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犯罪心理学是在哪个校区?犯罪心理学属于哪个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李玫瑾:你没有去实现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分析一些犯罪时常常提的观念问题。观念实际上是人行为的底线。那么,什么是“观念”呢?其实,心理学对这个词研究得并不多。观念,它不是通过学习过程得来的知识,而是在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比如说,你刚刚说的一句话可能对我一生都有影响,但你这个话是随势而就的,并不是为了教育我。所以,观念可以在饭桌上发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生,比如父母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等。凡是缺少观念的人,往往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有问题的,最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可能言语交流是非常少的。比如林某某就很典型,他并不是有多坏,但是当他看到黄某已经一步一步发展到危险的时候,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反应。为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他后来留给家里一封信,说你们没事的时候就读一本书,家里人要就这本书来讨论,要互相交流思想。也就是说,观念这个东西你要是没有的话,到时候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像章某某案这个嫌疑人也是这样,什么“生命”呀,什么“别人”呀,他没有这个观念,他可能在生活中就属于那种我自己活得挺好,只要我长大了,我管我自己,别人我就不管了。所以你看,他跟家人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他可以跟一个女人发生关系甚至结婚之后还跟人讲他很开放。什么意思呢?他没有底线。他智商很高,很聪明,但他缺少一个做人的最基本的东西。而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在哪儿呢?就是在抚养过程中缺少唠叨或者随势而就的一种东西。——《幽微的人性》
内容简介:
本书由我国犯罪心理学主要奠基者博士研究生导师罗大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皑教授共同主编。 自2012年面世以来,其作为教材被多所高校广泛使用,是一本适合大专院校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适合司法、执法系统从业人员阅读的简明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犯罪心理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诸方面的基本知识,总结了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本教材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总论、基本理论、类型论和对策论,并由此构成广义犯罪心理学体系,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罗大华(1936—2015)(略)
马皑,(1962年生—),北京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越轨社会学。
与此同时,将原某抱进电梯里的李某开始没有缘由地殴打两眼充满惊恐的原某,尽管吓坏了的原某已经躲避到了电梯的角落,可是,李某依旧追过去连踢带踹这个她刚刚认识的小男孩。——《犯罪心理学(全2季)》
短腿柯基王
2022-11-1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不是本科专业,是研究生专业,属于犯罪系。有2个校区,木樨地和团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