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刚刚清华大学发布新规定,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对此你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对清华大学为什么做这样的规定不太了解,相关文件怎么解释的?
我估计就是因为“论文造假”的丑闻太难看了,学校怕掉进去砸了牌子,不得已做这样的修改吧?其实,论文造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都是逼出来的吗?
现在中国的科技方面的投入之大是世界领先的,可是科研水平真的可以靠钱解决吗?有的可以,比如你花钱挖一个国外某个领域的专家过来,学校的这个领域的学术水平就会显著提升。不过钱多也有利有弊。
就像足球队一样,都像砸钱快出成绩,谁还费力气做青训,做普及,做长远的耕耘?
有终南捷径可走,对走正途的人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我觉得学术氛围应该轻松,不应该竞争激烈。做学问需要社会的承认,但是不能只是为了社会的承认,只是为了过好的生活。我们做了那么多年跟踪国际成果的工作,那些工作对于科研人员的创造力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如果现在要想成为世界科技的龙头,对人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科学论文造假,在中国不是个别现象。
清华大学如果只是怕被丑闻缠身才搞这个改革,我觉得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你想为什么把博士绑定在“论文”上?因为国内的学术评价不靠谱,所以一定得借助老外。你取消了这个要求,它背后的问题难道不会再次沉渣翻起?
如果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找到了更好的评价途径,我还是支持这样的改革的。
不发论文,不搞科研,凭什么授予博士学位呢?是凭背景,还是凭口才?清华打算培养一批翟天临吗?
继续关注职称评审
学校没有要求,但是清华博士毕业不可能不发论文的。导师不可能不要求发论文。
工科的成绩不一定是发论文的,设计一座桥梁、大楼、一台光刻机,成绩也很大。甚至比发论文还要大。山寨一架F35,能发论文吗?自然不能。只有那些大家都公开的东西才是发论文的,大家都有些保密的东西,不发论文的东西。过分强调发论文使得博士生的研究过分碎片化,理论化,与应用脱节。这对于技术和应用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大好!
清华大学将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从十点要求的内容看,专门提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想这应该是有关部门注意到了,中国人文学科教育领域广泛存在文化不自信,甚至片面推崇国外文化制度的现象。但压缩规模未必能解决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评定标准是论文水平,而论文水平高低则以发表在哪个平台上为标准。越是高学历,越是要求在国外顶级平台上发表论文。
在自然科学领域,因为历史上国际水平确实远高于我们,这个要求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在人文科学领域也采用这个标准就大错特错了。
西方人会允许中国人在他们的顶级刊物上谈论华夏文明先进性吗?强盗逻辑的海洋法系会允许立足社会公平正义的大陆法系讨论他们的问题吗?资本主义国家会允许社会主义学者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
中国的人文学者,为了更高的学历,更高的学术地位,只能反复论述自己哪里不行,对方哪里更好。结果当时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想真正扭转局面,应该做的是在人文学科遴选机制上做出改变。
这个就对导师的要求比较高了,如果导师能跟欧美一样,对创新严格要求,达不到创新,学生不能毕业,那么这就是好事情,如果导师放水,那会是悲剧,容易导致花钱买学位的情况。
博士生在学论文是什么?是科研的课题和方向,原创科学发明共有三个方法获得,读完博后才去搞科研是最低效的方法。没有学术成果如何称博士?
博士的毕业要求,清华大学,不愧是国内的顶级学府,2019年起新规:
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 -依据!
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不得不说开了国内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义的标准啊!
#大学教育#【如何看待清华大学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
1,不再强制并不代表放水,也不代表不需要考核,博士论文将成为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博士论文才是衡量博士科研能力的试金石。
2,清华此举是对博士生培养的拨乱反正,其示范效应不可低估,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
3,由于取消发表论文要求,必然导致清华博士论文的抽检及答辩将更为严格,想混文凭的可能性反倒会更低。
4,在求职应聘中,高水平论文依然是一个重要指标,不强制发表,不代表不会发表,相信清华大部分博士生依然会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
5,清华此举不会给导师减负,只会让导师更加专心指导学生论文,因为学位论文的成败不仅关乎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关乎导师的脸面。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2022-11-12清华大学某导师要求:博士生5年发表8篇一作SCI论文才能毕业!是事实还是痴心妄想。
一部分网友赞成认为,就以导师自身的实力来看,这个要求极高但也算合理。只是不适合大部分人,适合更有天赋的学生。另一部分网友认为,只要招生前告知了该要求,或者给予学生自由更换导师的权利。那么学生自然会衡量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对应要求,就从这一层面来说,该要求不算过分
一部分网友反对认为,写这么多论文,且不说学生能不能完成,导师自己指导的时间必然是不够的。4年完成8篇,相当于每年需要完成2篇。而且从该文件不难看出,该导师名下除了博士生,还有硕士生和博士后。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生化环材作为四大天坑专业,一直内卷严重,论文内卷就是其中一项。并提出,这样的内卷行为弊大于利,长此以往有碍于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大家认为这种要求过分吗?#教育听我说##我要上 头条#