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大学学了翻译专业真的好吗(我有点想转专业了)?

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学了翻译专业真的好吗(我有点想转专业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秋水伊人

    减少文史类,增加理工科,这是绝对正确的提案,我一百分支持。
    为啥现在一听到管理类,文学类,历史类,法律类,社会科学等文科专业,大家普遍印象,头脑第一反应,难就业。为何呢?
    这些专业难道社会不需要?
    答案很简单:需要,但用量少。
    举个简单例子,我工科院校,机械专业,基本上每个工厂都需要吧。不管是小到生产玩具,茶杯,家具,家电;大到飞机,火车,轮船都要,而且大量要。但工科院校同时又开了很多,法律,日语,英语专业,每年都是学校毕业的老大难。
    问题就是贪大求全。
    文史类专业,你就让文史类大学去开设,工科你就好好办工科,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文史类的大学也有机电学院,理学院,工科院校也有社科系,法律系,外语系。哪有十全十美,不可能面面俱到啊。
    还有一个原因,文史类的专业,往往是配合理工专业的。比如说,我是一个工程师,公司招聘一般要求工程师工作经验,同时个人能力要外语好,而反过来则不会要。就是说,很多文史类专业,他越来越不能单独作为一个工作要求了,而是做好专业的同时,要具备管理,语言,法律等附加的能力,复合型人才。就像我们公司招电气工程师,英语口语都要好,没人会配翻译吧。
    大学,专业,这都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我们社会需要人才,是根据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的,以前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需要管理,法律,翻译等人才,因为那时候没人懂这些。现在都40年过去了,这些软实力的东西慢慢摸透了,不吃香了,所以,大学也要适时调整,而不要再贪https网页链接全国政协常委李和平:建议在高校独立设置“就业创业工作处” - 今日头条

  • 坏人。

    大学里每年发动学生参加没多大作用的大学英语的“技能比赛”(口语、写作、阅读、翻译、书法等),各专业的技能比赛很少很少。这咋让学生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呢?建议把大学英语改为选修课,需要学英语的学生可以选修,两不耽误。

  • 岁月沉香

    不用转了 说句很现实的话 你现在学的专业以后未必用得上 学啥都一样 我当时学的普英 以后想做口译 等毕业了 也要熬上十几年 。到了社会上 就是只看个证而已 拿到证就行了 ,就算有工作了 一场疫情下来 公司都倒闭了,现在自谋生路 !在学校里 多去图书馆 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 是各方面的能力 专业的东西再去深耕 以后的社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有个毕业证就行了 ,没必要换专业 浪费时间和精力!我现在都想去看大门 有口饭吃就行了!希望能帮到你!

  • 淡定生活

    谈谈英语专业
    有人不明白,说英语专业多牛啊,英语学得那么好,毕业了不就能当英语翻译了么?

    实际上,本科英语专业能达到的水平是很有限的;本科学的那点“英语”,其实是无法支撑你当翻译的,充其量也就是专八水平,距离真正的笔译或口译差得都太远。

    即便你拿到了高级笔译/口译证书,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去给人“当翻译”了。

    翻译考验的不仅是英语水平,更是心口反应能力。就是把信息用大脑快速转化,然后迅速脱口而出。

    这个东西,没有三五年的磨练,是拿不出手的。

    而且随着机器翻译的普及,英语翻译这个职业可能会慢慢衰落下去……

    有人不明白,说英语专业多牛啊,英语学得那么好,毕业了不就能当英语翻译了么?

    实际上,本科英语专业能达到的水平是很有限的;本科学的那点“英语”,其实是无法支撑你当翻译的,充其量也就是专八水平,距离真正的笔译或口译差得都太远。

    即便你拿到了高级笔译/口译证书,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去给人“当翻译”了。

    翻译考验的不仅是英语水平,更是心口反应能力。就是把信息用大脑快速转化,然后迅速脱口而出。

    这个东西,没有三五年的磨练,是拿不出手的。

    而且随着机器翻译的普及,英语翻译这个职业可能会慢慢衰落下去……

    对此,大家怎么看?

  • 闯出一片天

    好不好在于你学的好不好,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再冷门的专业学好了工作就好,再热门的专业学不好也找不到工作。客观来说你这个专业有几条路可选:做翻译工作、对外贸易类、教书。未来路相对来说比较窄。换专业也有很大的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