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中国高考神话,十四岁900分考进清华,如今现状如何?

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高考神话,十四岁900分考进清华,如今现状如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岁月如歌

    中国培养了我,即便是在美国捡垃圾,我也不会回中国!

    这是清华学霸何碧玉说过的一句话,她生在中国,曾是河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引以为傲的学生,但她表示:即便是在美国捡垃圾,也不会回中国!

    为什么中国培养的优秀人才,不愿回国发展呢?这还要从何碧玉的故事说起。

    1985年12月,何碧玉出生于河南新乡县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均是华北石油地质局的高级工程师,收入很可观,可以给小碧玉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

    同时,何碧玉的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对她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何碧玉很小的时候,父母便教她读书识字,为了给她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专门收拾出一个房间,打造成书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父母还会跟她一起读书,培养她爱读书的习惯。

    而何碧玉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从2岁开始就表现出了学习天赋,当时的她已经能认识很多字了,而同龄的小孩还只会涂涂画画。

    起初母亲并没有发现她的学习天赋,直到何碧玉上了幼儿园时,老师说她能用10分钟的时间,迅速把1000多字的古文背得滚瓜烂熟。

    一个5岁小孩,有如此过人的天赋,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惊叹不已,很快,她就成了左邻右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1992年,何碧玉已经上小学了,此时她的学习天赋被彻底发掘,当她读一年级的时候,觉得老师讲的知识太过简单,她就自学三年级的教材。

    老师笑着问她:你能否读懂书中的意思?

    何碧玉说:我完全能够理解。

    老师为了测试何碧玉是否真的能读懂,还拿出一套三年级的试卷给她做,没想到她竟然考了满分。

    在何碧玉10岁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去新乡一中少年班。

    这里招收的学生都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在这里何碧玉找到了归属感,她认为这样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很适合自己。

    在少年班,何碧玉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她只用了4年时间就学完了初高中7年的所有课程。

    2000年,年仅14岁的何碧玉踏入了高考的考场,父母预测说,河南是个高考大省,高手如云,希望碧玉能稳定发挥,考上个重点大学。

    没想到,何碧玉直接以满分750分的成绩,一举成为了河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同时创造了至今无人超越的高考满分神话。

    当时,各大报纸首页都是她的名字,如此优秀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名校的关注,其中清华大学对她发出了邀请,经过慎重考虑,何碧玉选择了清华大学,并选择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

    在清华读书期间,何碧玉一直很勤奋,她认为能考进清华的都是全国的佼佼者,她没有松懈,更加努力学习。

    何碧玉经常在别人吃饭、休息的时候,一个人去图书馆或者实验室专研,她的各科成绩在同一届学生中名列前茅。

    导师看着这么努力且优秀的学生十分欣慰,把毕生所学的知识教给她,而何碧玉也都将这些知识统统吸收,每天都在成长进步。

    清华大学教授曾评价她:以何碧玉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高级科学家。

    2004年,何碧玉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清华本科的全部课程,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择业或者考研。

    这时,美国华盛顿大学得知何碧玉已经从清华毕业,便向何碧玉抛来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去华盛顿进修博士。

    何碧玉表示:自己想去国外留学,进修一下,等学成之后再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于何碧玉赴美留学的决定,导师和父母都很惊讶,但毕竟她已成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和导师只能尊重她的决定。

    留学期间,何碧玉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学习态度,不管多么困难的问题,她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从不妥协。

    这期间,何碧玉的导师会经常发信息关心她,在美国还适应吗?学习能不能跟上?

    何碧玉回答:过得还不错,忙着做实验,发论文。

    何碧玉的母亲因为思念女儿,经常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国,而何碧玉每次都回答说,等取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

    终于在2009年,何碧玉经过5年时间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并且在神经科学方面已经一定的知名度了。

    那时,母亲再次打去电话:碧玉,你已经取得博士学位了,什么时候回国,报效祖国?

