工作计划目标,实际达成率也不尽人意。职教低迷焦虑交织的困状并未缓解,职校毕业就业前景及市场不容乐观。
人们在谈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困难问题和短板时,在分析研究探求破解对策时,可能存在一些偏失,或者说是一个盲误点,或者说忽略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因素。那便是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这有可能是制约影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发展质量形象就业等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师资状况如何?从何而来?谁来培养?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不难找到的,也是容易看到的。应该承认,在多方的努力下,现有中职学校的师资状况较之以前是有所改善的,但并未能改变原从高中初中转行过渡而来的教师唱主角的现状,即使专业教师中采取外聘部分技能型人员优化结构的措施,解了近渴,长远持续性效果并不理想。
近几年来从各地招聘教师的分类信息来看,鲜有为中职学校招聘招录教师的;从对教师培训的各级计划来看,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规模范围力度,远比不上基础教育;从全国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型大学招生的院校专业来看,真正为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培养师资的院校专业有多少所?在这样源头缺失的背景环境状况之下,中职学校的师资难题就现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笔者认为,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破解其办学中存在的困难,真正提升质量,取得各方认可,在持续发挥政策促进保障等功能的同时,要切实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提升工作。建议国家创建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范大学,为地方高职院校培养输送师资。省级政府应对现有普通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的办学、专业进行调整,增设专为中职学校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专业,以满足区域中职学校师资更新的要求。职教与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应联手合作,扩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规模数量范围对象,探求适切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机制,促进在岗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同时在职称评审、评优树模等方面,制定出台有利于调动职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文件。#鸿儒计划# #夏日作战计划# #职业教育#
肯定有区别的。中专学校发的是文凭,是毕业证,培训机构最多给你出个证明
一个中职学校老师的感慨!中职教育真的在发生质量的改变。
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职教行业,整整9年,我见证了无数个形形色色的职校学生,也见证了这些年职业教育的变化,学生的变化!
刚进入的一所职教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技能培训机构,那时候短期的技能培训很辉煌,一般几个月就培训结业的那种,有电脑维修,烹饪,美容美发,人物形象设计,电工,钳工,焊工等,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中职学校,只是在这里面掺杂了很多初中毕业生,他们仅仅是想学个技术、找个工作而已。而这种学校的复杂程度是你想要不到的,有20,30、40的大龄学生,在这里接受再就业培训,有十五六岁的初中毕业生,漫无目的的在这里寻找出路,年龄跨度之大,管理难度之大。在那里,我每天都会看到无数个杀马特造型的,和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的学生。每天在校园里各种烟雾弥漫、各种谈情说爱,其他人看来感觉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很正常,而使我一度怀疑我自己是否才属于另类的一种。
最终,不到半年,我果断辞职了,在网上投了简历,结果被某某电脑学校检索到简历,我又去了学校应聘,由于我是计算机专业,和这个学校比较对口,加之在之前的培训学校有过教学经验,在众多的面试者中我脱颖而出,又一次站上讲台,这里是一个纯粹的中职学校,没有培训机构的那种繁杂,整体来说,还算比较正常的学生模样,那个时候开始我便一直和一大群十五六岁的,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一起,为他们塑造梦想,然而,每次上课,真正认真的学生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几乎都是浑浑噩噩的混着时间,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读完两年,学校能给我安置一个工作,仅此而已。所以,这些学生没有那种冲劲,没有学习的兴趣。有少部分的学生有些升学的梦想,不过那会儿基本上是套读的成人教育,最终还是能以一个大专生的身份就业。
2017年,由于考虑照顾家庭和孩子,我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卫生类中职学校,在这里开始,我以往对于中职教育的看法彻底发生了改变。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高中的录取比例不断缩减,各地高中录取分数线也在不断提高,导致了更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到中职学校,而近年来中职学生升学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从以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展成人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大专文凭,到现在基本上是通过技能高考,单招的模式升入全日制大专院校甚至本科院校,这也得益于职教政策的推动。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最近两年入学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整体素质都提高了不少,课堂上至少能达到80%是认真在上课,晚自习课上能看到大多数在讨论作业,早自习能自觉的拿起课本读书。在去年出现了很多中考高分学生选择了来读职业教育,因为这几年职教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很多中职学生通过职教高考的模式考入了理想的大学,2019年,我们全校300多名毕业生中,有79人考入了本科院校,或许对于高中来说,这种成绩真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我们中职学校来说,这种成绩真的算是达到近年来的顶峰。
一路到现在,我看到中职教育最初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让十七八岁的孩子出去实习和就业,高喊着多高的对口就业率;再到后面大规模的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对外宣传进入中专就是等于进入大学的口号,甚至培养的不是成人的成人大专学生;到现在,我们已开始了全新的培养模式,以全日制本专科为升学目标的职教方式,让更多的孩子能进入大学。
未来,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中职教育还会发生更大的改变。
沉稳内敛
2022-11-15这么跟你说吧,中职他是学校,公办或民办,机构是企业或者公司,说不准会跑路啥的,能学校还是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