    何碧玉却回答说:妈妈,我不想回国了,我想留在美国,我喜欢这里的科研环境,我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了。

    母亲听到女儿更换了国籍,气得大骂道:养了你18年,竟然替美国养了一个科学家。

    可是骂有什么用呢?何碧玉已经决定留在美国发展。

    何妈妈为了让女儿回国,多次以不给她生活费作为威胁,可何碧玉却说,即使在美国捡垃圾,也不会回中国。

    何妈妈没办法,只能尊重女儿的选择。

    后来,何碧玉加入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担任副教授一职,如此年轻的她就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让世人赞叹不已。

    近几年,大家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我国也急需何碧玉那样的人才。

    作为在国内被重点培养的顶尖人才,她享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教育资源,她如今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祖国的培养。

  • 董沫然

    高考刚刚结束,但你知道吗,我国第一位考了满分750分的,是位美女学霸。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她在美国“贡献”……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高考学霸的故事。何碧玉,女,1985年12月2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华北石油地质局所在地,她不仅天资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在这所超常教育实验班里,4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高中七年的所有课程。什么疑难考题,在她这里不存在,满分是她的最低标准,除非题目错了,堪称当代天才神童的称号。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四科全是满分呀。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2004年,清华毕业后何碧玉得到机会,前往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优秀的人往往都是机会,在2009年,这位天才少女,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斩获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接着何碧玉在美国作为独立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潜心的探索,何碧玉成功进入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并担任助理教授,这一重要职位。十多年来一直就职于美国医学科研研究。
    她目前的国籍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每年高考相关热点,都会提及她的过往。很多人都说,北大清华,国家重点人才毕业留学,大部分都就职他国,我们的人才输出有点“浪费”。似乎为他国培养选择了人才……
    对此你怎么看?
    #2022高考季#

  • 教育

    全国智商最高的5个人,最后一位的现状令人唏嘘:

    1.陶哲轩

    2.曹原

    3.韦东奕

    4.何碧玉

    5.柳智宇

    陶哲轩解决了数学界遗留23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孪生质数”相关猜想,他和同伴一起证明的定理被命名为“格林—陶定理”,陶哲轩也因此成为了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第二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任教。

    曹原仅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初高所有课程,14岁就以699的高分进到中科大少年班读大学,毕业后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年仅18岁就成了麻省理工的在读博士,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两篇石墨烯相关的文章轰动了世界。后来在美国给出的丰厚待遇和绿卡承诺下,曹原却毅然回国,加入了华为的团队,也让我国的石墨烯电池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

    韦东奕小学开始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天赋,中学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接连两届获得满分,夺得金牌,也因此被保送到北大数学学院。之后韦东奕也没有选择出国,而是继续留在北大读完了博士。2019年,韦东奕留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助理教授;2021年,韦东奕获得了阿里青橙奖,拿到100万奖金。

    何碧玉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14岁参加高考就以标准分750分的成绩创造了河南高考史的神话,直接被清华大学录取,之后又去美国留学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当上了助理教授。

    柳智宇也是一位数学天才,高中时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广泛关注,也曾两次获得数学竞赛满分金牌,和韦东奕一样被保送到了北大。但不知是不是天才的脑回路和我们与众不同,就在大家期待柳智宇在数学领域做出什么贡献时,他却选在出家当了和尚,实在令人遗憾。

    不过其实从这些天才青年学者的选择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国内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曹原、韦东奕之外,从2018年开始阿里设立的青橙奖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杰出青年科学家为每个人提供100万奖金,助力他们的学术研究,而这些人都像韦东奕一样在各自领域非常出色,并选择留在国内发展技术,报效祖国。

    另一方面,现在整个社会、各大企业也确实是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越来越重视了,像阿里除了设立青橙奖鼓励我国在数学、物理等领域有突出成就的青年科学家之外,还会在每年举办全球数学竞赛,不论哪个国家不论什么行业的人们都可以参加,之前三届已经吸引了70多个国家15万人参与,今年的竞赛刚刚开始,不知道这次又会涌现出哪些人才。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来看国内的科研环境正在越来越好,随着国家的强大也有大批海归人才选择回国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高智商高技术人才涌现,国内各个研究领域都能攻坚克难,百花齐放,实现进一步突破和超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